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东的诗歌美学

2020-03-02 02:22周鑫薇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期
关键词:韩东口语

摘  要:韩东的诗学主张是回到诗歌本身——“诗到语言为止”,诗歌真实即经验真实。韩东用口语化的语言表達个体经验,彰显民间立场。

关键词:韩东;诗歌美学;口语;个体经验;民间立场

作者简介:周鑫薇(1995-),女,汉族,安徽安庆人,四川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小说。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2-0-02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韩东开始诗歌创作。学界一般将韩东归为继公刘、白桦等第一代诗人,以及北岛、舒婷等第二代朦胧诗人之后的“第三代诗人”。“第三代诗歌”崛起于高考恢复之后,以韩东、于坚等为代表的第三代诗人彼时都是青年大学生,由于无法获得主流诗歌圈的认可,作品很难公开发表,因此,早期“第三代诗人”的写作通常都是处于“地下”的状态,主要是以组织社团和创办民间刊物的方式进行。

《今天》和北岛是韩东诗歌之路的启蒙者,北岛开创性、异质性的美学实践给韩东带来了心神俱震的持久体验,也开启了其诗歌创作的模仿期和开创期。韩东诗歌的写作主题和创作手法都有“朦胧诗”的影子,韩东个人独特诗风的真正确立,是在《有关大雁塔》、《你见过大海》等发表的时候。在这些诗歌中,韩东没有采用当时流行的崇高话语,而是选择最普通的口语进行表达。口语化是第三代诗歌突出的语言特色和美学标志,表达了对生活的真实看法,也意味着对个人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摒弃。

在韩东的创作生涯中,其诗歌风格发生过两次转变。一次是1982年前后,以《有关大雁塔》、《你见过大海》等诗歌的发表为标志。它们以一种独特而孤绝的姿态登上文坛,以口语化的书写反抗朦胧诗的传统化和介入感。第二次转变则发生在90年代,相比于之前诗歌写作的个人化、经验化,这一时期的作品更加泛化,凝聚了人类普遍的经验感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带有先验色彩。

一、经验与想象:《有关大雁塔》与《大雁塔》

关于韩东的诗歌,很多读者是从“大雁塔”开始熟悉的,韩东作为“第三代诗”或“后朦胧诗”的标志性人物,已经逐渐符号化了,所谓“诗到语言为止”、“个人性”、“口语化”和“市民化”,这些标签与韩东紧密相连,“当年《有关大雁塔》发表以后,我的诗歌写作似乎再无意义。尽管我自认为诗越写越好,别人却不买账。由此我知道所谓‘代表作的有力和可怕。”

韩东的《有关大雁塔》写于杨炼的同题诗歌《大雁塔》之后,以一种淡泊而随意的气度解构了后者文化史诗式的话语方式。《有关大雁塔》的出现是对朦胧诗的一种反叛和颠覆。韩东将大雁塔作为一个普通的意向化对象进行审视,在对它的关照中,融进个人经验和生命体悟,而不是如杨炼一般过分抒情化,刻意为它平添文化内涵,人为地给大雁塔戴上历史的高帽。杨炼的《大雁塔》取意宏大,历史感和时空感强烈,文辞堆叠厚重。与之相比,韩东的写作则更轻盈短小、富有口语化特色 ,有学者认为,“韩东此处的‘口语,是悬置了历史、文化、政治‘三个世俗角色之后的诗歌语言,他悬置这一切,是要还原诗歌的某种他所信任的本质。”

当被问到“你为什么写作”这样大而抽象的问题时,韩东回答说:“问题还是具体一点好,这样可以首先甄别问题本身的真伪。习惯凌空蹈虚的作家大都想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他的上半身去,而使人们不去注意他那双脚所站立的地方。”此处“双脚所站立的地方”指的是韩东的诗歌美学,比起位于“上半身”、惹人注目的诗歌语言,诗歌美学才是一首诗的根本所在,是诗歌的来处。《有关大雁塔》给人的印象不应仅仅停留在“口语化”的层面,我们应该看到其口语化背后的诗歌美学诉求——即还原事物本来的真实面目,表达个人化的直接经验,使得诗成为诗本身,而不是政治、历史和文化等厚重语义的承载物。杨炼的《大雁塔》,凝聚了太多诗人对于政治、历史和文化等的主观想象,缺乏个人的真实经验,因而在艺术感上,不如韩东之作。

二、诗到语言为止:《有关大雁塔》删改前后

韩东热衷于修改自己的作品,他的很多诗再版时均有微调,比如《鸭先知》的末句,由原来的“一场添枝加叶的大火后/木炭在断壁上刻画先知”,改成了后来的“空中降下灰烬般的大雪”。有些则是题目的差异,如《妻子的拖鞋》改成了《拖鞋》,《老渔夫》改成了《海啊,海》。总体来说,后来的版本在感觉上往往更加平静、精敛,早先版本中的青春气息和抒情意味被有意识地隐藏和扼除。

《有关大雁塔》原诗共三节,发表时删除了第二节,韩东自己也承认初稿“存在着某种趣味上的混杂”,删除了第二节对“大雁塔”旧事的回忆,“此举是关键性的成功”。

在删去第二节后,整首诗的内容变得更加连贯和紧凑,避免了枝蔓段落对诗歌语义表达的伤害。中国古代文论强调“言有尽而意无穷”,说的是语言精练的妙处,国画中的留白也是这个原理,有的时候,水满则溢、物极必反,诗歌语言太过具体详尽,反而会有损美感。韩东主张“诗到语言为止”,提倡口语化写作,反对华丽堆叠的辞藻。这也便是他为何常常会会悔其所作、不断修改作品的原因了。

然而,韩东并非是把诗歌写作与日常口语划等号,而是把口语作为发源地,从中汲取营养。口语给予韩东创作语感,语感对于诗人来说尤为重要,柏拉图的“灵感说”与语感有类似的地方,二者都有一种去理智的现场感,难以言喻。语感之轻盈,正如一根漂浮于半空中的羽毛,不经意间划过脸庞,如有神灵抚摸,灵感于是喷薄而出,使写作者获得顺畅。

三、断裂:民间立场与诗歌本质

1998年,朱文制作了一套问卷,不久,这套问卷及参与者的答案以“断裂:一份问卷与五十六份答案”为名在《北京文学》上发表。参与者有韩东、张新颖、翟永明、林白等等。涉及到的问题诸如:“你认为中国当代作家中有谁对你产生过或者正在产生着不可忽略的影响?”以及“你认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对你的写作有无重大意义?”韩东作为发起人之一,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为了与主流文学秩序抗衡,章明他及同道的态度和立场。韩东其人,向来与官方文学场域保持着距离,政治在他看来是世俗的,与文学无关紧要,文化政治亦是如此。

所谓“断裂”,意思是与传统绝断,特别是建国以来的文学源流。韩东这一代作家的文学神经是被翻译小说触动的,虽然30年代的作家也深受西方文艺的影响,但不同的是,他们也同时受过良好的传统文化熏陶,然而韩东这一代的作家却没有受过,因而也就显得无所畏惧。无论是对朦胧诗的反诘,还是略显激烈的“断裂”行为,都显示出这一代人的果敢与勇气。

但是,光有“断裂”是不够的,韩东们若想在文坛立足,始終得有一块地皮。他们的地皮就是民间——与官方相抗衡、具有丰富能产性和包容性的民间。

在韩东看来,文学的本质是创造、美和真实,“我们所继承的乃是革命、创造和艺术的传统。和我们的写作实践有比照关系的是早期的‘今天‘他们的民间立场,真实的王小波,不为人知的胡宽、于小韦,不幸的食指,以及天才的马原,而绝不是王蒙、刘心武、贾平凹、韩少功、张炜、莫言、王朔、刘震云、余华、舒婷以及所谓的伤痕文学、寻根文学和先锋文学。”与主流意识相抗衡的民间更具独立意识和创造精神,民间立场不仅抵制官方权力话语,也反抗西方话语优势。只有拒绝一切形式的附庸和奴役,实现真正的独立思考和自由创造,方能进入“现实存在艺术创作”的真实之境。因而,平民及其生活才是韩东诗歌的主要描绘对象,第一代和第二代诗歌中流行的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元素集体失踪,取而代之的是用最浅易平白的语言将普通民众的生活诉诸纸上。《有关大雁塔》即是如此,它反映的是最为普遍、世俗的体验,其中蕴含着的是平民精神。这种凸显个体生命的具体性的民间立场,是韩东一以贯之的诗歌美学。

结语:

韩东为反诘杨炼的《大雁塔》而作的《有关大雁塔》,无论是语言上对口语的靠近、对个体经验的表达、还是其内部隐含的民间立场,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诗人的责任感只是审美上的。以韩东为代表的第三代诗人通过生活化的写作,向此前繁复的知识分子写作和英雄理想展开攻讦。韩东作为第三代诗人中的突出代表,以其诗歌美学实践推动了朦胧诗之后中国当代诗歌的风格转变。

参考文献:

[1]韩东.有关《有关大雁塔》[M].韩东散文.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8:156.

[2]朱文.断裂:一份问卷和五十六份答卷[J].北京文学,1998,(10):60.

[3]姜飞.韩东:诗的现象学和现象学的诗[J].现代语文,2010,(11):42.

[4]何同彬.韩东研究资料[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245.

猜你喜欢
韩东口语
一匹马
可爱的叙事者——读韩东短篇小说《素素与李芸》
口语步步高:乐说节假日
酒中的口语诗
重新做人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落后的家乡
迷信的老爸
父亲的命根子
口语对对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