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风
(华侨大学,福建 泉州 362021)
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风险和危机层出不穷,进入了“风险社会”时代。[1]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全方位的安全管理,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但是,传统风险如地震、台风、洪涝灾害和海啸等依然不断威胁人类的生存发展;新型社会风险不断产生,如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公共卫生危机,截至2020年4月26号,全球累计确诊感染人数为290多万。公共危机的威胁性和跨界性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破坏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随着消费和投资的减少,出现经济萧条的局面。公共危机的不确定性和紧急性意味着公共危机的预防、响应和恢复的管理难度相当大。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加快,社会多元化、系统复杂性和技术不可控等因素对我国的公共安全提出新的挑战。[2]2018年,中国成立应急管理部,加强对国家安全的治理,但应急管理事业的成效如何,最终取决于公共危机管理专业人才的建设。[3,4]推动公共危机管理学科建设,大力培养专业化、现代化、全面化和高层次的复合型的公共危机管理专业人才,是国家总体安全观理念落实的保障,是实现公共危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在提高公共应急管理能力、政府提供有效决策支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我国目前对公共危机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量较大,但目前只有少数高校,如暨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北科技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和集美大学等有应急管理专业人才,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矛盾较为突出。
1.公共危机管理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目前公共危机的分类可大致分为四种类型,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安全四种。[5]又可细分成多种小类型,如自然灾害,可分为地震、台风、洪涝、暴雪或海啸等。每一类型的公共危机引发的缘由、影响的区域、破坏的对象以及专业处置的方法均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必然要求专业人才具备信息技术、灾害学、地理、化学、物理和安全工程等知识结构,另外,公共危机管理专业人才同时应该具备公共事业管理、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冲突理论、行政法学、社会政策、运筹学、社会舆情分析、公共卫生管理、心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知识。
2.公共危机管理是应用性强的学科
在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学科的发展和建设的根本动力是解决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各种类型风险的需要。[6,7]我国对公共危机管理工作的认知始于2003年的“非典”,2020年的新冠肺炎让人们对这一管理工作更加重视。公共危机的不确定性、巨大威胁性、跨界性和紧急性,极大增加了管理人员的认知负担和工作负担。纵观我国近年来公共危机管理学科的建设和推动正是由于解决了不同类型的危机。
3.公共危机管理专业的建设要强调中国特色
各国在文化传统、管理理念、地域国情、经济发展状态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综合预防和治理公共危机时,简单照搬照抄国外应急管理理论和研究是不适合我国国情的。例如,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强调人民生命安全第一,举国之力抗击疫情,在两个多月内有效地遏制了病毒的扩散,而英美等国家提出全民免疫论,美国截至2020年4月26号,感染人数累计超过96万,是中国的12倍。我国是人口大国,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大量人口生活在城市密集区,如不采取严厉的防控措施,后果不堪设想。此外,将人民的生命放在第一位,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执政理念。以此为例,表明公共危机管理专业的建设需强调中国特色管理情境。
总体而言,公共危机管理专业是一门跨学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应用型学科,具有综合复杂、覆盖面广、操作性强和极具本土管理特色的学科。[8]
响应和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公共危机管理理念,我国必须大力开展公共危机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鼓励科研工作者依据我国国情体制探索公共危机管理基础理论和技术应用,探索公共危机管理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扩大对应急管理专业人员的供给规模,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综合素质,提升国家整体公共应急管理能力,构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人才基础。因此,公共危机管理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应急管理基础理论知识,公共事业管理知识和技术等学科知识,并系统掌握数据分析工具和应急管理理论技术工具,具备在我国各级政府应急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和高危行业专门从事应急管理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同时掌握各类型公共危机特点和本质,擅长应急管理社会动员宣传、危机社会舆情分析、各类型突发事件处置流程和方法以及风险评估,危机演练等高层次人才。[9]
公共危机管理专业人才需要全方位具备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技能和工具,同时还需提高应对突发性事件的心理素质和处置能力。首先,从理论知识上来说,要系统掌握各类型灾害的基础学科知识、应急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公共事业管理基本理论和知识等;其次,从工具和技能上来说,要具备和熟悉政府及有关部门响应和处置公共危机所要求的工具和技能,如信息预警发布工具、风险评估工具和技能、应急预案编制技能、社会舆情分析工具等;再次,从心理素质和能力而言,要具备应对突发性事件的心理素质和相应的能力,比如危机下做决策的理性能力、组织和协调各危机响应群体的能力、抗压的心理素质、安抚受灾群众的共情能力等。最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公共危机的跨国性日益明显,国与国之间合作响应公共危机的必要性进一步增强,必然要求公共危机管理专业的高层次人才还需具备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
新形势下,高校对公共危机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需加强顶层设计。从系统工程角度进行统筹规划,通过包括构建学科交叉理论培养模式、创建基于典型案例推演的学习方式、建设学术研究活动,校内培养与实习基地受训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人才全方位培养。
不同类型的公共危机尽管发生缘由、影响机制和政府响应处置方法存在差异,但不乏共性特征,因此,近些年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进行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如提出风险社会放大理论,[10]用于指导管理者认知个体风险感知的规律;风险的生命周期理论表明风险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等。[11]因此,科学地开展课堂理论教学存在必要性。此外,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公共危机管理专业的培养还涉及传统学科,如灾害传播学、心理学、管理学、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因此,高校可统筹规划校内外精品课程,不同学院甚至不同学校相互合作,鼓励学生跨学科选修基础学科。综合运用史料、场景再现、危机处置模拟等手段让学生感受公共危机专业的处置情境,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运用和思考。
公共危机发生的突发性和特殊性,加剧了公共危机管理的难度。对于人才的培养除了教授理论知识外,还要求利用典型案例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积累丰富的应急管理经验。教师对公共危机案例进行解析,学生对案例特殊问题的思考,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公共危机典型案例的剖析有利于总结在应对不同类型公共危机中的不足。
此外,每年定期举办公共危机分析大赛来提升学生对公共危机问题的探索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决能力,既提高了学生公共危机管理学习的兴趣,也检验了学习效果。
高校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通过举办学术研究活动,鼓励学生申报课题,进行学术研究与探索,自主发现问题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有利于应对新型风险时,提升信心和探索的能力。
基于公共危机管理专业应用性强的特点,公共危机管理人才的培养除了课堂教授之外,更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操中掌握专业技能。政府应急管理有关部门可配合高校建立应急管理实习基地,让学生能够近距离学习、观摩并参与辅助性的应急工作,加强关于公共危机的监测、风险评估分析、风险预测预警、风险预案编制、风险社会动员、政府应对、政府条块部门沟通协调、社会救助等内容的观摩和学习。一些高危风险的企事业单位也应建立专门的岗位对风险进行监测预警,高校与高危企业建立长期的学习合作基地,聘请有经验的工作人员为实习导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