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州农业农村局 信息中心,甘肃 临夏 731100)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面,黄河上游,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农牧交错地带,属国列的“三区三州”重要贫困地区之一,总面积8 169 km2,总人口230多万人,全州耕地面积215.11万亩,草原面积410.7万亩,气候条件适宜、饲草料充足、品种资源丰富。2019年全州牛饲养量42.69万头,羊饲养量277.6万只,牛羊小规模家庭养殖场(户)达17.56万户(个),占总饲养量的52%。
临夏州农村家庭养殖户普遍存在投入较低、养殖设施设备落后,防疫手段不健全,生产水平低,养殖效益不高等问题。大部分家庭养殖户原本经济比较困难,前期在圈舍建设和设备上花了很多钱,使得牛羊养殖和饲料贮备后续资金无法跟进,影响家庭养殖场效益的发挥。
农村家庭养殖以自家农田产草量确定养殖量,大部分农户牛存栏5头以下,羊20只以内,养殖规模不大。前期养殖成本主要用于圈舍建设和设施设备购置,牛羊存栏数量不足,流动资金又短缺,生产不稳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严重不足。
家庭养殖户从业人员普遍年龄在50岁以上,文化水平较低,外出打工能力不足,只有在家务农搞养殖。养殖方面没有受过专业培训,仅靠在实践中摸索积累的经验进行养殖,生产水平落后,产出效率低下,市场竞争力不足。
家庭养殖户普遍文化素质低,缺少科学的饲养管理知识。饲草料来源基本以家庭自产草料为主,管理粗放,缺乏营养调配、标准化管理、疫病防控等方面的养殖知识,养殖经济效益不高。
牛羊养殖业在带来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问题,家庭分散式养殖产生的粪便不能及时利用,随意堆放,对周边土壤、空气、地表水及地下水等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夏天臭气熏天、蚊蝇横飞,很容易滋生传染疾病,对牛羊健康养殖和个人身体健康造成了危害。个别养殖户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乱用、滥用违禁药品,致使畜禽产品药物残留量超标,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养殖业作为临夏州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地方政府应当立足实际,加大扶持力度,对家庭养殖场的建设从项目扶持、资金贷款、土地利用等多方面出台优惠政策,给予政策倾斜,以产业发展和政策措施合力推进牛羊产业发展,提升农民增收。特别是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农民外出务工难,要通过政府担保贴息给予扶持贷款,发展家庭牛羊养殖产业。同时鼓励农民购买养殖保险,降低养殖风险,提振养殖信心。
通过集中授课、热线答疑、现场观摩、随机走访、发放明白纸、典型交流等多种形式,对养殖户开展培训,努力提高家庭养殖户的饲养管理水平,增加养殖效益。鼓励农户通过QQ、微信、微博和“12316”服务平台对养殖过程中存在的政策、技术、疫病、销售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咨询,尽最大可能降低养殖户因知识不足而造成的损失,努力提高养殖效益。
提高养殖效益,生产安全优质的畜产品,必须实行标准化、规范化养殖模式。结合近年临夏州在牛羊养殖方面取得的典型经验,继续通过政府扶持,银行贷款、农户自筹入股发展牛羊能繁母畜养殖村,通过“规模养殖场(小区)+养殖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户”“养殖专业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户”等模式发展牛羊养殖产业。培育新养殖户,提升老养殖户,鼓励能人带头,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圈舍条件、管理方式、饲养技术等进行改造升级,由合作社统一为养殖户提供技术、饲草、防疫、销售等服务,逐步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养殖模式,提高养殖水平,扩大养殖规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延长产业链。同时在养殖场(小区)、合作社审批建设时要合理规划,把养殖业和种植业结合起来,收集畜禽粪尿合理发酵,通过“畜-肥-还田”“畜-沼-还田”等模式,推广发展有机农业,解决粪便污染问题,实现生态循环农业。
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贯彻落实监督防疫制度,完善兽医卫生防疫检疫制度,督促养殖户(场、小区)落实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等防控措施,建立健全畜禽出栏增栏、免疫、驱虫、兽药饲料、消毒灭源、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规范管理等各项监管档案记录,确保牛羊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牛羊产业作为临夏州农村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从小型家庭化养殖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是牛羊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各级党委、政府要立足实际,集政策项目资金合力,培育扶持发展牛羊产业,加速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进程,做大做优做强牛羊产业,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