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龙
设问是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而提出问题,引导和促进学生思考和自觉学习的一种教学手段。设问可以分为直问和曲问。直问,就是直截了当地问,直达问题的本质与目的;曲问,就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曲径通幽,往往通过层层设问的方式,达到设问的目的。
一、课堂设问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教学互动和师生交流
教学就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师”与“生”两个主体的互动,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不仅是知识的传递与接受,也是师生之间,教师、作者、学生之间感情的交流。恰当、有效地把握时机的课堂提问,能把师生之间对知识的认知和情感交流联系起来,活跃课堂气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通过设问,教师不仅传递了知识,也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更新教学方法,把握教学中的详与略。设问可以促进教学互动和师生交流、双方的相互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有利于引起学生注意力集中
学生长时间的集中学习,会消耗大量的精力和体力,引起疲劳,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特别是中职学校,学生文化课基础较差,对学习兴趣不深厚,特别是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因此如何提高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是中职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课题。设问有利于引起学生上课集中注意力,特别是当一些学生注意力长时间不集中时,教师可以通过点名的方式,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思维能力的提高又有利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而课堂设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语文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对学生不断地进行提问,学生为了回答问题,需要进行判断、概括、归纳、推理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学生需要对语言进行组织,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在教黄河浪写的《故乡的榕树》时,在导入新课时,可以对学生这样提问:“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故乡留下了你成长的每一步足迹,这些足迹刻印在故乡的每一条乡间小路上,刻印在故乡的每一条溪流里,刻印在故乡的每一棵树上,刻印在故乡的爸妈的手上、脸上、背上,点点滴滴,一情一景,都有你的故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故乡留给你最深的景物是什么?为什么?请大家说说。”这样不仅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引起学生对故乡的回忆,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课堂设问的策略
(一)设问应有思考价值
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不能太直,太容易回答,否则就失去了思考的价值,如问学生“对不对”“是不是”“能不能”等,提问太简单,学生直截了当地回答,根本不需要动太多的脑筋去思考问题,这种设问是没有价值的。设问一定要“跳一跳,够得着”,“跳一跳,够得着”就是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不是学生不加思索就能回答,而是要让学生经过一定的思考才能寻找到有关的答案;让学生“够得着”,就是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换句话说,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但又不能超出学生现有的实际水平,学生思考后应该能够回答得出来。如果问题超出了中职生的语文实际水平,“跳一跳”,也是“够不着”的,问题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二)设问要有预案
问题的提出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学情、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来确定的,其中一个最大的变数就是教师对学情的了解和掌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教师提出问题后,没人回答的现象,我们称之为教学“冷场”。为什么会出现“冷场”?就是教师对学情不了解,在备教案时没有根据学情的具体情况设置预案。如果教师对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设置问题,或者把一个问题根据难易程度,分解成几个问题,学生在回答过程中会出现哪些不同的答案也要有预案,并有相应的处置预案。如毕淑敏的《我很重要》中的一段话“当我说出‘我很重要这句话时,颈项后面掠过一阵战栗。我知道这是把自己的额头裸露在弓箭之下时,心灵极容易被别人的批判洞伤。”如果直接问“作者为什么会这样的感觉?”那么学生就会出现“冷场”的现象,因为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超出了中职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因此就需要教师将问题分解成几个问题进行启发,达到突破教学难点的作用:①请同学们说出表示谦虚的成语。学生肯定举出如谦虚谨慎、管见所及、谦谦君子、贱己贵人等。②问:这些说明了中国人怎样的道德评价标准?学生会回答:中国人讲究谦虚、低调。③请同学们举出跟下面俗语意思相近的一句话,“出头的檩子先烂”,同学会说“枪打出头鸟”,然后再问上述问题,学生就容易理解了:中国人讲究谦虚、低调、贬低自己,抬高别人,如果狂妄自大,目中無人,就容易遭到别人攻击。
(三)设问要把握时机
教师在教学前都有教案,在一般情况下,教师都会按照教案进行教学,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情况的变化随时调整教学策略,根据教学情况,现场设计一些问题,以调整或改善教与学的活动。如教刘心武的《十首足矣》,第一首是孟郊的《游子吟》,有学生说:“老师,这首诗我们早就学了,不就是讲父母对即将远游的儿子的不舍之情。”但是这首诗在本文中的内涵远不止这样,为了启发学生,笔者立刻把握时机,问:“中国有句话:父母在,不远游,那么远游的儿子对父母又是怎样的感情呢?”学生答:“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肯定也不离家,舍不得父母。”笔者趁机告诉学生要懂得感恩,感恩父母,感恩亲人,感恩老师,感恩在成长过程中付出帮助的所有人。这样,《游子吟》的意义就体现出来了。
三、课堂设问的技巧
(一)提纲挈领式设问
这种课堂设问是从课文的难点、重点、思路等方面,要求学生从回答问题的角度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从整体上把握、理解文章,从而达到“纲举目张”的作用,也就是说通过设问,把课文的“纲与领”提出来,促进学生注意,引起学生思考。如毕淑敏的《我很重要》,要求学生从亲情、友情、事业三个方面理解“我为什么很重要”,根据教学目的,笔者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①本文“我很重要”在文章中出现了几次?②文章反复出现“我很重要”,说明了什么?③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说明“我很重要”,请各举二例。④请你谈谈对“我很重要”的理解。
以上几个问题显示文章的线索,突出文章的重点,提出文章的难点,引起了学生深入的思考,提纲挈领式设问关键要问在“点子”上。
(二)从有疑处设问
中职生读文章,往往是应付式读书,有些学生在阅读时甚至是“一目十行”“蜻蜓点水”式的阅读,这样的阅读是不会对文章留下深刻印象的,更加体会不到文章真正的“妙处”,对文章的理解自然就不会深刻,甚至谈不上理解,因此,教师要在学生容易“有疑”的地方设问,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如史铁生的《合欢树》,文章共写了六件事:①十岁作文获奖,母亲的表白;②二十岁双腿残废,母亲求医问药;③我想写作,母亲借书;④三十岁时作文获奖,怀念母亲;⑤母亲悉心照料合欢树;⑥母亲去世后,我想看却不敢看合欢树。
这篇文章主要是写“我与母亲的故事”,却又反复写到“合欢树”,这些地方是学生在阅读时容易忽略的地方,却又是文章的重点和难点,因此筆者在这里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①文章共写了几件事?请同学概括出来。②本文的主旨是什么?③同学们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旨,可以给文章列出哪些标题?④作者为什么要以合欢树作为文章的题目?或者说合欢树在文章中有什么象征意义?以上几个问题对文章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引起学生深入地思考,也教给了学生读书的方法。
(三)正话反说式设问
正话反说就是教师知道正确的答案,却故意从反面提出一个错误的看法,让学生通过读书、质疑、探疑或讨论,寻求正确的看法。如《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中主人“良人”通过“乞祭食而餍足”,进而“骄其妻妾”,如何看待和评价“良人”是文章的重点。笔者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①“良”就是“好”,“良人”是一名男人,是一名汉子,作者把作品的主人公取名为“良人”,意在称赞“良人”是一个“好汉”,大家说“对不对”?②郑板桥说过“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是好汉。”请问“良人”符合郑板桥所说的“好汉”标准吗?③你们认为“良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呢?④“良人”这个人物形象对于今天的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
通过正话反说式设问,学生通过讨论、评价,一步一步地把“良人”的丑陋形象展示出来,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课堂设问的艺术多种多样,有待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与总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任何教学艺术都是教学实践的总结,也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发展。
责任编辑 陈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