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文虹
摘 要:散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部编版教材中占比之重,应当引起教师与学生的关注。然而出于散文自身的特点,会出现教师“不好教”、学生“学不会”的情况。针对这一现状,本文旨在分析当前初中语文散文教学的困境,在具体教例中对散文的有效教学进行探索,从“景”入手,融“情”代“感”,真正教会学生品悟散文之美,陶冶审美情趣,提高散文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 散文 融情代感 有效教学
读书犹如吃饭,有人喜欢小说这盘红烧肉,因为跌宕起伏的情节或天马行空的世界,使得这道菜分量足、口味重;有人喜欢诗歌这道珍馐,因为奇伟诡谲的语言或热情奔放的情感,使得这道菜味道独特、回味绵长,与这些“大餐”形成鲜明对比的“素菜”—传统散文,遵循着形散而神不散和恬淡抒情的原则,一直被人们当作清洗被酒肉腐蚀了肠胃的“健胃消食片”,地位可谓尴尬!
而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或因为学生涉世不深无法理解文章感情,或因为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当而无法诠释文章深意。
由于传统散文教学的知识点还停留在景与情、形与神等问题上,一直没有摆脱“风景”为形、“政治”为神的尴尬处境,仍然用“通过……反映……”等千篇一律的固定模式解析散文的内涵。教师在授课时常常以讲授为主,依据固有的教案或教学设计,一脉相承的传统解读,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进行封闭式教学,可以说,这种教学模式漠视了学生作为接受主体的审美经验和审美个性,也缺乏教师对“时代性”和“个性化”解读的融入,只是将一些模式化的理论硬性纳入学生的思维,给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套上了沉重的枷锁。所以要想改变学生对散文“说教”“枯燥”的偏见,应该从教学方面入手:教师应当在课堂上用科学的解读模式释放出散文的巨大魅力,教会学生阅读散文的方式,从而培养他们阅读和写作散文的兴趣,让学生真正领略语文之美和散文之美。
按照“美感=陌生感+熟悉感”的公式,小说、诗歌可以利用“陌生化”“典型化”等手法实现“陌生感”和“熟悉感”的审美,而散文的题材和叙述方式却使得它在这两个方面都不能跟其他体裁相媲美,那么,唯有靠“情”,散文才能充分展示它自身的魅力。而事实证明,好的散文是饱含深情的,读者一旦认识到这一点,主动用自己的感情迎接作者的感情,就相当是扼住了散文的“咽喉”:因此可以如此总结:散文美感=(陌生感+熟悉感)×读者感情融入。笔者认为,散文应从“景”“情”“感”三个层次进行欣赏,即以散文的形式—“景”入手,融入主观之“情”,进而代入个性之“感”,从而品悟散文之“美”。
以教材中周国平的《家》这篇文章为例,试用这个理论进行解析。
一、以“景”入手感受散文之美
景物的刻画是散文最外在的元素,也是继续往深层次解读散文的基础。《家》的开头部分,作者直指人生就如同在时光的河流上“漂泊”,即给人一种漂泊无依的孤独寂寞之感。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三个用来比喻家的具体物象,即“船”“港湾”和“岸”。以船为家,看似动荡不安,但作者绘出了夕阳炊烟中渔民们的温馨之景:“南方水乡,我在湖上荡舟。迎面驶来一只渔船,船上炊烟袅袅。当船靠近时,我闻到了饭菜的香味,听到了孩子的嬉笑。……可是,我亲眼看到渔民们安之若素,举止泰然,而船虽小,食住器具,一应俱全,也确实是个家。”袅袅炊烟与饭菜香气缭绕着属于家的温馨气息,以及孩子们的欢笑声,渔民们习以为常的举止,一切无不预示着在人生之河中,船不仅是我们渡河的工具,更是我们的依靠,如同家一般。继而写到家又是温暖的港湾:“一旦海平线上出现港口朦胧的影子,寂寞已久的心会跳得多么欢快。如果没有一片港湾在等待着拥抱我们……”,港湾是船的归属,“征帆纷纷归来,港湾里灯火摇曳,人声喧哗……”,此时虽有嘈杂喧嚣,但相比茫茫无际、凶险如斯的大海,港湾也显得如此宁静安逸,这就是家的感觉。通过对“景”和“物”把握,慢慢引导学生感知,当作者从“船”写到“港湾”最后写到“岸”时,关于家的感觉越来越令人依赖、令人觉得安稳。倦鸟思巢,落叶归根,无论我们此生漂泊于何处,终要有一个像岸一样扎实稳固的家,以栖息疲累的灵魂。
二、以“情”相融咀嚼散文之美
如果说事与景是散文的外在元素,我们就要引领学生善于从表面上的一个个文字生发开去,层层解读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在作者对一个个像家一样的意象的形象描绘中,我们很容易让学生领会文字饱含的深意:“这是一只小小的船,却要载我们穿过多么漫长的岁月。”尽管家再小,但温馨和安乐会使漂泊的人不再感到陌生、不再感到恐慌。“可不是吗,家太平凡了,再温馨的家也难免有俗务琐事、闲言碎语乃至小吵小闹。”在任何一个漂泊者的心里,家是提供停泊、休憩的地方。这个时候要引导学生,不排除美丽的帆影下会传出琐屑的噪音,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此刻就更需要我们抓紧生活的双桨,同舟共济,才能体会到家的真正含义。文章中作者再举《荷马史诗》中的英雄奥德修斯的例子,也正是作者想告诉我们:外面的世界再精彩,怎有除夕夜赶到家里那一碗饺子好吃?外面的花朵再漂亮,哪有病床前那一声问候实在?“如果灵魂不死,我们在天堂里仍将怀念留在尘世的这个家。”作者用脉脉深情的文字,一字一句抒发着他对家的无比热爱与眷恋,只要教师引导学生用心体会,必能醉心于其中。
三、以“感”代入延伸散文之美
任何文章都有写作目的。理解文章的创作目的,是学生读懂文章的关键,这一点于散文而言,就是要搞清楚作者的“所感”。《家》中作者的感情和体会是复杂的,它借由一个引子和三个小标题,层层递进地阐释了对家的认识和思考,抒发了作者对家的眷恋和热爱,进而挖掘家在人生中的意义和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漂泊无依之时,夜深人静之时,哪一颗寂寞的心灯不需要温暖来点亮?对于沙漠苦旅的人来说,远方的绿洲是渴望;对于远航大海的人来说,船的收容是温馨,港口的影子是安慰,而彼岸家人的笑容和等待是永远的归宿。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关于“家”的体会,或者静下心来想一想,当外界的风雨把我们击打得遍体鳞伤,那曾经的唠唠叨叨与打打闹闹,不也是安慰我们灵魂的人间乐曲吗?但世上仍有这么多远走海外不归的人,不论是无家可归,還是有家不能归,亦或有家不愿归,在周国平的笔下,这是另类的极其骄傲而又荒凉的灵魂,他并没有显而易见地告诉他们应如何做,而是让文字在潜移默化中使我们了悟:倦鸟归巢、落叶归根,他们的潜意识中不是没有家和故土的影子。自以为清高不愿成家,或者因为过度自卑不想成家,或者因为害怕再受伤害而不敢成家,这样的人无法很好地理解“家”的含义。因此,家是我们登临人世的起步之岸,也是我们告别现实人生的离别之岸。而在此时,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对于家的情感不单单是停留于热爱和眷恋,而是已经成为了一种信仰。
其实这种“感受”的把握就是我们常常提到的散文中的“神”,“神”是一篇散文的灵魂,而体悟散文的“神”是理解、感悟、鉴赏散文内涵的关键。因此,在散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散文之“神”的传达,但这不是能够不费吹灰之力就能“灌输”进学生脑中的,而是要在引导学生融入自己的情、代入自己的感受之后,真正与文章中的作者产生联结,读懂内蕴,感受散文之美,甚至能延伸与创造。
通过“景”“情”“感”三个层面的层层挖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试图将作者隐藏在文字之内的东西清晰地呈现出来,以此来实现对散文的品读和教学目标。除此之外,激发兴趣,反复诵读对于体悟一篇散文之美也是至关重要的。散文就像一杯作者以自身的人生经验和历练酿成的美酒,品悟散文,也如同在喝酒,越是慢酌、细品,就越能体会美的滋味,得到美的享受和启发,甚至发现美的外延。例如,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背影》中刻画父亲背影的片段,细致入微的动作与神态如同电影的慢镜头,那么,深沉而伟大的父爱不必言说就深藏在读者心中了。
散文外在形式多种多样,因此散文教学无定法,但作为语文教师,要能抓住散文之“神”,从景、情、感三方面入手,不仅要让学生感受散文真正之“美”,也要让学生真正体悟散文之“美”。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不断创新教学理念,用多元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激活学生审美的思维,从而让学生真正感受、咀嚼与品悟散文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
[2] 徐治平《散文美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
[3] 徐志湄《散文情感美教学思考与实践》,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4] 崔林歆《层层推进 丝丝入扣—初中语文现代散文板块教学模式初探》,《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年第11期。
[5] 欧茂华《初中语文现代散文教学优化策略初探》,《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年第7期。
[6] 黄悦《初中散文教学的思考》,《文学教育》2015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