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琦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为人熟知的风采集中体现在他的大魄力、大胆识、大智慧上,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但其实,大凡高明的领导者,都不仅拥有超群的胆略和决策能力,也同样要善于全面、周密、细致地做具体工作。
邓小平除了具备“举重若轻”的恢宏气度外,也拥有“举轻若重”的细致功夫。“精雕细刻”,就是邓小平成功处理具体问题的态度和方法。数十年的“精雕细刻”也是成就邓小平治国理政“大智慧”的一个重要方面。
1961 年10 月23 日,邓小平在接见共青团中央工作会议与会代表时说过一句话:“过去冀鲁豫的工作比太行热闹得多,太行的工作不够热闹,但是精雕细刻。当然,那个时候太行的工作再加点热闹就好了,但是归根到底它是细致的工作,精雕细刻的工作,很深入的工作,结果得益处大,兵就不跑。”他还说过:“我们的事业总是要求精雕细刻,没有一样事情不是一点一滴的成绩积累起来的。”
在邓小平眼里,“精雕细刻”就是工作要“深入”“细致”“一点一滴”地积累。这种工作作风,是革命成功的关键之一。
以“新兵动员”为例来看抗战时期邓小平等人在太行是如何“精雕细刻”地做宣传鼓动工作的。动员群众当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们首先是进行充分的宣传鼓动,以激发群众的热情。具体办法是召集军人家属开会,或者举行军民联欢晚会,甚至举行会餐。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他们不仅向群众进行革命宣传,还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这样就拉近了人民军队和群众的感情距离。
新兵招到了,也不是万事大吉了。为使他们迅速成长为坚强的战士,除了立即加强抗日教育外,还必须进行许多切实而艰苦的工作。在一份总结征兵经验的报告里,邓小平特别谈到“提倡战士写信回家,告诉自己在部队的愉快生活,宣传家属抗日救国。允许战士家属到营地看望,并给家属以很好的安慰和招待”。总之,要尽量减少新战士的困难和痛苦,使他们感到精神愉快。邓小平认为这些都是“巩固部队的重要因素”。
这些举措看起来十分不起眼,甚至有点琐碎,然而正是这些“一点一滴”、细致入微的细节,成为邓小平做群众工作时格外重视的环节。
像这样“精雕细刻”的工作例子,在邓小平的经历中还有很多。他本人还回忆和总结过这样的事:“我们禁鸦片烟运动、土改运动,那样大的规模,都不登报,搞得那么细致,搞得那么好,都是在深入细致的工作基础上搞好的。”总之,“一切工作的成绩,都是由一点一滴的细致工作积累起来的”。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开始以后,国家政治生活需要邓小平做更多的宏观思考和决策,不可能再在一些具体事项的细节上花太多时间,但我们从一些事例中,仍然不难看出他善于见微知著、大气中显精细的特点。比如,他提出修建职工住宅时要安装好水管、煤气管道,还要考虑职工的洗澡问题,以提高职工生活的舒适度;他对“桂林一个小化肥厂,就把整个桂林山水弄脏了,桂林山水的倒影都看不见了”的状况很痛心,提出要有人抓这件事;他对搞好黄山旅游提出了不少非常具体的建议,包括“搞些好的竹编工艺品”“搞一套黄山风景明信片”;他还建议祁门红茶要弄成二两一包的来出售,“包装搞漂亮些”,游客好带回家作纪念;等等。
据一些曾经在邓小平领导下工作过的人回忆,邓小平善于在做出大的决定后“大胆放手”“不作具体干预”,让下属充分发挥智慧、施展才干。按照曾担任过中组部部长的陈野苹的说法是:“既抓得紧,又放得开。在重大问题和关键问题上,他抓得很紧;在具体工作和日常事务上,他又放得开手。”这似乎跟邓小平对“精雕细刻”“深入细致”地做工作的倡导和要求有点矛盾。其实不然。邓小平在工作中是把“举轻若重”与“举重若轻”两种工作风格有机结合起来的,关键是视情况相机而行。比如,他晚年常说要“算账”,他的一些重大决策,往往要把一笔又一笔大大小小的“账”精心算好以后才做出。
可以这样说,邓小平一生所取得的成就既得益于他那“举重若轻”的战略思考,也得益于他那“举轻若重”的“精雕细刻”“深入细致”的唯实作风。
小故事
周恩来的电影说明书
1954 年,周恩来总理带领代表团,前往瑞士参加日内瓦会议。会议期间,他指示新闻联络官熊向晖举行电影招待会,放映由越剧改编的新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电影试放时,有外国人来观看,可入场没多久,就因看不懂离开了。见此情景,熊向晖连夜请人将剧情介绍和主要唱词写成十几页的说明书,准备翻译成英文发给外国记者。
当熊向晖向周恩来汇报时,周恩来出了个主意,要熊向晖在请柬上写:“请你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放映前用英语做个3分钟的说明,概括地介绍一下剧情,用词要有点诗意,带点悲剧气氛,把观众的思路引入电影,不再做其他解释。电影按照周恩来的建议放映,外国记者果然看得如痴如醉。后来,熊向晖向周恩来汇报时感慨,这让他进一步懂得对外宣传的重要。周恩来笑着说,问题在于宣传什么,怎么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