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志鹏 马卫平
摘 要:以湖南城市学院省级普通高校特色专业、“双一流”体育学应用特色学科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例,研究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问题。提出应用型本科建設是破解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办学困境的时代选择,创新创业教育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建设的工作抓手。加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探索,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和考核评价是重要环节,细化创新创业教育人才标准、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拓展创新创业教育校企合作和发挥创新创业竞赛杠杆是未来趋势。
关 键 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应用型本科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湖南城市学院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0)01-0099-05
Exploration of innovation and business-starting education for the
social sports guidance and management major
——Taking Hunan City University for example
DAI Zhi-peng1,2,MA Wei-ping1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1,China;
2.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Hunan City University,Yiyang 413000,China)
Abstract:By taking the example of Human City University as a provincial regular 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 with featured majors, “double first class” sports science application featured disciplines and first class undergraduate course construction stations, the authors studied the issue of innovation and business-starting education for the social sports guidance and management major.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that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urse construction is the eras choice for breaking the management predicament of the social sports guidance and management major, and that innovation and business-starting education is the work key to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urse construction for the social sports guidance and management major. In strengthening the exploration of innovation and business-starting education for the social sports guidance and management major, cultivation objectives, curriculum system, practical teaching as well as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are important links, while refining innovation and business-starting education talent standards, perfecting the innovation and business-starting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expanding the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innovation and business-starting education, and exerting innovation and business-starting competition level functions, are future trends.
Key words:social sports guidance and management;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urse construction;innovation and business-starting education;Hunan City University
在21世纪,创新创业教育将成为教育哲学的新理念和价值观。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1]10多年前,我国普通高校开始关注创新创业教育问题。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强调:“高等学校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大力加强创业教育。”[2]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提出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18年6月21日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3]。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和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4]。全面推动我国应用型本科建设工作,深入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必要,而且迫切。
在我国社会体育行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日益增长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教育却陷入毕业生就业状况多次被亮“黄牌”、专业停办或被撤销的现实困境。权威人士指出,“教育部撤销专业与学校关联,只要专业的教育质量不能达到一定水平,不管市场是否有需求都会被撤销”[5]。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提出推动转型发展高校需要把辦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因此,加强应用型本科建设应成为破解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办学困境的时代选择。
高校是创新主体,创新是高校使命[6]。2018年3月29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18]20号)提出普通高校需要在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关键环节上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提出到2022年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将成为加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建设的重要工作抓手。
自2018年以来,我国普通高校开始全面启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全面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被视为本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3个重要推动力[7]。其中,进一步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重要内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是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体育学类7个专业之一,主要培养社会体育行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基于此,本研究以论证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为起点,遵循由个性到共性的逻辑思维分析湖南城市学院个案的培养效果、实践推进、基本特点以及对进一步探索我国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启示,为全面修订我国普通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
1 个案的选择
1.1 个案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湖南城市学院是我国一所以“城市”命名的全日制综合二类本科院校,1998年开设社区体育专科教育,2004年开设社会体育专业本科教育,2012年更名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属于我国较早开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普通高校之一。截至2017年,我国开设社会体育专业的高校达到了251所。其中,综合、理工、农林、医药、财经、政法、艺术类等具有各自办学特色的非体育师范类院校占据大部分比例[8]。从高校层次看,我国开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普通高校以二类本科院校为主;从地理位置看,我国开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普通高校主要集中于地州市等三、四线城市。换言之,我国省级区域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布点数量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关度并不高[9]。在很大程度上,湖南城市学院在我国开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中具有一定代表性。
10余年来,湖南城市学院一直以学科平台为支撑逐步推进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2009年社会体育专业被列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011年以社会体育专业为主的体育人文社会学被列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2017年以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为主的体育学专业硕士被列为湖南省硕士点建设培育单位;2018年以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为主的体育学被列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2019年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被列为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与此同时,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还拥有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高等学校精品课程、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基地、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和体育专业硕士联合培养单位等众多省级学科平台。可以说,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探索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1.2 个案的人才培养效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10]。探索普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既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依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权威观点,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是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11]。
10余年来,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在学科竞赛、科研项目、社会服务以及就业创业等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人才培养效果。(1)学科竞赛方面,先后参加全国体育院校体育产业创新创业策划大赛和全国大学生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大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目、三等奖4项;多次参加湖南省体育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和湖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获个人三等奖2项、团体一等奖1项、团体二等奖项1项、铜奖和银奖各1项。(2)学术研究方面,“十三五”期间先后获得4项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2名学生主持和参与相关项目的创新研究,在公开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篇,成功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4项。(3)社会服务方面,近年来学生全程参与益阳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志愿服务;先后参与湖南省第五届农民运动会(2014年)、湖南省大学生羽毛球比赛(2015年)、湖南省首期羽毛球社会体育指导员(初级)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培训(2016年)、湖南省毽球年会(2017年)、益阳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2018年)、湖南省首届毽球运动大会(2019年)、紫薇国际半程马拉松(2019年)的裁判员、志愿者等社会服务活动。(4)就业创业就学方面,近年来有100余名毕业生通过公开考试进入公务员和教师队伍,涵盖体育、公安、民政、旅游、学校等众多部门单位;20余名学生立足省内、辐射江浙的个人创业呈现规模发展,涉及体育健身、体育休闲、体育培训、康复美容等行业;近20余名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进入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湖南师范大学等17所国内知名院校深造。
2 个案的实践探索
2.1 培养目标:立足学校办学特色,明确学生创新创业导向
在高等教育领域,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专业办学方向。2018年1月30日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规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健身运动指导、大众体育活动策划与组织以及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的能力,能够胜任社会体育方面的工作[12]。受限于学校师资力量和地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普通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教育需要立足于各自学校的办学定位和特色,明确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目标导向。
湖南城市学院以服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为办学特色,逐步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凝练为“培养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相关理论和技能,具备社会体育领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素养,能在体育健身俱乐部、体育协会、政府等部门或行业从事体育健身指导、运动防护、体育产业经营和体育组织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该人才培养目标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导向具备两个特点:一是以产教融合为重点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城市经济生态圈密切关联,学生的创新创业领域集中于城市健身俱乐部、“互联网+体育”等行业;二是以高素質应用型人才培养为重点的创新创业教育强调健身教练、会籍顾问、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工作岗位,体现了与体育管理、休闲体育、运动康复等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
2.2 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模块体系,夯实学生创新创业素养
在高等教育领域,课程体系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支撑。在我国,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大多是在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与运动人体科学等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上筛选而成[13]。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层次上属于高等教育范畴,在类型上与高等职业教育相似。因此,构建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对于夯实学生创新创业知识体系尤为重要。
近年来,湖南城市学院从尊重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出发,以推动学生基础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协调发展为思路逐步构建课程模块,夯实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体系。(1)基于“1234”课程设置思路,明确创新创业教育导向:“1个主线”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地位;“2个教育内容”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重点之一;“3个核心要素”强调基础能力课程、专业能力课程和发展能力课程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知识能力支撑;“4个基本要求”突出实基础、重应用、有特色和高素质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考核评价。(2)实施课程体系模块化,突出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基础能力课程模块“创业基础”的理论教学注重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引导,专业能力基础课程(运动人体课程、体育人文社会学课程和专业实验课程)模块注重学生的创新创业基础知识;专业能力核心课程模块(专项运动理论与实践限制选修课程和辅项运动技能课程、活动组织课程和运动防护课程等任意选修课程)注重学生的创新创业专项能力;发展能力课程模块(综合专题必修课程和运动与健康促进和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两个专题方向选修课程)注重学生的创新创业综合实践。(3)整合课程资源,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在基础能力课程模块,以大学英语拓展系列课程开设体育专业英语,提升学生考取裁判证、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所需要的专业英语能力。将办公软件应用课程调整为“计算思维导论A”,提升学生的信息化知识素养;在专业能力课程模块,篮球、网球、排球、健身健美操和民族传统体育等术科课程注重项目整合,提升学生的综合技术指导能力;在发展能力课程模块,社会体育活动组织和运动防护与保健康复实践课程突出体育与旅游、休闲、养生、保健、养老领域的交互融通,提升学生对于新业态的适应能力。(4)突出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在基础能力课程模块,创业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要求全体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将专业能力课程模块的“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和“体育经济学”以及发展能力课程模块的两个综合专题确定为创新创业必修课程,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综合能力。
2.3 实践教学:调整学时学分比例,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在高等教育领域,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整体现状不容乐观。有些高校采用传统的体育教育专业实习模式,有些高校则在体育教育实习基础上搭配短时间的社会体育专业实习(到健身俱乐部或者社区体育场所进行观摩),有些高校甚至采取“放羊式”实习模式,任由学生联系实习单位,进行五花八门的实习[14]。由于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多元化、动态化的社会体育行业需求。因此,调整学时学分比例、增加实践课程教学、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对于培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尤为迫切。
近年来,湖南城市学院为切实推进学校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和切实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施的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调整课程学时学分比例提供了选择空间。(1)精简总学分和总学时,增加学生的创新创业时间。目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总学分逐步减至162学分,总学时减至3 310学时。(2)明确学分与能力培养的对应关系,提升创新创业课程学分的科学性。2019级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调整了“自由发展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学分比例。(3)增加实践教学,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操性。科学精简理论学时和适度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并逐步完善“校内—市内—省内—国内”四级实践课程教学平台。其中,校内实践教学平台主要是依托学校自身教学资源,开展相关理论课程实践教学;市内实践教学平台主要是利用地缘优势与益阳市区健身俱乐部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开展见习实践教学;省内和国内实践教学平台主要利用学缘优势与本校毕业生在省内外创办的体育健身产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开展毕业实习实践教学。(4)控制必修课时,增加学生的创新创业选修课程学习。目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必修课程减至1 266学时,选修课程的逐步增加体现了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个性化培养。(5)整合师资力量,丰富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双师型”教师和挖掘现有师资潜力,夯实学生创新创业的理论基础;实施教师团队授课,拓展学生创新创业的专业视野;外聘健身俱乐部、体育产业公司等专业人士来校授课,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综合素养。
2.4 考核评价: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兴趣
课程考核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15]。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理论和术科课程考核方式与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专业存在同质化倾向,实践课程考核更缺乏相应规范。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进行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湖南城市学院把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改革作为推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杠杆,逐步对课程考核指标、方法、主体和尺度进行大胆改革。(1)课程考核指标明晰化,其中,基础能力课程注重英语和计算机操作等应用能力指标考核;专业能力课程注重运动处方制定、社会体育运行分析、运动人体解剖操作、专项理论与实践、辅项理论与实践、社会体育活动组织、运动防护与保健康复以及综合实践等指标考核;发展能力课程注重核心能力和职业拓展指标考核。(2)课程考核方法多样化,思想道德素质课程将社会活动参与作为考核指标,注重学生创新创业的社会价值取向;人文素养课程把论文(作品)发表和文体活动获奖与学分直接挂钩,注重学生创新创业的人文素养;专(辅)项术科课程和运动防护与保健康操作课程将考试与获得国家二级裁判员、营养师、体能训练师、按摩师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重视学生创新创业的核心素养。(3)课程考核主体多元化,外聘行业精英承担的理论课程和专业见习与实习等实践教学采用学校监管、外聘教师、见习和实习单位负责评定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直接认定具有合法资质培训机构的考核结果。(4)课程考核尺度灵活化,对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社会体育学概论、体育管理导论、锻炼心理学、体育公共关系学等专业理论课程实施“补考不及格需跟班重修”的严格考核尺度,引导学生切实注重创新创业的基础理论学习;对学生发表与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和参加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采用认同相关课程学分和毕业设计学分等灵活性考核尺度,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
3 个案的重要启示
唯物辩证法认为,共性和个性是辩证统一关系,世界上一切事物内部既有自己的个性,又包含着同类事物的共性。湖南城市学院的个案探索既具有自身个性,也触及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共性。如整合教育资源,聚焦学生的创新创业综合能力培养;强化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体育领域创新创业的前沿问题;着眼实践素养,注重学生创新创业的科学研究方法训练,这为全面修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进一步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重要启示。
3.1 聚焦行业动态,细化创新创业教育人才标准
以我国社会体育行业动态为导向,进一步细化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标准,不仅需要明确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中介培训、体育旅游等传统业态创新创业教育人才标准,而且需要探索体育传媒、体育会展、体育广告、体育影视等新兴业态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标准。
3.2 突出综合素养,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在全面执行我国体育学类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基础上,结合各自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优势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第一,强化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自主发展课程和和集中性实践课程的内在关联;第二,优化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时学分比例;第三,深化学校自主设置课程自由度的尝试与探索。
3.3 注重交叉融合,拓展创新创业教育校企合作
抓住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契机,进一步拓展创新创业教育校企合作。以金融、地产、建筑、交通、制造、信息等企业涉足体育领域产品和服务为切入点,探索“体育+科技”的创新创业教育;以可穿戴运动设备、运动健身指导技术装备、运动功能饮料、医养结合等产业链条初具规模为切入点,探索“体育+健康”的创新创业教育;以户外营地、徒步骑行、汽车露营、航空飞行、水上游艇等体育休闲为切入点,探索“体育+休闲”的创新创业教育。
3.4 强化实践探索,发挥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杠杆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中国创翼、创客中国、中国双创、创青春、“互联网+”等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活动,推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综合实践。在参赛内容方面,注重全民健身领域装备器材、新型体育服务技术以及“互联网+”产品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在参赛机制方面,加强竞赛成绩纳入创新创业课程考核评价以及评优评先;在参赛体系方面,立足校级比赛、冲刺省级比赛和力争国家级比赛。
参考文献:
[1] 明轩. 《世界高等教育宣言》概要[J]. 教育发展研究,1999(3):84-85.
[2] 曹胜利. 中国高校需要怎样的创新创业教育[N]. 中国教育报,2010-01-13(05).
[3] 丁雅诵. 一流本科 怎样建成[N]. 人民日报,2018-06-28(18).
[4] 张烁.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01).
[5] 岳昌君,邱文琪. 你的本科专业四年后会被淘汰吗[N]. 中国青年报,2019-04-22(06).
[6] 张烁. 全面提升高校创新能力[N]. 人民日报,2015-07-30(18).
[7] 袁靖宇.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若干问题[J]. 中国高教研究,2019(2):6-9.
[8] 于文谦,朱琰. 基于AHP-SWOT分析下非体育师范类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发展战略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3):6-11.
[9] 夏贵霞,舒宗礼,唐吉平. 我国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布局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7):104-108.
[10] 李如喜. 高校社會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 体育学刊,2014,21(3):88-90.
[11] 罗三桂,刘莉莉. 我国高校课程考核改革趋势分析[J]. 中国大学教学,2014(12):71-74.
[1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2019-04-01]. https://baike. baidu.
com/item/7276044.
[13] 刘贵芹.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 中国高等教育,2016(21):5-7.
[14]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上)[S]. 2018:77.
[15] 段文义. 我国普通高等师范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困境与发展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12):8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