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阿里巴巴打造的全球首个新制造平台——犀牛智造正式亮相。当天,阿里新制造“一号工程”「犀牛智造工厂」也在杭州正式投产。
此前,这一战略级项目已在保密运行3年。作为阿里巴巴五新战略中「新制造」的落地,犀牛智造的亮相是今年互联网行业的最大创新。
今年以来,数字技术加速产业变革,制造业出现了不少新现象。从大规模到个性化、从“渠道为王”到“用户定义”、从自有工厂到共享协同,新制造在很多地方颠覆了传统模式,为人们带来新体验,为产业找到突破点。那么,新制造改变了什么?
为谁而造,是推动制造业变革的重要逻辑。新制造,聚焦的是从供给到需求的转变。
“让用户定义生产。”在谈及智能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最大的不同时,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认为,是按照用户喜好个性化配置、根据用户需要带动产业链技术升级。
“我们要做一个用户企业。”根植家纺领域的博洋集团董事长戎巨川认为,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更贴近需求始终是企业追寻的方向,要用信息手段加深对市场的认知,加大与市场的连接。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全国工业电子商务普及率达到63%,制造业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双创平台普及率超过84.2%。用技术更了解需求、让需求定义制造,是当前发展的方向。
由谁来造?互联网衍生的“共享模式”,正在重塑制造业。
上半年,福建石狮首个“共享工厂”落地,为中小企业提供生产场所、仓储配套,为接单难的企业提供订单。纵然面对疫情影响,通过共享协同,12万件海外服装很快上线生产;在很多城市,轻工企业把接单、设计、组装等环节拆分共享,降低市场风险,集成供应链能力……
从“做制造要先建厂”到只要有想法就能付诸实践,共享工厂的推出不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也让很多中小企业不再受限于制造能力,更专注于自身优势和业务创新。
有共享制造,更有创新协同。整合产业链及配套设施,北京精雕科技集团与门头沟地区合作打造快速制造平台,面向中小企业开放机电科技产品制造能力,加速孵化创新;投资建厂的同时引进合作伙伴、为平台上的企业建设信息化系统,联合在赋能中小企业的过程中实现供应链聚合……通过协同创新,很多企业在重塑优势。
不局限于造物本身,产品与文化、消费等加速融合重塑着制造的价值。
消费升级包含了消费者多方面诉求,引发情感共鸣、带来快乐和美的享受,是新制造的一个着力点。
今年以来,不少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配置资源、柔性转产、稳链固链,有力支撑了经济恢复。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制造与服务边界不断淡化。
工信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已超过70个,服务的工业企业数量超过40万家。制造业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趋势明显。
展望未来,制造业是一个几十万亿的市场,而今天互联网数字技术的渗透率还极低,相信新技术一定会助力制造业的发展,这是一个巨大的蓝海,未来十年、十五年,制造业产业端的数字化一定会风起云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