辛 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伟大抗疫精神就是当下的中华民族和中国社会最为亮丽的精神标识。伟大抗疫精神在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和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中孕育形成,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运筹中强劲发力,更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发扬光大。
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用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艰苦拼搏谱写出来的,用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豪迈凝聚而成的。
从发现病毒传播开始,生命至上就是中国社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要求。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对疫情防控工作做出批示,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并提出了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控要求,确定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要求,把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作为突出任务来抓。“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我们也能够做到不惜一切代价。”“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的话语背后是从出生仅30多个小时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从在华外国留学生到来华外国人员,每一个生命都能得到全力护佑的客观事实,是与西方一些国家所谓“群体免疫”形成的鲜明对照。
伟大的精神能产生伟大的力量。马克思主义认为,思想、观念、精神、意识归根结底来自现实的运动,来自物质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六个力”是我们抗疫斗争收获的重要经验与深刻启示,同样也是伟大抗疫精神的强大力量来源。
中国共产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与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意志力是抗疫精神最根本的政治力量引领。有了中国共产党这个总揽全局的领导核心,就有了“主心骨”;有了党中央这个坐镇中军帐的“帅”,就能做到“军民团结如一人”;中国人民顽强不屈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充分彰显出来,就没有什么艰难险阻不能被跨越。为什么中国社会能做到举国同心,就因为有中国共产党这一核心;为什么中国社会能坚持生命至上,就因为人民是这个国家的主人。
社会主义制度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和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积累的坚实国力,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等综合国力是抗疫精神最可靠的物质力量保障。强大的国家实力使得按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暂停键”不仅没有产生社会性恐慌与社会秩序的混乱,不仅没有影响整个社会基本的经济文化生活,反而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让中国社会迅速成为疫情发生以来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精神动力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具有的广泛感召力更进一步夯实了抗疫精神的思想基础,为抗疫精神注入强大的道义正能量。在抗疫斗争中,14亿中国人民显示出高度的责任意识、自律观念、奉献精神、友爱情怀,铸就起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精神防线,举国同心、舍生忘死的背后是一种不思而能、不虑而为的自然、自觉与自为。
每一个时代都有反映这一个时代的精神。中国精神的积淀和凝练,紧紧跟随着中国人民实践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歇。今天,伟大的抗疫精神又加入了中国精神谱系这一大家庭。
伟大抗疫精神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惠民利民是中华文明鲜明的价值导向,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六合同风,九州共贯”是中华民族基本的国家认同与国家意识。
伟大抗疫精神承继红色精神的谱系。一部中国精神的发展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史。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到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改革创新精神,等等,这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强大精神支撑、巨大精神动力。
伟大抗疫精神折射出新时代的光华。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更加需要科学理性、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伟大抗疫精神充分体现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奋力夺取抗疫斗争全面胜利的现实要求,体现了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