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雷,马玉强
(沈阳联勤保障中心,辽宁 沈阳 110000)
从古至今,房屋建筑一直都是人们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为了给人们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房屋建筑施工需要接受更多的挑战,满足人们多样化的要求。对于房屋建筑而言,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确保其质量以及安全符合相关标准,在此基础上才能继续追求房屋建筑的其他功能以及美观性,房屋建筑的质量安全是在其中工作和生活的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安全能够直接反映出一个企业的工作能力以及管理水平。一方面,良好的施工质量安全能够提升房屋建筑的质量,为施工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收益;另一方面,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目前建筑市场上涌现出很多施工单位,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为了从众多的建筑施工单位中脱颖而出,企业需要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在建筑行业中,房屋质量安全的保障是整个建筑施工的基础,只有做好最根本的事情才能够追求其他方面,质量安全的保障能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助于企业稳定健康的发展。
在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加强对于施工质量以及安全的管理,不仅能够提升建筑质量,而且还能够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房屋建筑工程本身的施工周期较长,而且当前很多房屋建筑都是高层建筑项目,因此不可控因素较多,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较大。加强对于房屋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能够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降低施工单位经济损失。维护建筑单位的企业形象,增加消费者的信任感[1]。
质量安全达标的房屋建筑,能够为在其中生活和工作的人们提供良好生活环境,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既说明政府能够有效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当地政府的政绩,又体现出城市建筑的可靠性,增加人们的安全感以及对政府和建筑企业的信任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会的稳定性,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为了确保施工质量达标,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一方面,需要做的就是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每一个施工环节都需要以施工方案为依据,因此合理的施工方案是保障房屋建筑施工顺利进行的基础前提,在开展施工之前,需要各单位针对图纸进行会审,深入对图纸中的施工技术、方法等问题进行挖掘探讨,并及时进行方案修正[2]。另一方面,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确保房屋建筑的质量安全,还需要科学合理的技术支持,不同的房屋建筑项目其作用和要求各不相同,因此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和建筑施工要求,选择有效可行的施工技术。例如,在房屋建筑项目地基基础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用地的土质情况以及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支护技术,如施工区域土质较好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土钉墙支护技术,对于土质环境较差的区域则采用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较为合适。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的质量、性能和施工设备对于施工质量以及建筑质量安全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一定要加强对于建筑材料和设备的监管。首先,在建筑材料的采购环节,需要先对市场上的材料供应商进行调查,要选择信用较好,正规可靠的厂家,与供应商签订买卖合同,在合同中要明确采购材料的规格、数量以及质量要求等,采购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以及房屋建筑工程设计要求的材料,从源头上为建筑材料的质量把好关。其次,在建筑材料进入施工场地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抽样检查,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规格以及数量等符合要求,一定要禁止质量不符合标准的材料进场,以免被施工人员误用,影响建筑施工质量。再次,由于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较长,所以建筑材料堆放的时间也比较长,在堆放材料的时候,为了避免由于长时间堆放[3],周围环境的影响,使得建筑材料的性能以及功能受到损害,需要加强对于建筑材料的存放管理,采取一定保护措施。例如,在材料堆放区域采取合理的防晒、排水措施。最后,除了对于建筑材料的监管,还需要对相关的施工设备进行管理,在房屋建筑项目施工的过程当中,施工设备对于施工的质量和安全也有一定的影响,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和功能的施工设备还会影响到施工的进度。而且,由于房屋建筑工程的复杂性,在施工过程中所需要使用的施工设备种类繁多、数量也较多,例如,叉车、吊塔、混凝土搅拌机等[2],因此要加强对于设备的检修、维护和管理,确保在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充分发挥其作用和能效,确保施工质量良好,而且使用老旧、损坏的设备强行进行施工,也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施工团队的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其二是施工企业整体的安全管理。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对于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如施工人员的技能熟练度、施工经验以及专业知识等,而且施工人员操作不当也是经常导致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之一,为了确保整个项目的施工质量安全,必须要确保施工团队的技术水平达到施工要求以及相关标准,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4]。对此,施工单位可以通过科学的培训来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在培训之初,施工单位需要将房屋建筑项目的相关信息传达给施工人员,并针对相关施工要求、施工技术以及国家规范标准等内容进行讲解和培训,以此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为了确保培训效果,还应该搭配相应的考核制度,对培训内容进行验收,提高培训质量,为房屋建筑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要确保施工质量安全,还需要加强整个施工单位的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管理质量。由于房屋建筑工程的工期较长、影响因素较多,因此极易出现安全事故,安全管理一直都是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首先,施工企业需要加强对于安全管理的重视,在施工现场安排专门负责安全管理的工作人员,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并纳入到绩效考核当中,加强安全负责人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其次,要对安全责任人以及施工人员分别进行安全管理相关培训教育,普及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意识,严格按照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施工,并对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讲解模拟,使施工人员充分了解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尽可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还需要对安全管理负责人进行培训,提高其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应对突发情况的综合能力。最后,需要在施工现场布置安全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例如,在使用施工设备的时候,需要与危险源进行隔离,在洞口等位置采取一定的支护措施,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安全事故都是由设备问题引发的,所以一旦施工过程中设备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并进行相应的处理[5]。
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对于保障施工质量、安全以及进度都有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施工现场管理的过程中,除了在事前对施工技术、材料、设备、现场的准备工作进行管理,在事中对施工技术、现场安全等进行监督审查之外,还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进行验收,尤其是隐蔽工程以及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难点,要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修改和调整措施,以免后续房屋建筑工程整体进行验收的时候由于质量问题而返工,最后在施工之后需要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进行严格的验收和评定[6],此时的质量控制是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最后一道关卡,对于确保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良好的房屋建筑质量安全无论是对于建筑企业、社会发展还是人民安全都具有积极作用,虽然现代人们的生活观念在不断改变,但质量安全一直都是房屋建筑中永恒的基本要求。随着建筑行业内部相关人员的不断探索和研究,我国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水平逐渐攀升,为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也具有一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