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耀
20世纪70年代,上海徐家汇三角街30号的上海电影制片厂小录音棚。那天,棚内外灯箱上醒目的“实录”二字红灯闪亮,即刻要录音的铃声大作,所有参加配音录音的演职人员全部停止走动,以免发出噪声,准备为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并修改的大型艺术性纪录片《大庆战歌》作后期配录解说。
可是,配录开始不久,正当大家要屏住呼吸时,有人提出解说词中有个字的读音恐怕还有待商榷和推敲,于是配音工作不得不中断。原来,有人说大庆石油会战标兵铁人王进喜从钻台、从地层深处几千米提起的“钻杆”以及手握的“把杆”(又称“刹把”)的“杆”字该读第三声发“gǎn”音,而该片总导演张骏祥特邀前来配音的表演艺术家孙道临先生却读成了第一声发“gān”音。配音现场一时看法不一,甚至有些尴尬和沉闷。
孙道临立即从有些老化、用得很旧的人造革包里取出一本翻得有些卷边的《新华字典》,走近有工作燈的调音控制台前,很快翻到了有“杆”字的那一页。我发现道临老师手中的字典在该字页间夹有一小纸条,紧接着他对围拢过来的人们说:较长的木棍,如旗杆、电线杆、把杆、栏杆等,“杆”字应该读第一声;可是较小的圆木条、较短的木条或像木条的东西,如笔杆儿、烟袋杆儿等才读第三声。
这位卓有成就的艺术大家,在配音之前,在家里肯定认真做过功课,了解大庆石油会战,熟读解说词,否则不会很快在现场就能从厚厚的《新华字典》中,翻到那个“杆”字,况且配音间灯光昏暗,只有照度很低的一两盏工作用灯。
更使我钦佩和折服的是,道临老师在证明读字准确无误之外,绝无半点自满得意沾沾自喜的样子,而是自始至终淡然处之。
(摘自《上海采风》202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