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姜夔自然含蓄的诗歌风格及其成因

2020-03-02 02:22王志文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期
关键词:姜夔诗歌

摘  要:姜夔作为南宋著名文学家,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不仅仅体现在他的词作上,还体现在他的诗作上。他的诗歌多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和使用丰富的意象,形成了自然含蓄的艺术风格,其自然含蓄诗风的形成源自于姜夔诗学思想的引导以及晚唐诗风的影响。

关键词:姜夔;诗歌;诗学思想

作者简介:王志文(1996-),男,汉族,江苏淮安人,伊犁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學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2-0-02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人,南宋著名文学家、音乐家。在南宋文学史甚至于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姜夔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很多人看来,他的这种地位主要体现在他在词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但是我们不能就此而得出姜夔的成就就只体现在词的创作上。本文将从姜夔诗歌的抒情方式及意象选择的角度来论证其诗歌具有自然含蓄的风格,并探究姜夔自然含蓄诗歌风格的形成原因。

一、姜夔自然含蓄诗风的体现

(一)抒情方式

姜夔在诗歌创作中多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

首先,他善于使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将个人的情感蕴含在一系列自然景观中,使他的古体诗自然流畅而不圆滑,律诗和绝句精致又不显得雕琢,比如《除夜自石湖归苕溪》之一:

细草穿沙雪半销,吴宫烟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1]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除夕归途中的一幕,展示了冬天将要过去春天即将来临的画面。第一句话写在路堤上的美丽风景,“雪半销”显示了早春的信息,因此可以看到路堤上的细草,又因为是细草,所以草的长势才是“穿”,用朴实无华的语言真实地描写出草的状态,点出季节特征,也展现出了草的生机勃勃。第二句虽然写的是眼前的自然之景, 表达的却是作者的主观感觉,这两个句子巧妙地结合了诗人的主观歌词和客观描写,并且在表达感情方面极其微妙而且层次分明。整首诗中使用的意象大多是常见的自然场景,语言简单朴实,但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态度,可谓十分自然含蓄了。

其次,姜夔还擅长借古讽今,比如他的咏史抒怀诗《姑苏怀古》:

夜暗归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

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2]

姜夔十几岁的时候,目睹了江淮地区当地的生产凋敝,风景凄凉。 他曾经感慨过“徘徊望神州,沉叹英雄寡”。 在这首诗中,过去的怨恨和忧虑已经变成了淡淡的惆怅,有种若有所失的感觉。在前两个句子中,作者写下了晚云,白鹭和灿烂的星星以及巍然的山川,似乎与诗的主题没有什么联系,但正是前两句描绘出的夜景衬托出了下一句“怅望苏台柳”的苦涩与无奈,通过姑苏不变的夜景和人事的变化形成对比,用来讽刺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画面十分自然优雅,通过借古讽今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对于当今朝廷不满的情绪,这也体现出了姜夔诗歌自然含蓄的特点。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姜夔的诗歌在抒情方式上经常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其中,借景抒情、咏史抒怀等手法的使用均能体现出其诗歌具有自然含蓄的风格。他的诗歌不仅读起来自然酣畅,画面感十足,而且在细细品味后不难体会出作者在简练的语言中寄托的丰富的感情,这也正是姜夔自然含蓄的诗风的体现。

(二)意象选择

姜夔对于意象的选择也体现出其诗歌自然含蓄的特点。

姜夔的江湖游历经验丰富,使他的作品与自然风光联系更加紧密,他的作品都与他熟悉的风光有关,自然景色的美往往更能引发他的诗兴。比如姜夔一首咏物的七绝《雁图》:

万里晴沙夕照西,此心唯有断云知。

年年数尽秋风字,想尽江南摇落时。[3]

面对一幅内容是大雁飞行的画,这位诗人产生了联想并写了一首表达他思念的诗。其中一人是在“万里晴沙”的北部,思念的另一方却在长江以南,相思的感觉只能通过断云才能知晓,他们之间的距离使双方每年只能数数秋风中的大雁,想着江南的落叶。这两个“尽”字充满了绝望,因为他们可能在余生中都无法看到对方。诗中前两句直接列出了“万里晴沙”、“断云”两个意象,写出了主人公所处地带的荒凉,更突出了其心中连绵不绝的愁思,读起来不禁使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整首诗意象是一个又一个,充满了深刻的含义,语言微妙自然,意境深厚,风格委婉,艺术成就极高。

姜夔不仅善于利用自然意象来抒情,同时他的诗中也经常使用多种人文意象来抒情或构境。

人文意象通常指一些除了本身意义之外还具有升华意义和叠加意义的意象。比如“柳”这个意象,在古代因为和“留”谐音,因此诗人们往往通过杨柳来表达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以此来抒发离愁别绪,比如“别路恐无青柳折”(《送李万顷》)。此外,他作品中的“柳树”有时还暗指合肥往事,比如像“西风门巷柳萧萧”(《送范仲袖往合肥三首》)[4]。姜夔在他的诗中通过使用“柳”这个简单的意象来表达自己丰富的情感,使得他的诗语言上读起来简朴而又自然,情感表达上达到了含蓄而又委婉的境界。

综上分析可见,姜夔对于诗歌意象的使用的能力十分出色。在自然意象的选择上,姜夔擅长直接使用大自然中常见的意象,通过借景抒情或者借物抒情的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为自己表达感情埋下伏笔,使整首诗的境界得到升华。而在人文意象的使用方面,姜夔也经常使用多种富含深意的意象来暗示自己的思想感情。许多意象看起来简单,但是结合全篇诗歌以及他的生平经历来看,都饱含深层次的意义,无一不有力地突显出了诗歌的主题。多种意象的使用使得姜夔的诗读起来自然畅快似不加修饰,但简单的词汇中蕴含着无限的感情,十分耐人寻味,可以说这是其诗歌自然含蓄的风格有力的体现。

二、姜夔自然含蓄诗风的形成原因

(一)姜夔诗学思想的影响

姜夔的诗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诗歌理论著作《白石道人诗说》中,他提出了四种“高妙”说:“诗有四种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碍而实通,曰理高妙;出事意外,曰意高妙;写出幽微,如清潭见底,曰想高妙;非奇非怪,剥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5]这四种高妙之处实际上是指诗歌的基本创作技巧,前三个实际上是意境的创造,可以仔细地思考而得来,而姜夔真正追求的是自然的意境。其次,姜夔在《白石道人诗说》中写道:“语贵含蓄。东坡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山谷尤谨於此。清庙之瑟,一唱三叹,远矣哉!後之学诗者,可不务乎?若句中无馀字,篇中无长语,非善之善者也;句中有馀味,篇中有馀意,善之善者也。”[6]这段话进一步论述了在诗歌创作的过程中,不但个别的词句要做到含蓄,对于整体诗篇而言,含蓄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二者兼得的诗才能被称为好诗。

综上所述,可见姜夔的诗学思想对其诗歌自然含蓄的风格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对自然含蓄诗歌风格的追求,是姜夔重视诗歌艺术创作和诗歌审美特征的体现。

(二)晚唐诗风的影响

晚唐时期,由于甘露之变,导致宦官掌控政权,士大夫阶级忙于党争,潘镇割据势力对抗朝廷,文人通往权力中心的道路变得更加狭窄。因此笼罩在文人心头的大多是失望与沮丧的情绪。在这种时代氛围中文人们更多的是在对历史的回忆中发出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在对自然的眷恋中表达对人情世故的厌倦,在对爱情的感怀中寻求自身心灵的安慰。也正是由此,晚唐诗人的作品大多呈现出自然含蓄、借古讽今、消极厌世的特点。比如杜牧的:“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还有李商隐的:“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淮》)。

针对江西诗派过度模拟的弊病,姜夔提倡创新。他通过追求自然高妙之境,标举格高韵胜来针对江西末流的生涩坚硬、奇崛拗峭、斗滥夸多的风气。在具有独创性的诗歌理论后,他努力地将其贯彻到自己的创作中,借鉴晚唐诗人的创作风格,力图以晚唐诗风融入到江西中从而补救江西之不足,这主要体现在他的绝句尤其是七绝中。纵观晚唐时期的诗坛,姜夔的诗与杜牧的诗尤其是七绝,有许多相似之处。杜牧的七绝脍炙人口,写景生动,语言清新自然,情调独特。姜夔的七绝同样也具有清新优雅的风格,有自然而清新的语言以及优雅的格调。例如他们的这两首七绝:

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清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倚江楼。

——杜牧《南陵道中》

溪上佳人看客舟,舟中行客思悠悠。

烟波渐远桥东去,犹见阑干一点愁。

——姜夔《过德清》其二

这两首诗都是情景交融的抒情诗,将自己与景物融为一体。两首诗选择的场景非常相似,都表达了羁旅行客有情而佳人无情的忧愁之感。就风格而言,它们都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且自然含蓄的风格。

可见,在南宋诗坛主流抨击江西诗派而催使诗人自辟新路的大环境下,姜夔自然含蓄的诗歌风格主要借鉴于晚唐诗风且受杜牧的影响较大。

三、总结

通过对姜夔诗歌的抒情方式和意象选择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其在抒情方式上大多使用间接抒情,他的自然含蓄的诗风在借景抒情、咏史怀古和因事缘情等手法的使用上得到了体现。对于诗歌意象的选择,姜夔在他的诗中不仅会使用大量自然意象来构境铺垫,还会使用合适的人文意象来委婉的抒发自己的感情。由于其生平经历比较豐富,他的意象往往富含多种暗喻,需要读者结合他的生平经历去深刻体会方才能够领悟其诗中的妙处,因此,他的诗歌在意象选择上也能体现出自然含蓄的特点。在讨论姜夔诗歌自然含蓄的风格的成因时,通过对于他诗学思想的探究,我们发现其诗学思想是其在创作中形成自然含蓄风格的关键。姜夔把“自然高妙”作为审美的最高境界。因此他在诗歌创作中将“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作为自己的追求,并贯彻于自己的诗歌创作中。除了姜夔自己诗学思想的影响,在当时南宋诗坛高举反江西诗派大旗的背景下,晚唐诗风对于姜夔的诗歌创作也具有“指明灯”般的作用,姜夔试图通过学习晚唐诗人自然含蓄、意味深远的创作风格来弥补江西诗派的不足。且其在创作中的确有明显的借鉴迹象,因此我们也不难看出,晚唐诗风对姜夔自然含蓄的诗歌风格的形成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姜夔的诗歌虽不及他的词有名气,但他自然含蓄的诗歌风格在南宋诗坛上可谓独树一帜,弥补了南宋诗坛因受江西诗派弊病影响的不足,为当时徘徊不定的南宋诗人指明了一条道路,对当时的南宋诗坛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

参考文献:

[1][2][3]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

[4]张晟.姜夔诗歌艺术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5][6]姜夔.白石道人诗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猜你喜欢
姜夔诗歌
南宋姜夔《白石诗说》诗法属性新探
诗歌不除外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对姜夔自度曲音乐本体的现代解读
众生皆苦,但朋友是甜的
陆明君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是光
诗歌岛·八面来风
姜夔,你咋这么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