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创新经济论坛” 顾问委员会成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近日接受了媒体专访,就疫情中的刺激政策、弱势美元下的贸易和投资、中小企业可能到来的破产潮以及全球供应链的重塑发表了见解。
问:疫情后世界经济发生了许多重大转变,最重要的转变是什么?
朱民:作为一名经济学家,我觉得这次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持久性损伤。持久性损伤有两个含义,第一是经济形成了衰退,把全世界经济运行的轨迹移到了一个较低的水平。疫情发生前,世界经济维持在一个增长水平,疫情后有一个大幅度下跌,今年预计4.4%的下跌。我们估计,这次全世界大概永久性地损失了8 万亿到9 万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这些损失已经不可能补回来了。
下跌之后再上升,只能沿着被压低的、次优的、低水平的轨迹往前走,但这个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这次疫情严重地损伤了供给侧的生产能力,失业大幅上升。我们看到,在美国、欧洲等其他经济体,劳动力的参与率下降。与此同时,供应链被打乱并可能发生全球再造,科技也驱动了全球产业结构的重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到全世界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在下降。我这里讲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第一个讲的是全球经济的水平移到了低水平再上升,第二个是说上升增长的速度在放缓。
这是一个巨大影响,全球潜在经济增长速度在下降,那么当然对全世界人民的收入,特别是对贫苦的、对发展中国家、对新兴经济体的发展,都会有很大影响。在这个意义上,全球的合作就特别重要。
问:有报告称,世界贸易在7月份就已经恢复到去年94%的水平,但并非所有国家都在均等地复苏。有观点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部分是由于刺激复苏政策的不同,比如大部分发达经济体更多地在支撑家庭需求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而这些资金又流向了进口。如何评价这种观点?
朱民:到现在为止,贸易复苏的强度超出了很多人的预计。贸易复苏首先是好事,但我们可以看到这次贸易复苏有很强的结构变化。它的结构偏重于医疗用品 (PPE)和个人电子用品,比如电脑、iPad 和手机,这些是和疫情密切关联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供给能力的厂商、国家和区域,就占有优势。
在PPE 方面,中国的产业链非常强大,中国的个人电子产品产业链也很完整。所以大家可以看到,特别是中国的民营企业抓住了机会立刻转型,我们现在很多汽车制造厂都开始生产口罩,然后迅速推向世界。
当然,中国国家政策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帮助外贸企业恢复出口。这方面有两件事非常重要,第一个是打通交通运输,因为疫情的时候交通运输线受阻,所以这次我们欧亚铁路运输和打开直航进行空运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此外,政府在支持外贸企业减税退税、缴纳保险基金等方面,帮助外贸企业复苏,特别是帮助民营企业转型,所以带来了中国出口的强劲反弹,也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强劲反弹。
问:与2016年末不同,美联储无意加息,但是大规模的财政宽松又会压低美元的价值,弱势美元会给贸易、投资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朱民:现在看来,美国的利率会在中期的水平维持在零,如果经济恶化的话,不排除进入负利率。虽然美联储再三说不会进入负利率,但这只是在现在的情况下,因为美国经济复苏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哪怕至少是未来两三年的零利率,流动性宽松下财政赤字高企,所以美元在贬值通道至少是持续低位,这跟整个宏观架构是一致的。
这里有两个层面的理解。第一个层面是零利率使得美元在资本市场的需求性大大减弱。第二个是财政赤字高涨,以及财政赤字的不确定性,使得市场对美元的基础支持产生疑虑,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通常我们说财政赤字加大的话,会使得货币的价值发生变化。因为美元也是信用货币,而如今美元的信用其实也在削弱,所以我觉得市场对美元的需求会下降。
与此同时,流动性宽松下美元会流向全世界市场,特别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所以出现的结果就是全球性的美元流动性宽松。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会改变全球的经济和投资结构,特别是要注意会不会产生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问题,比如说资产泡沫,包括房地产泡沫、股票市场泡沫等。上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后来的拉美危机,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们都看到过类似现象,所以当美元大幅度流出去的时候,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就变得特别重要,需要特别警惕。
问:IMF 的一份报告说,中小企业在疫情之后的破产率提高了9 个百分点,但估计对金融业的影响不是特别大。如何看待全球中小企业大批量破产对经济的影响? 后疫情时代中小企业如何尽快恢复竞争力?
朱民:中小企业破产的高潮还没有到来,这会在周期的第四阶段到第六阶段,推算起来会是今年年底和明年上半年。
中小企业有其脆弱性,流动资金不足是个问题,市场也比较狭窄,成本相对结构比较刚性,所以在整个市场流动性发生困难的时候,中小企业很难适应。
中小企业会继续破产,这里有几个原因。一个是因为疫情的持续时间不断延续,到现在至少经历了两个完整的季度,未来的两个季度或者明年都很不确定,经济都处于低增长,至少是缓增长状态,这不利于中小企业的恢复。
与此同时,(经济复苏) 有很大的结构性,服务业的恢复特别慢,末端生产企业的恢复特别慢,特别是全球贸易下滑,这些都对中小企业的恢复产生不利影响。疫情对中小企业产生持续性的压力,就会持续有新的破产。
另一方面,从过去30年来看,中小企业总是淘汰一批,又会起来一批,会有新的人,用新的技术、新的结构、新的服务产品进入市场,由此带来中小企业的迭代更新。所以在未来六个月左右开始,我们会看到新的中小企业起来,这些迭代的企业会更多地进入科技领域。所谓科技领域,不是做高科技,而是利用科技,使自己更多地线上化,得到新的发展。与此同时,一批活下来的传统中小企业,也经过线上化得到恢复和发展。
不过,未来六个月中,还会是中小企业破产的高峰期。中小企业通常提供社会就业的70%左右或者以上,政府如何帮助破产的企业主、工人就业,这个很重要。与此同时,还要给存活下来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技术和指导,使其能够迅速提升效率,达到新的技术水平,成为新一代的中小企业,政府也有很多方面的工作可以做。
问:目前热议的供应链重组问题,其实在日本大地震、泰国海啸的时候,都讨论过,但其实后面并没有大动干戈,这一次会来真的吗?
朱民: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供应链其实一直是在扩张的,全球化由此得到推进和发展,这对全球的经济发展,对新兴经济体、低收入国家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因为产业链过长、分工过细,使得产业链本身的脆弱性也成为一个问题。日本地震、泰国海啸后,做了一些调整,但调整不是特别大,并不是没有调整,全球的研发产业链都在根据新框架的优化发生变化。在中国感觉不是很明显,因为中国经济发展强劲,而且中国国内市场巨大。
这次又提出这个问题,是有两个完全不同的新因素。第一个因素是地缘政治,现在把产业链提高到安全问题上,因为中国有全球PPE 和医疗设备的最主要的产业链,所以其政治考量就完全不一样了。
第二个大的考量是科技。科技现今对制造业的影响是很大的,规模不再成为产业链考量的最主要变量。以前产业链规模重要,是因为规模越大、成本越低、效率越好。但是在科技发展以后,比如说劳动力成本变得越来越小,其他的要素成本也在变小,企业越来越趋于就市场进行生产,靠近市场而不是靠近低成本,这是产业链的一个重大变化。科技使得产业的配置靠近市场端,而不是靠近低成本端。
这两个新因素加在一起,我觉得全球产业链在今后5~10年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但我们要注意,产业链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夜之间的事情。
此外,中国市场如此强大、增长如此强劲,中国的商品需求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市场,所以国际企业也不可能放弃中国市场。我们做的调研表明,现在很多国际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超过了其在母国市场的占有率,也就是说中国市场的利润来源在其整个全球分布中的比重会越来越高。最近几次调研显示,绝大多数外国公司都会继续留在中国发展。但与此同时,科技和科研中心的布局也可能发生变化,对此不能低估。
总而言之,我们看产业链,要看到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看到政治的因素,要看到技术的因素,也要看到当地成本的因素以及经营环境的因素,要把这几个因素结合起来。所以中国最近大力强调继续改善营商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继续开放,我觉得这是应对当前产业链全球化再定位的非常重要、非常积极的政策,对稳定在中国已有的产业链、对稳定全球的产业链,都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