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睿梅
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甘肃 武威733000
患者,43 岁,体检发现盆腔包块1 年,伴下腹间断性下坠感1 月,于2016 年6 月30 日入院。1 年前在外院体检发现盆腔包块(直径约3.0cm),患者因月经正常、无腹痛等症,未予重视,未进一步检查。1 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小腹下坠感,就诊于我院,我院查超声:子宫多发肌瘤;左侧附件区囊实性肿物,大小5.5 cm×4.0cm,以囊性为主,囊内可见低回声团及条状分隔,边界尚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盆腔MRI 检查:左侧附件区可见囊实性肿物,约5.4cm×3.3cm×4.0cm 大小,子宫体积增大,肌层内可见多发结节。盆腔MRI 诊断:①左侧附件区囊实性肿物,考虑恶性;盆腔少量积液。②子宫多发肌瘤。查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均正常。妇科检查:子宫增大,扪及多个质硬肌瘤;左侧附件区肿物,直径5cm,质硬,活动,无触痛。入院后于2016 年7 月6 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探查见:淡黄色腹水约70mL,子宫见多个肌瘤样肿物突起,如孕70 余天大小;左侧卵巢常大,在输卵管系膜上有一囊实性肿物约5.5cm,表面光滑,无粘连,右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盆腹腔内余组织脏器未见明显异常,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切除左侧输卵管系膜肿物送快速冰冻示:恶性肿瘤,术中剖视标本:呈囊实性,切面灰白色,见少量浆液性液体,囊内未见明显乳头及结节。遂行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阑尾切除术+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术中腹腔冲洗液未见恶性肿瘤细胞。术后病理检查示:送检肿瘤主要排列呈管状结构和实性结构,细胞致密伴异型,核分裂象易见,结合免疫组化结果和部位提示输卵管系膜恶性Wolffian 附件肿瘤,肿瘤大小5cm×4.5cm×4.0cm,未累及周围组织。子宫肌壁间多发平滑肌瘤,双侧输卵管及卵巢未见明显异常。阑尾组织呈慢性炎,淋巴结未见肿瘤转移(0/40)。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E1/AE3(+++),EMA(-),CK7(-),CR(+++),ER(-),MC(-),PR 灶(+),WT1(+++),CA125(-),CD10(-),ainhibin(+++),P53(+),Vim(+++),PAX8(-),Ki-67(10%~15%),GATA3(-),CD56(-)。最终诊断:左侧输卵管系膜恶性Wolffian 附件肿瘤(Ia 期)。嘱患者术后定期复查、随诊。
Wolffian 附件肿瘤(Wolffian adnexal tumor,WAT)(以下简称WAT)是一种罕见的肿瘤,WAT 由Kariminejad 等于1973 年首先发现并报道,其生物学行为难以确定[1],主要发生在中肾管残件组织分布的部位,以阔韧带、输卵管系膜和卵巢门部位多见[1-5]。发病年龄11~90 岁[3],多无临床症状,在妇科检查或行妇科手术时偶然发现,少数患者表现为腹胀、腹痛、阴道流血等症[2,4-5]。文献报道,该肿瘤多为单侧性,肿瘤大小0.5cm~25cm,肿瘤大多表面光滑,界限清楚,灰黄或灰褐色,实性为主,也可呈实性或囊实性[1,4,6-7]。镜下肿瘤细胞排列成管状、囊状、筛状或弥漫实性片状、多种排列方式混合存在同一肿瘤中,并相互夹杂,其中管状及筛状结构被认为是特征性的改变[3,8]。镜下大多数WAT 组织形态基本一致,无异型,核分裂罕见。少数肿瘤可见局部非典型肿瘤细胞,同时伴核分裂活性增高,可能提示为恶性[3]。免疫组化诊断恶性WAT 的意义不大,一般不作为肿瘤诊断的直接标准,但对鉴别诊断有帮助,且有学者认为免疫组化结果可在常规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对激素受体阳性者可考虑内分泌治疗,为选择激素治疗方案提供依据[1,2,5,7,10]。并且有学者研究得出结论,核分裂和ki-67 的指数越高,恶性肿瘤的几率越大[7,10]。
WAT 文献报道90 余例,恶性10 余例,国内报道30 余例,恶性4 例。恶性WAT 极罕见,国内于2010 年由肖大树首次报道1 例恶性WAT[1]。到目前为止国内共报道恶性4 例[1,2,5,7,10]。综合相关文献多数作者认为大多数WAT 是良性病变,然而少数病例呈良性细胞学表现,但可能出现复发和转移,一般在发病后2~8 年可以复发及转移[1,3,5-7,10]。WAT 具有潜在恶性或低度恶性[1,10]。提示WAT 为恶性行为的特征主要是细胞异型和核分裂多见,但不能忽略肿瘤大小、出血坏死和肿瘤包膜结节状突起、破裂,即使细胞不典型、核分裂少见也可发生复发[1,7]。所有患者必须长期密切随访。治疗主要行患侧输卵管或附件切除术[1,3,7,9],部分病例因术中冰冻提示低度恶性肿瘤而同时切除子宫、附件甚至大网膜。对复发者手术切除肿瘤仍是最佳治疗手段[3,7,8],术后辅助放化疗,但辅助性放化疗效果尚不肯定[3,5,7,8],对放化疗不敏感者可考虑相应的个体化治疗,如: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2,3,6,7,8],文献中仅有1 例行淋巴结切除。
本例患者术前影像资料提示左侧附件区肿瘤多考虑恶性肿瘤,术中见肿瘤形态规则,包膜完整,来源于输卵管系膜,腹盆腔内未见明显异常,术中剖视标本:呈囊实性,囊内未见明显乳头及结节。但术中冰冻提示恶性,遂行上述手术治疗。结合免疫组化结果和术后病理提示为输卵管系膜恶性WAT。由于WAT 罕见,恶性WAT 更是罕见,术前诊断困难,术中冰冻诊断也容易误诊为妇科其他恶性肿瘤。导致手术范围无法正确把握。在临床工作中,遇见特殊部位的肿瘤(阔韧带、输卵管系膜、卵巢门部,尤其是输卵管系膜肿瘤),如果肉眼观察肿瘤恶性迹象不明显,即使术中冰冻提示有异型细胞及核分裂象,除想到常见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还应考虑到较罕见的Wolffian 附件肿瘤,尤其对年轻又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或许可得到较合理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