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大的改变,当代大众审美趋势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大众在文学领域的审美趋势。所以以艺术生产理论为核心来阐述互联网时代下的艺术生产活动是怎样在运作中发挥作用,并深刻影响当代大众在整体娱乐化的前提下,将传统审美的各个要素全部消解掉的审美趋势的。
关键词:文本;作者;受众;大众审美
作者简介:王钟玉(1993.8-),女,汉族,四川省成都市人,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2-0-04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带来了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的改变,同时也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精神领域的改变。这种精神领域变化的剧烈程度绝不亚于物质上存在的巨变。它具体表现为精神创作活动的大批量生产和复制以及普罗大众世俗化的精神生活追求。这使得传统的审美原则不断地被新的审美标准所取代,而新的审美标准又以更快的速度被最新出现的审美标准所取代。所以,身处高速发展的时代“黑洞”中的大众人群有着怎样的审美趋势成为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将从文本、创作者和受众三个方面来讨论当代大众审美趋势。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指的文学也是指的广义上的文学,即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统称。本文中提到的文学生产活动皆指在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理论”的相关阐述——“即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历史背景下,艺术创造活动成为一种直接同资本交换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艺术家的身份是‘生产资本的‘生产劳动者,艺术和文学本身则变成了一个由生产到消费的流通过程。因此,艺术消费和艺术生产作为社会生产过程的两极,变得相辅相成,具有同一性。”[1]
第一章 正在消失的文本
一、“虚拟”文本
一直以来,文学能够被大规模“生产”出来,关键在于通过不断进步的科技手段让文本的可复制性大大增强,从最初纸张的发明到“古登堡星系”的出现,无不是利用这一原理将人类文明一次又一次推向高峰。而上个世纪开始出现并蓬勃发展至今的互联网,在加入到文学传播媒介这一群体之中的时候,继承并进一步加强了文学文本的可复制性,使文学文本得以在网络中快速传播,其传播速度呈现出几何级的增长,因此,文学的受众规模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正如鲍德里亚所说:“人们在物质满足后,继而追求精神满足,文化消费就成为一种普遍需要。”[2]
(一)“虚拟”文本的运作
这种传播方式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对文本进行复制,从根本上将笼罩在作者和作品身上的距离感抹平,因此,文学所具有的特殊性被削弱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在大众通过支付很少量的费用就可以享受无数文学作品,体验无数次文学审美的情况下,文学作品作为一种在社会上流通的商品也就变得越来越廉价。
另一方面,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传播媒介,它在复制文本的时候所采用的方式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通过把文字印刷在纸张上面,然后进行传播这种传统的方式了。它另辟蹊径地借用电子传输,在这个过程中,纸张是不存在的,整个文本都处于不可脱离电子屏幕的状态,即文本实际上是“虚拟”的。
(二)“虚拟”文本的影响
因为这种“虚拟”文本依托于计算机而存在,所以,它不需要费时护理,不需要占据生活空间就可以被永久地留存在计算机中随时供人翻阅。文本所承载的内容也就转变为了一种唾手可得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同样依托计算机技术就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快速被检索,相应的,受众也就只接受在这一文本中自己需要的那一部分。这样,原来的文本以最快的速度被肢解成了碎片。
伴随着互联网科技对信息的收集覆盖越来越广,被肢解的文本甚至多到了我们通过互联网查看到的各种各样的文本基本都只是原文本的一个“碎片”。一个文本的完整性就此被彻底打破。
二、“虚拟”文本下的大众心理
被碎片化处理过的“虚拟”文本对高速运作的当代社会有着极其强大的适应性。人们已经习惯于使用这种碎片化的文本精确、快速地满足各种各样的需求,人们可以毫不费力的通过携带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终端随身携带着海量的文本并随时进行查阅。这让大眾逐渐被无时无刻不存在文本和信息紧紧包裹起来,从而养成了碎片化阅读的习惯。
(一)失落的实体书
这种碎片化的阅读首先是指阅读的内容碎片化。当人们将阅读作为一种消遣的时候,所有篇幅巨大、内容严肃的文学作品都逐渐被读者毫不犹豫地抛开来。首先迎来寒潮的就是文学作品的出版,人们在习惯于“虚拟”文本后就不太能够接受实体图书的笨重和冗长。阅读实体书是如此的繁杂,以至于捧着书本读书已经成为一种不合时宜的行为。当人们依然想要阅读故事的时候,互联网快速地跟上了这种需求,网络小说应运而生。作家的创作从书桌转移到了计算机上,这大大缩短了从作家创作出作品到读者看到作品这一过程所花费的时间。作者的小说每更新一章,几秒钟之内就会有读者对新创作出来的内容进行阅读和评价。
(二)从网络小说到段子
然而,社会运作的速度从未停止,在快速的社会环境下,网络小说很快就因为作者的创作速度跟不上而被读者们抛弃。同时,在网上浏览杂文和散文就成了大众的新宠,新浪博客等诸多网络平台就是借此风潮才得以兴起的。阅读一篇文章根本不会占用读者多少时间,创作一篇文章也同样不会花费太长的时间。于是,白领、工人都有了进行文学创作的时间和精力,作家这一职业不再完全属于一种专门的职位,而是以兼职的方式大规模存在于普通大众之中。在各个社会阶层的人在文学创作这一平台上竞争的过程中,便有如韩寒这类兼职的作家脱颖而出。他的成功基本可以看作是大众当时对杂文和散文的一种审美标准。
杂文与散文的风头也很快就过去了,人们很快便被更短小精干的另一种文学形式——段子,吸引住了目光。字数普遍低于500字的段子可以用来反讽,可以用来抒情,甚至可以用来创作小说。它不仅大大缩短了阅读和创作的时间且适用于任何一种题材,只要生活中灵光一现就可以编写一个段子发表在网络上。另一方面,它对作者的文笔和文学修养几乎没有什么要求,人人都可以创作段子。由此,文本基本走向了萎缩。
三、图像的回归
综上可以看出,在互联网上的大众是在越来越追求更少的阅读时间,更短的文本,更丰富的信息量以及更大的趣味性。这种需求马上就得到了回应,从很早以前就大行其道的“颜文字”到近几年火起来的“表情包”,无一不显示出大众的审美口味已经开始转向,图像——远古先民用来记录信息的主要方式,正在回归到当代大众的视野中。
(一)图像与艺术品的差异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图像与通过艺术创作诞生的艺术品有着本质上的不同。首先,它的素材不是现实中的山水人物,而是网络中流传的音像资料以及一些漫画,甚至是文字字符的某一个部分。其次,它的创作者往往并不具备艺术创作的条件。创作者们是抱着娱乐而不是表达的态度在运用计算机对素材进行加工改造,使之满足不需要文本就能传达出丰富的信息量的程度。同时,这种图像所取悦的受众也并不将其看做是一种艺术品,这种图像不受知识产权的保护,它被当作一种工具在使用,只要在人群中大量广泛的流传,只要有更多的人通过一张图像来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那么,它就成功了。
(二)图像消灭了文本
在图像的回归中,文本基本成功地被大众消灭了。而图像在互联网时代大放异彩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图像把人类交流中最重要的部分:表情加入到了信息传播的行列。但因为图像只能展示一个凝固的画面,所以这种图像往往表达的信息都是片段化,且不精确的,甚至只能表达出一个人一瞬间的感受。单个的这种图像可能因为其缺乏精确性而不被称之为文学,但如果将这种图像有意识地连在一起,它就能展示出一种惊人的叙事性和强大的抒情功能,并在互联网上受到大众的一致追捧。
“我们就必须承认:当今社会的世俗化过程及其文化伴生物——世俗文化,具有正面意义。”[3]正是由于这些大众文化的创造品,才让人感觉到大众文化惊人的潜力。
第二章 群体的创作
一、同人创作
当代艺术生產活动通过绝对的效率将作者、作品和读者三方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随着作者、作品、读者之间的距离被压缩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在当代社会中,作者可以与读者就作品进行公开而激烈的争论,大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任意一种对作品的阐释。这又催生出一种新的创作模式——同人创作。
同人一词来自日语的“どうじん”,也有人认为来自中国。原指有着相同志向的人们、同好。作为宅文化的用词,它也指由漫画、游戏、小说、影视等作品甚至现实里已知的人物、设定衍生出来的文章及其他如图片影音游戏等。最重要的是,这种二次创作的作者不是原作品的创作者。
这就表示,作者在创作出自己的作品之后,“不是以其作品为从属的主体”[4],很有可能会丧失对其作品的最终解释权,并沦为其作品的附庸。而作品本身则不再是一个凝固的文本,它将在大众读者们的笔下不断地流转中延续其生命,并最终被大众打造成一个永远不会结束的“怪物”、“是一片没有自调系统的无形态物”[5]。
二、身份不明的作者
在互联网时代,文本的快速复制不仅造就了“虚拟”的作品,同时还将文学作品钉上了越来越牢靠,越来越显眼的商品标签。文学作品从创作到传播再到最终被接受的过程一方面可以看做是艺术欣赏的完整行为过程,另一方面,也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商品在资本市场上流通的全过程。在文学传播的双重含义之下,作为文学创作的源头的作者和作为文学创作终端的读者也不得不承受“双重身份”。
(一)原作品的多个拥有者
对于作者而言,一方面,他是文学作品的创造者,因而他拥有作品的知识产权这一事实被社会和大众广泛接受和认可。但另一方面,他作为一种商品的生产人和发明者,在写完作品之后还需要将作品移交给出版社,经出版社编辑的订正与校对再移交给印刷厂。由印刷厂来承担作品的印制工作,最后再由印刷厂分批地移交给图书销售终端,并最终被消费者购买回家。也就是说,分别有四个部门在图书被卖出去之前对图书这一产品付出了劳动力并产生了价值。就像任何一种商品一样,我们可以说作者、出版社、印刷厂、书店这四个部门都共同拥有这一文学作品。从这个角度看,实际上只有作者最初完成的那一部文本才是完全属于作者的。如果说作者的定义在这一阶段已将开始模糊了,那么当文学传播进入网络时代时,作者这一身份的定位已经被进一步模糊化了。
(二)二次创作的作者们
网络能够将全世界大部分人联系在一起本身就意味着一位作者将在作品这一平台与规模巨大的读者面对面站在一起,读者和作者拥有了平等的,甚至是同时发声的权利。当读者以消费者的身份购买图书并进行阅读的时候,读者可以像使用一件商品一样去使用文学作品。除了发表各式各样的文学评论,同人创作的模式显然更吸引大众的喜爱。
通过借用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故事背景等元素通过读者自己的想象对原作品进行续写,改写,甚至是将人物放到自己虚构的故事里,或者借用故事背景去写自己创作的人物等层出不穷的花样“唤醒以往的阅读记忆”[6]。
这些创作同人作品的人既是忠实的读者,又不能说是完整的作家。他们粉碎了作者和读者之间泾渭分明的那堵墙,且一直躲在原作品的那层薄薄的纱幔后面向读者宣读自己的故事。他们这些身份不明的作家将原作品从过去带到了现在,既是原作品的第二个母亲,又是原作品的毁灭者。
三、怪异的形象
因为存在大量身份不明的作家,所以当他们通过互联网等各种各样的媒介创作出许许多多的同人作品并成功招揽了一批又一批的读者时,同人作品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成为吸引读者注意力的法宝。
(一)模仿原作品中的形象
首先,同人作品的特殊性表现在其来源于其他作家的作品。这就是说,在同人作品还没有被创作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一部分读者群,甚至是在原作品读者群的强烈要求下产生的。比如《神探夏洛克》,其导演本身就是《福尔摩斯探案集》的狂热粉丝,因此他重塑的福尔摩斯和华生医生都和原著人物形象十分贴合,他为其在二十一世纪设置的案件也与原作品有一定程度的呼应,所以吸引了绝大部分原作品的忠实读者。
(二)背叛原作品中的形象
另一方面,导演对原作品中的大反派莫里亚蒂教授形象的塑造就显得十分新颖。他跳出了原作品中莫里亚帝教授邪恶优雅的形象,转而塑造了一个有点娘娘腔和神经质的同性恋者作为大反派。这正是同人创作的第二个特殊性,即人物的形象不再属于原作者一人,而是属于同人作品的作者。同人作品的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理解将原作品中的各种形象进行改写。这种赋予自己所喜爱的形象以不同内涵的兴奋感促成了一个又一个似曾相识又决然不同的新人物形象。当大众心中的“一千个哈姆雷特”变成了文本上的“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时候,寻找认同感的欲望和交流的渴望将大众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完全地引向了另一个世界。
这个同人作品的世界是由原作者和同人作品的作者一起创造出来的。在这里,风度翩翩的达西先生经常会展露出狂野的一面,卡西莫多在某个角度下看起来也十分英俊。这些同人作品中所赋予的新形象通过无数大众的创作和追捧被加在了原作品的形象之上,最终成果就如同被拼凑起来的弗兰肯斯坦一样,怪异扭曲,但依然鲜活。
四、没有结局的故事
(一)改编
对故事本身的改编和续写也是同人创作的主流手段之一。比如电影《愤怒的小鸟》,这部电影完全借用了游戏《愤怒的小鸟》的全部人物外形和世界观架构。但其中的每一种小鸟的性格和特点都是由索尼影业自己创造出来的,整个故事的发展也都是对游戏的改编。
这种同人创作保留了原作品最吸引人的部分,同时将原作品的不足或省略掉的地方补充出来,让原作品在读者的心中更加真实,更加血肉丰满。所以不仅会受到一大批原作品读者的大力欢迎,还会通过添加进更多的素材而吸引到许多原本对原作品并不感兴趣的读者。
(二)续写
同样,续写也经常发生在同人作品的创作中,比如J.K.罗琳所创作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因为最后一章与倒数第二章之间的时间线相隔了十九年,而在最后一張出场的新人物又与主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悬念感和情节上的巨大留白促使大批读者不断的续写着哈利波特的故事,也吸引了全世界的粉丝乐此不疲的阅读此类作品。
如果说改写人物是一种对作品的自我表达,是有意将同人作品从原作品中剥离出来。那么改编和续写故事本身则有效地将同人与原作品贴合在一起。这两种同人创作以新中有旧,旧中有新的特点得到了大众的大力支持,折射出了大众的追求新奇又难以在海量信息中做出抉择的审美新特征。
第三章 娱乐至死
一、艺术生产活动与人的关系
艺术生产活动究其本质而言与社会其他生产活动并没有区别,而艺术生产活动生产出来的商品,最终都是提供给所有身处社会生产活动中的每一个人。所以大众审美趋势与社会生产活动下的人的特质有着直接且必然的联系。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认为“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征;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 [7]对于大众来说,劳动异化所带来的审美的异化正越来越明显。一方面是文学作品的大量被创造让其美的特性丧失,另一方面,审美主体的消解也让大众审美走向了“娱乐至死”。
二、泛滥的作品
艺术生产活动所产生的最直观的结果就是文学作品的全面商业化。正如马克思所言:“我们的时代是第一个日常食物开销和‘声誉销都被称为‘消费'的时代” [8]
文学作品作为一种商品想要不断盈利,就必须要通过整个行业的扩大再生产来获取更高的利润。这种行为促成了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得以出现在大众的面前。随着这种特殊商品的数量不断扩大并最终淹没了大众,大众对文学的审美经历了从最开始大量生产作品下对新生作品的满怀好奇,从而导致作品供不应求的情况,到后期面对数量太过庞大,种类太过多样化的作品无法全盘找收,更无法躲避开来的景象感到恐惧,从而导致作品供过于求的情况的整个过程。选择去接受哪一部分作品成为大众在文学审美前必须面对的问题。
这场选择中,出版商和读者都在面对压力。在如今社会整体追求放松娱乐的情况下,更有娱乐性和趣味性的作品被出版商和读者一次次的认可,形成一股娱乐化作品的洪流。这股洪流不仅不断地制定出更加娱乐,更加世俗的审美标准,其带来的信息日新月异的高速淘汰和更新,还给大众带来了一种无法消化也无法理解所接触到的信息的恐慌感。于是人们在对压力和思考的本能焦虑中,走向了更加轻松和简单地追求感官刺激的审美道路。
三、宣传“套路”
大众对娱乐化的作品需求日益增长,这种需求也会反作用于文学作品的创作。由于“受众对于媒介消息内容和形式的影响远大于后者对前者的影响”[9],文学的创作者想要在这样的文化市场中获利,就必须创作出相比起其他文学作品来说更加具有娱乐精神,更加能够带给读者放松和惬意感受的作品来。
这迫使文学创作这一活动从以展示世界为目的到以表达自我为目的,并最终转向以表达需求为目的,并形成一个以受众为主体的史上最庞大的文化市场。
文学作品不仅在审美价值上出现下滑。在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娱乐文化市场的时候,文学作品本身的好坏已经不再是销量所参考的最重要因素了。所有文学作品都不得不在文学传播的过程中使用更具趣味和娱乐性的手段来吸引读者。出版商想方设法挖空心思的去设计一些不一样的签售会,或者让作者在网上参与读者的问答活动,并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拼命卖弄机灵,以此来讨好读者。
剧情突然大反转,“三观尽毁”、“奇葩”等多种不仅娱乐化而且低俗化的作品被宣传的“套路”推到台前,这客观上进一步将大众审美推向了纯粹寻求刺激的道路。
结论:
马克思认为,审美的异化不仅在于美本身被大量制造,还在于审美主体的消散。大众本身作为审美主体,从其本身的所具有的特征性来看大众审美趋势就不难发现,大众审美主体地位在造成大众基本都在进行异化劳动的今天已经是一落千丈了。
首先,日益增长的生活压力迫使大众无法接受更长期更全面的审美教育的引导,所以没有办法依靠自己的努力有意识的提升自己的审美修养,以至于丧失了对审美的需求。其次,由于劳动剩余价值被剥夺,大众只能生活在一个偏于粗俗的很低层次的精神生活境界之中。这种生存的动物化和异化劳动所带来的劳动的工具化带来的就是大众精神的持续萎靡和沉沦。所以,能给大众带来生理性的欲望和快感的作品能够代替给大众带来美感的作品,成为当代大众逃避压力、填补空虚的方式。
其次,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社会发展极其迅速的今天,炫耀性消费渐渐成为大众消费的诸多选择之一。这种消费理念所带来的审美形式化趋势十分明显。大众在消费文学商品时往往通过购买包装最精致、销售最火爆的文本,并从购买这一过程中获得愉悦和陶醉,而作品本身的内容则被忽视,这就导致审美的内涵被实质性的掏空了。当审美的对象在大众眼只剩下空壳的时候,审美对象成为了大众对外显示其富裕高雅的一个符号而已。
可以看出,当代大众审美趋势整体来说,就是在全体娱乐化的前提下,将传统审美的各个要素全部消解掉,并将它们重新熔铸到一起的。伴随着这些要素一同消解的还有审美活动特殊性的外纱。可以预想得到,今后的大众审美将越来越深入到整个社会生活的底部,并在这一过程中积聚起自身的力量。所以,陶东风对大众文化与世俗化的态度:“优化它而不是拒斥或擁抱它,其核心是批判前现代的陋习,警惕其后现代的误区,发展强化其现代精神。”[10]就尤为值得当代知识分子注意和学习了。
参考文献:
[1]阎嘉编.文学理论基础[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187.
[2]刘成富 全志刚译.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人学出版社.2008.228.
[3]陶东风.超越历史主义与道德主义的二元对立:论对于大众的第三种立场[J].上海:上海文化,1996.
[4]罗兰.巴特.作者已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41.
[5]伊哈布.哈山.后现代的转向——后现代理论与文化论文集[M].北京: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243.
[6]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9.
[7]陆贵山 周忠厚编著.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4.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10.
[9]周晓明.人类交流与传播[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368.
[10]陶东风.90 年代文化论争的回顾与反思[D].上海:学术月刊.19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