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秦州区关子镇动物疫病防控与畜牧技术服务中心,甘肃 天水 741000)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在低温条件下仍能存活,在寒冷季节广泛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于12月份至次年3月份,侵害各种年龄的猪,日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治愈率越低,主要是10日龄以内的仔猪病死率很高,5周龄以上的猪病死率很低,成年猪几乎没有死亡。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药七味白术散加味治疗,共治病猪65例,治愈62例,死亡3例,治愈率达95.38%,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患病猪和带病猪是主要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呕吐物、粪便、鼻涕、呼出的气体等途径传播,潜伏期随着猪日龄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仔猪为12~24 h,大猪为2~4 d。
仔猪病初精神萎靡,行动无力,吮乳后突然呕吐,呕吐物多是未消化的食物,且有酸臭味,水样腹泻,恶臭,粪便呈乳灰白色并带有未消化的小块凝乳,5日龄内仔猪病死率95%~100%,多数仔猪发病后2~5 d脱水死亡。
肥育猪发病后精神沉郁,食欲不佳,喜饮水,吃食后呕吐,出现水样腹泻,粪便呈茶褐色,内含少量未消化食物,病程约5~7 d,增重减慢。
成年猪发病不明显,只有少数会出现食欲不振,轻度腹泻,对体重影响较小,7 d左右恢复正常。
党参12 g、茯苓20 g、白术20 g、炙甘草6 g、藿香叶30 g、葛根20 g、木香12 g、黄芪20 g、半夏20 g、黄连20 g、山楂20 g、乌梅20 g。仔猪若脾虚腹泻且呕吐明显者,可酌减葛根之升而加半夏、黄连以止吐;本方由四君子汤加藿香叶、木香、葛根组成,以益脾生津,和胃理气。葛根清热;黄芩、黄连清热止痢;木香缓急止痛,专治里急后重,山楂健脾理气,乌梅生津止渴,涩肠止泻;甘草调和诸药,全方有健脾养胃,益气生津之功效。
将中药研碎成细末,开水冲调成糊状,根据猪的日龄和体重灌服,每头每次15~30 g,每日2~3次;成猪可将研好的中药混于饲料中,拌料饲喂,每日2次。
天水市秦州区关子镇关子村郭xx养殖合作社养猪154头(能繁母猪12头,育肥猪89头,仔猪53头),2016年12月13日一头母猪产下11头仔猪,12月28日有3头仔猪发生呕吐,水样腹泻,粪呈乳白色糊状、恶臭,12月31日又有8头仔猪相继发病,出现呕吐、吮乳停止、大量腹泻带有未消化的小块凝乳,严重脱水,粪便恶臭越发严重,死亡2头,经诊断为传染性胃肠炎。采用中药七味白术散加味治疗:党参12 g、茯苓20 g、白术20 g、炙甘草6 g、藿香叶30 g、葛根20 g、木香12 g、黄芪20 g、半夏20 g、黄连20 g、山楂20 g、乌梅20 g,共研细末,调成糊状,每头每次灌服20 g,每日2次,脱水严重的仔猪,服用口服补液盐和黄芪多糖及时补充水分。经治疗,3 d后症状好转,水泄停止,粪便、吮乳正常。
秦州区关子镇关子村xxx养猪户,存栏猪112头(能繁母猪10头,育肥猪62头,仔猪40头),2018年1月21日有育肥猪23头发病不明显,半月余陆续发生腹泻,腹泻初期有4头猪精神萎靡,日渐消瘦,吃食后呕吐,粪便为糊状,少数为水状,恶臭难闻,粪便成茶褐色,内含少量未消化的食物。经诊断为传染性胃肠炎,用中药七味白术散加味治疗:党参12 g、茯苓20 g、白术20 g、炙甘草6 g、藿香叶30 g、葛根20 g、木香12 g、黄芪20 g、半夏20 g、黄连20 g、山楂20 g、乌梅20 g,以上药研碎成细末,混入饲料中,拌料饲喂,每天2次,2 d后腹泻停止,精神好转。
该病传染迅速,容易引起整群发病,在治疗中,应限制病猪的食量,定时定量,随着病情的好转,逐渐加量。养殖场户因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尽量不要从外面引进种猪,避免引进带病猪。提前做好防寒保温,遇气候突变情况及早采取措施,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降低应激反应,加强饲养管理,保证猪只健康养殖。
消毒是杀灭和清除病原微生物抑制传染病传播最直接的一种方式,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方式和消毒药品,严格按照消毒程序操作规范和药品说明书配置适宜的工作浓度开展消毒工作,消毒前彻底清除污物、粪便、垫料等,做到先清洗后消毒,每周至少进行3次彻底的消毒,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扩散和蔓延。在日常管理中认真观察猪只的精神、饮食、粪便颜色和形状,及时发现和隔离有病猪只,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在母猪分娩前45 d进行免疫接种,使仔猪获得被动免疫抗体,有效防止仔猪出生后发生该病,在秋季对保育期的仔猪进行免疫接种预防该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