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锦文
千里通波的大运河,不仅促进了文化的传承,更日益蝶变为区域发展的动力,沿河流域开发越来越受关注,日益成为沿运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
绵延隽永的大运河是中华文明的智慧产物,集中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性格与国家形象,将“通、统、容、合”的精神内核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绘。融通的文化特质体现在大运河的水系联通、地域沟通、经济往来互通和国际贯通中,构建了自唐宋以来国家经济运行的中枢命脉,成为南北、中外多元文化交融的纽带。一统的文化内涵体现在国家治理的智慧上,相伴运河开凿而实施的漕运制度、盐政制度和巡视制度,巩固了疆域版图,有效维护了政权的一统。包容的文化态度体现为大运河驾驭南北、总揽全国、兼容并包,在坚持自身传统特色的同时,以开放的胸襟“包孕吴越”、海纳百川,不断吸收借鉴各种地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精华养分。和合的文化理性体现为大运河所展现的中国人追求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文化境界。古人巧妙利用自然水系和地形地貌,辅以水工技艺人工开凿出这一利济千秋的伟大工程。大运河文化公园建设的任务就是将大运河文化精神赋能于国家公园展示体系,让观者在沉浸式的体验和感悟中,理解认同大运河蕴含的文化价值。
强化文化产品供给,助力沿线城市经济转型。一是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规模与供给质量双向提升。要积极在沿线城市布局各类文化展示场馆,展示与演绎大运河文化内涵,如运河文化书籍资料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演出场所、文化产业园区、历史文化街区、遗址公园、特色风情小镇等。要在规划引领的基础上,达成公共文化设施与运河景观融合共生、提升城市品位的目标。二是有效利用大运河元素,培育大运河文化精品创作生产高地,助推沿运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组织、支持和鼓励文艺工作者深挖大运河文化内涵,致力于艺术精品创作,形成以大运河文化为主题的文化产业。创新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功能,以其为演绎展示平台,结合江苏段11个沿运城市所展现的文化段落特质,打造引人入胜的大运河主题演出市场精品,打出运河城市知名度,推动相关文化市场的繁荣。三是借助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数字化展示工程,推动沿线城市的新型文化业态发展。通过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的建设以及大运河文化场馆的数字化改造,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内容和形式,激发文化企业加大技术革新、产品创新的投入,为城市增加创新活力。
构建沿线城市文旅融合新格局,增强城市魅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本身就是一项文旅融合的新实践,要通过旅游与文化的完美结合向观者展示大运河的精神内涵。江苏段11个沿运城市都是重要的文旅融合区,未来要连点成线,共筑沿运线性文化空间,结合每个城市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展现大运河文化内涵与城市魅力。如徐州的文旅融合聚焦于“治黄保运”的运河水工技术、楚汉风韵的文化风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扬州聚焦于三湾高超的水利工程技术、因运而生的盐运枢纽地位;苏州聚焦于运河与城市文明的交融,工商文化、园林文化、诗意含蓄的“水韵江南”特色。
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提升城市品位。水是大运河的根本,岸是大运河的经络,城是大运河的明珠。在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过程中,要将运河文化融入城镇建设和生态保护之中,达到水与岸、河流与村落、设施与景观的和諧共生,实现水、岸、城一体推进,从而达到提升城市品位的目的。一是要强化运河水质的净化,加强运河水域动态监测和科学管理,确保大运河水环境质量达标、航道畅通、水利功能完备。二是要强化岸线保护,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加强河岸生态修复,确保沿线两岸的生态景观与清洁畅通的运河水环境协调一致。三是强化城市可持续发展,寻找运河文化价值发掘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平衡点,使沿运区域呈现出历史与现实交汇、自然与人文交融、产业与城市共兴的良好生态。
创新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形成传承大运河文明的城市精神。大运河文化公园肩负促进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责任,而社区是国家文化公园内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要重点关注实施文化遗产保护措施对沿岸社区居民生活的影响,生态保护区域对社区产业发展的限制。探索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发挥社区参与大运河文化公园建设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培养全社会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共识,形成传承大运河文明的城市精神。通过社区共建,转变政府职能和角色定位,政府扮演信息传达者、利益协调者的角色,关注国家文化公园与社区居民的互动和沟通,在制度建设、公共政策供给等方面承担主要职责。同时,调动社区群众的参与性,如向社区居民提供公园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园区建设岗位,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保护和管理。
作为流域开发的新型手段,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还涉及到水运、生态、经济、城建、移民等许多领域。因此,在建设中尤其需要处理好以下三对关系。
一是处理好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文旅开发的关系。要从顶层设计高度,做好遗产保护的规划工作,在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总方针下,执行分级分类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进行适度开发;对公园区域内的世界文化遗产要完善专项政策法规,从立法高度行使管理职责;对文物保护单位要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相关规定;新发现的文物遗存区域要严格划分建设管控地带。保护区内的旅游开发要遵循科学可持续的合理利用原则,在保护物质遗存的前提下,进行必要修缮、适度开放,利用现存文化特质、空间格局与历史风貌,注重传统功能和原住民生活适配性,强调非物质遗产的传承,真实还原历史场景。提升线性廊道区域的主题展示和文旅线路的适配性,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打造高品质的运河文化休闲度假旅游区。
二是处理好区域产业联动与大运河文化传承的关系。大运河江苏段处于多重国家战略叠加区域,“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在运河流域形成催生产业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转型的绝佳宏观环境,要促进大运河沿线区域成为联通南北、联动东西的经济增长轴线。在产业布局上,既要形成跨城市联动发展的流域产业,加强重大基础设施跨区建设,又要根据区域资源环境和历史遗迹保护相关要求,划分产业集聚区域,分类管制。在产业门类选择上,综合考虑产业基础、运河文化资源和段落特质,优先发展符合环境约束,体现产城、人文融合的产业,明确限制禁止发展的产业类型。
三是处理好沿运城市发展与沿河生态空间优化的关系。寻找运河生态价值与区域发展的结合点,通过控制环境污染、提升生态系统功能、监测流域生态环境等措施优化沿河生态空间,推动沿运城市形成低碳、循环、绿色经济模式,引领区域产业结构转型,为沿运城市经济民生带来新的增长点。探索运河生态保护与现代航运发展的平衡点,通过发展绿色航运,建设生态友好的绿色航运基础设施,推广清洁低碳的大运河航运装备,创新节能高效的绿色航运组织体系实现绿色水运交通与沿河美好生态的和谐发展,将运河沿线建成融交通、生态、文旅于一体的美丽复合廊道。
(作者系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院长,江苏省社科院党委书记、院长)
责任编辑:陈伟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