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旭娥
(贺昌中学,山西 吕梁 033000)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为发展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教育者们不断探究新的适应性教学模式。在国外教育家费伦斯·马顿和罗杰·萨尔乔根据一项实验研究结果提出深度学习的概念后,其文章《学习的本质区别:结果和过程》中指出:深度学习有助于学习者提高问题解决能力。之后国内外众多教育者开始投入到研究深度学习的优势中,相关研究表明,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相对,深度学习的过程趣味性更强,学生拥有较长的知识记忆时长,通过测试取得的成绩也更优异。从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深度学习已经被证明可以提高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以及更快地整合与表达信息能力[1]。
初中生物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学科,针对教与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一直在改进,主要通过学生在参与科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加强学科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提升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目前国内郭华等人一直从事关于深度学习的教学改进项目研究[2],田慧生等人总结并出版了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研究与实验成果的阶段性总结系列丛书,但表示在实际教学中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元主题教学模式并没有广泛推广,仍需课堂的实践检验深度学习的成效[3]。
“多彩的动物世界”单元学习主题,是对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到第三章进行二次加工,重新整合后形成新的主题。首先是《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第8个一级主题“生物的多样性”的组成内容,这部分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结构与功能观,要达到一定的“深度”,在该内容主题的学习中,首先要融入其他内容主题的相关概念、思维方式、认识角度等,本单元主题中涉及动物的分类、结构、代谢、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内容。其次,通过该主题的学习要发展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要通过对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响应功能认知的同时,了解到进化与适应观,逐渐形成动物分类、动物运动系统等方面的生物学概念即必要的生命观念。通过观察、提问、实验设计等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学生在体验和探究中形成归纳与概括,批判性的科学思维的内在认知,最终形成一定的社会责任意识,关注相关动物保护的社会议题,通过真实情境对概念进行应用,尝试解决相关问题。
目前教学任务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起点,本单元的教学设计承载了学科能力发展和素养发展,通过本节课学生可以解决对动物类群认识不够系统的问题,建构相关知识网络,可以培养学生从结构和功能的角度结合动物生活的环境认识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通过分析以获得生物学的本质规律,最终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为生活提供服务。这个过程中深度学习体现在学生自主的围绕一个主题,全身心参与课堂,亲身体验探索问题获得真知的快感,以积极的学习动机、相互合作、手脑并用的双重深度参与到学习中。
本单元学习主题中,涉及课程标准2个一级主题内容,分别是“生物多样性”、“动物的运动和行为”,这部分内容在课标中的具体内容和活动建议详见2011版课标。课标只能呈现知识目标,不能呈现能力和情感目标,在分析了该单元主题所承载的学科能力发展和素养发展目标后,结合学情(通过与学生进行访谈、调查等多种途径了解学生的素养发展起点),为了杜绝核心素养在目标上呈现表面化和泛化的问题,本单元主题的目标特别聚焦了素养的具体培养措施,使整体目标的设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例如从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认识动物的多样性;从稳态与平衡的角度认识动物在生物圈的作用;从社会责任的角度分析认识保护动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最终整理出的“多彩的动物世界”单元主题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观察,归纳概括动物的类群及其主要特征。
2.初步树立动物的形态结构、功能与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相适应的观念。
3.认识动物运动依赖一定的生理结构,理解运动和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4.通过分析动物运动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学生能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并理解动物的运动能适应复杂的环境。
5.关注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从稳态与平衡的角度认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收集当地珍稀的动物资料,对保护稀有动物提出可行性建议与意见,或收集当地养殖动物的资料提供一些建议,形成爱护动物、热爱自然、注重自身健康、保护环境的意识。
本单元共用5个课时完成,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制定,依据课程标准与学科素养的要求,符合前设的教学目标。学习活动围绕学习内容展开,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
本单元学习主题的持续性评价遵循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主体多样化等原则设计评价方案,为确保评价工作的有效性设计了以下三个方面,分别从结构和功能观、科学探究方案的设计、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展开评价。
通过本单元主题深度学习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传统的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导致的知识碎片化问题。设定的学习活动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拘于课本知识的束缚,可以举一反三,建构起动物结构与功能观,通过进化树的初探感受动物的进化,为之后学习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奠定基础。在完成实验的探究过程中学生参与度极高,能围绕实验现象提出问题自主交流解答,在合作中提升了学习效率。通过深度学习学生理解了动物在生物圈的作用后激发了保护野生动物的情感价值观。但学生科学实践能力尚不足,对于调查、访问的实践任务,只部分同学完成,其余只能通过搜集线上知识来补充完成。
本单元主题的深度学习使学生自主地将课内外有机统一结合,引发学生的深度参与。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深度学习的效果存在参差不齐的问题,所以深度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应用的有效性仍需进一步探索。据了解目前初中生物课程安排的课时较紧,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元主题教学更符合实际,同时也适用于中考复习的单元主题策略,具体的理论和实践可以通过深入开展专题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