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能力和领导艺术日臻完善,贯彻机制的效能日益凸显。会议、巡视、检查、突击、竞赛、群众路线、数目字管理这些具体的落实机制交相影响,共同打造着一个效能优先、有令必行的落实体系。抓中心、定方向,是中国共产党革命重视原则、讲求效能的一极,与之相对的一极则是精细化管理。
晋察冀的“一切要有数目字”
相较于中国传统政治的粗放管理方式,无论是组织,还是具体的管理者即干部,中共都以精细管理为取向。早在1938年,中共高层领导人之一黄敬在晋察冀边区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就谈到:“今后工作必须有计划性,不要一、二人包办,手工业工作方式,而要把党的机构现代化。”
当年中共的自我要求中,不约而同都提到数目字管理。其源头是苏联五年计划的影响。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主任宋绍文曾说:“一切工作都要用统计表表现出来……‘一切要有数目字‘一切要具体,这是我们今年提出来的两个口号。”比如“村里边的人口数目,耕地面积,土地分配情形,参加部队的人数,抗属人数,文盲数目”等。
晋察冀对数字的注重,被更高一级领导者所注意,杨尚昆在北方局召开的黎城会议上提到来自晋察冀的“一切要有数目字”,促进了数目字理念的推广。对数字的注重,很快在中共党内成为风气,比如1941年晋冀豫边区确定的农业生产计划,具体规定“平均要做到1人养1只鸡,3人至5人养1头猪”。
干部培养计划处处可见数字
战争年代,尤其是游击状态下,像财政经济这样的领域,严格制度化确实存在困难,中共制度化要求更显著的推进还是在干部的培养和选拔上。因为精细化管理要落实到人,数字和制度,都需要人去贯彻。所以,干部培养的计划处处可见数字:“两小时学习制度……干部一个月能举行五次的集体读书,大多数排以上干部有日记和笔记,各直属队的集体学习比较好一些,一般每月能做到20次以上……”
风气所及,中共干部养成精细统计的习惯,1944年,干部之一张玺总结自7月26日到8月24日个人的生活流水,不厌其烦地统计出如下数字:“学习共4次,15小时,平均每日半小时,每次约4小时……”这些数字虽然枯燥,却可以让我们看到干部對时间的计划和分配有着怎样的自觉。
毛泽东推进“数目字管理”
1944年,毛泽东表态:“现在各方面的工作都注意计算数字,实事求是,联系群众。”事实上,注重“数目字管理”的思路和毛泽东一直倡导的调查研究直接相关。调查要有一套落到实处的办法,中共中央决定中讲到调查的七种办法,包括收集报刊资料、开调查会,写名人列传、口头询问、收集志书加以研究等。
毛泽东提醒:“怎样使对方说真话?主要的一点是要和群众做朋友,而不是去做侦探,使人家讨厌。群众不讲真话,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你的来意究竟是否于他们有利。要在谈话过程中和做朋友的过程中,给他们一些时间摸索你的心,逐渐地让他们能够了解你的真意,把你当做好朋友看,然后才能调查出真情况来。”
中共重视数目字,体现的是认真、负责、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中共能够做到这些,和严密的制度、有令必行的贯彻体系又息息相关。
(摘自《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