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90后作家郑在欢的小说大多荒诞而怪异,故事的内容大都取材于他的家乡驻马店。他用富有黑色幽默的语言描写家乡的人、事、物、景,故事主要以人物对话和场景转换来支撑。本文重点解读他的短篇小说《驻马店女孩》,从叙事视角、叙事语言和叙事色彩三个方面分析影像叙事手法在郑在欢小说创作中的运用,探讨小说运用影视叙事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郑在欢;叙事视角;叙事语言;叙事色彩
作者简介:钱晖(1994-),女,汉族,安徽省宿州市人,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2018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2-0-01
在文学叙事和电影叙事的发展的过程中,文学也越来越多地借鉴与电影相似的叙事手法。外国作家乔伊斯及菲茨杰拉德都曾表示过他们在小说的叙事中受到了一些电影叙事方面的影响,中国作家如严歌苓、刘震云、王安忆等人的作品也有影像叙事的特征。“叙事性是连接小说和电影最坚固的中介,文字和视觉语言最具有相互渗透性的倾向。”由此看来,小说影像叙事可以说是用影像艺术的内在技巧或影像思维来讲述小说故事。
郑在欢最开始发表的都与电影方面有关的文章,现在在北京从事关于影视方面的工作,这样的经历或多或少对他的小说创作有一些影响。《驻马店女孩》是他2016年发表的作品,阅读这篇小说与观看电影的体验非常相似,因为其文本中充斥着对白式的语句、蒙太奇画面的大量拼贴以及充满画面感的语言。本文意在探讨小说运用影视叙事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郑在欢的小说大多都使用第一人称叙事,然而小说的叙事者“我”并非都是故事的一号主人公,有时也是以参与者身份出现。比如《驻马店女孩》就使用第一人称“我”的视角讲述故事。“我”在驻马店街头遇见一个女孩,在女孩的引诱下跟她走进她的美甲店,并且喝下她冲的红茶,“我”通过与女孩的对话,了解到女孩曾与“坏人”有过一段疯狂的爱情,“我”被这个故事打动,并且为了听完这个故事愿意喝下她下的毒药。小说中的第一人称叙事如同电影中“摄影机-眼睛”的视点效果,其中的“我”可以看作摄影机背后存在的叙述者,主导着小说情节的发展。比如在《驻马店女孩》中,关于“坏人”和女孩之间的爱情故事是“我”这个视角的盲区,“我”无法获知他们俩的过往,因此小说接下来如何发展就成为悬念,这一悬念最后由故事的主人公即驻马店女孩讲述出来,才终于解开。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不仅推动了小说的发展,还产生了电影叙事中悬念的效果,因此富有浓郁的影视化色彩。
在《驻马店女孩》这篇小说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对白式叙事语言, 对白的运用强化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及性格塑造。开头的对白式语言简单勾勒出了我以及驻马店女孩的形象,我是一个漫无目的、看起来无所事事的青年,而女孩是有备而来的,随时准备捕获猎手的,并且很懂说话技巧的人,我同意跟着她去往她的店里,也说明女孩是一个很有魅力的人。这段对白极具画面感,非常容易将读者带进故事中去。小说中的对白还细致地烘托了人物的情绪和场景的气氛,借由对白将内心的情绪放大并投射到言语行为中来。
小說的结尾又是一段“我”与驻马店女孩的对白,这时的我未得到女孩的身体,但仍被女孩讲的故事所吸引,甘愿留在这间破旧的美甲店,饮下一杯毒药。“我”甘愿留下来的原因不是因为已经错过火车,而是要听完女孩的故事,并且表现得果断而坚定。这时的女孩正在从“我”就是“坏人”的错觉中清醒过来,内心充满了悲伤,并且觉得这个和“坏人”很像的男孩马上就要一走了之了,从中可以感受到女孩的失落与不舍。小说的结局像极一部文艺电影,两个短暂相逢的青年男女,怀着不同的目的接近对方,最后在女孩还未讲述完的故事里无疾而终。
此外,色彩是《驻马店女孩》这篇小说中关键的元素。少量的白色和大片的红色加强了小说的影像化效果。比如“她进屋忙活,我陷在沙发里打量这间小店。褐色的地板上立着朱红货架,朱红货架上胡乱放着几瓶粉红指甲油,在对面水红色墙壁上,挂着一幅很大的海报,上面只有一粒红得发黑的指甲。”作者不惜笔墨地写到美甲店的具体布置,其中货架、指甲油、墙壁)、都是红色的,也就是说,红色是这家美甲店的主体色调。在这里,红色具有浓厚的象征意蕴,它代表热烈、激情,也代表着女孩所追求的轰轰烈烈的爱情,同时也烘托着一种暧昧的氛围,并彰显了女孩在“坏人”离开后的焦虑和紧张。红色体现出女孩生活的单调和死寂沉沉,因为“他走之后,我撤掉所有白色,只剩下红色。”红色在不知不觉间吞噬了她的活力,就如同红茶吞噬白粉一样,最后“红茶还是红的,即使加入了那么多白色。”作者在运用色彩时,并不是单纯地把色彩堆积在一起,而是依据需要,恰到好处地选择色彩,并给读者带来视觉上的画面感。
郑在欢这篇影像化色彩浓厚的小说《驻马店女孩》,表现了“90后”一代宣泄孤独、忧伤的情绪,小说充满了感伤与无奈,驻马店女孩在失恋中不顾其他的独自的伤神,“我”为了一个故事,为了女孩的一句话果断喝下毒药。郑在欢运用影像叙事,写下标志着这一代的鲁莽冲动和不顾一切。他试图触摸着这个时代,但又时常感到一种无力感,最后通过影视化小说留下自己对这个时代茫然一瞥。
参考文献:
[1]陈犀禾.电影改编理论问题[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71.
[2]高捷. 菲茨杰拉德小说的影像叙事研究[D].浙江大学,2014:22
[3]郑在欢.驻马店女孩[J].青年作家,2016,(06):4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