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对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并发症影响分析

2020-03-02 11:33顾云娜李兴勤王粉兰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期
关键词:影响分析血液透析品管圈

顾云娜 李兴勤 王粉兰

【摘 要】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所起到的积极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所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6例,对患者的病例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应用品管圈活动,对其内瘘进行管理规划并统计活动前、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判断品管圈应用的实际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品管圈活动干预后,患者的新瘘血肿;穿刺部位渗血、脱管;血流量不足与感染发生均得到了良好控制,比品管圈活动前有了很大改善,数据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内瘘并发症的降低可以通过品管圈活动得到控制,对于患者血管通路维护及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品管圈;血液透析;内瘘并发症;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1--01

对于尿毒症患者来说,血管通路功能良好是透析治疗顺利进行的关键条件,长期规律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主要的血管通路之一为动静脉内瘘,然而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各类并发症,尤其是新瘘的风险系数更加显著,因此为了帮助患者维护内瘘功能,顺利进行治疗,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对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提升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也旨在分析品管圈管理所起到的作用,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所收治的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76例,对患者的病例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35例,年龄15-80岁,平均年龄(53.0±3.1)岁。所有患者均实施了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并且在术后不同时间段实施了内瘘血管穿刺。患者與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内容,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具有脏器疾病、精神疾病或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妊娠期与哺乳期产妇。所选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的数据对比方面无明显差异,数据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由我科的4名护理人员,1名医生组成Smile品管圈,目的在于对患者的自体动静脉内瘘展开品管圈活动进行管理。圈长由工作年限大于5年对患者血管通路管理有丰富经验的圈发起人担任,护士长担任圈辅导员,医生承担指导疑难血管护理任务。圈长组织小组成员对当前科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研究。例如:治疗中渗血、脱管;内瘘感染;新瘘血肿;血流量不足等等。按圈活动流程选定活动主题,制定活动计划、现状把握、改进目标设定、解析原因、拟定并实施对策、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最终实施于临床降低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具体来看,选定主题:”降低血液净化患者治疗中穿刺针滑脱渗血发生率”;辅导员带领圈长及组成员应用甘特图拟定项目活动计划为2019年1月至4月;现状把握分析存在问题、发生率;设定改善目标为发生率低于现状发生率≥70%;解析原因,通过头脑风暴、鱼骨图解析原因24项,关联分析后得出主要原因5项,分别为①低年资护士多;②护理人员紧缺;③胶布黏度不够;④患者躁动;⑤固定方法不妥。根据解析结果确认①、②、④项需多部门协调解决,给予安排循序渐进完成。而③、⑤项操作性及实施性评估能够按拟定计划有效完成;圈长及辅导员组织成员进行头脑风暴整理并实施改进对策4项:①申请增加工作人员②设计专用固定装置(已申请专利)改进固定方法(见下图)③加用3M胶布固定(见下图)④请示医生适当镇静,请家属陪护使用透明罩固定穿刺肢体。实施对策、效果确认、检讨及操作标准化历时12周,患者治疗中穿刺针滑脱渗血发生率降低≥70%,达到预期效果。

同时,品管圈小组成员分别对内瘘感染、新瘘血肿、血流量不足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干预,取得满意临床效果及收获无形成果:①提高了工作人员质量管理工具应用能力;②提升了团队意识及团队精神③提高专业服务能力④提升同事间的合作能力⑤改善每位同事创新能力⑥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1.3 观察指标 对品管圈活动前后内瘘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以并发症的发生频率作为主要的判定依据。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全部以百分比表示,组间结果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判定为数据结果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品管圈活动后,患者的新瘘血肿;穿刺部位渗血、脱管;血流量不足、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得到了良好控制,数据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下表1所示。

3 讨论

动静脉内瘘主要应用于血液透析治疗,为血液透析治疗提供相对充足的血流量,保障治疗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动静脉内瘘在使用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类并发症,近期并发症包括急性血栓、假性动脉瘤、切口感染等,而远期并发症,则包括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动静脉瘘感染,慢性心功能疾病或肢体静脉高压等[1]。这些并发症都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主要因素,需要护理人员科学应用管理工具进行严格管理控制。

从本次研究数据结果来看,在品管圈活动干预后,患者的新瘘血肿;穿刺部位渗血、脱管;血流量不足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得到了良好控制,比干预前有了很大改善。其中,品管圈活动即“Quality Control Circle”的英文缩写,是在自发原则上,由同一工作场所的人员通过小组形式利用品管操作方法进行内容分析,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障碍问题[2]。所以在研究当中,本文举例品管圈活动围绕一个非常明确主题,即”降低血液净化患者治疗中穿刺针滑脱渗血发生率”,所有圈成员基于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问题点,以此为基础制定护理计划,其作为后续工作的品管圈内容主题[3]。总体而言,通过品管圈活动让科室护理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所有人员能够在良好的氛围下进行思考,成员各司其职,具有更高的自主权和参与权[4]。此次品管圈活动,在历时时间内实现了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患者的远期治疗效率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可以通过品管圈活动实现合理控制,对于延长患者内瘘使用寿命及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崔红霞,李霞,刘盼盼,等.品管圈在降低血透患者早期内瘘启用期穿刺失败率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1):113-116.

尹海芹,陈莹.品管圈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内瘘相关并发症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8,16(07):828-830.

唐卫泓,汤仙红,肖岚,凌逢霓.常青藤圈对血液透析中内瘘穿刺点渗血发生率的改善效果评价[J].中国临床研究,2017,30(05):710-712.

毛永玲.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6,37(09):2356-2358.

猜你喜欢
影响分析血液透析品管圈
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影响
尿激酶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
乌兰察布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医疗质量也要有“品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