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盆景技艺传承创新研究

2020-03-02 19:50
关键词:徽派盆景技艺

卢 婷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安徽 芜湖241001)

徽派盆景技艺荣登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多年,是徽文化重要载体之一。它集古徽州人生产、生活、技艺、情感于一体,体现了中国传统区域文化特质,是当时社会文化的浓缩、人文思想的反映,能够唤起徽州人民对传统技艺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记忆。然而,纵观徽派盆景技艺近年的发展,表面上风光无限,增强了经济价值,也与互联网搭上了线,实际上却面临诸多挑战。徽派盆景技艺要想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还必须转变思维,调整结构。

一、徽派盆景技艺

徽派盆景技艺发源于古徽州,以歙县卖花渔村盆景技艺为核心。“早在五代时期,徽州歙县卖花渔村洪必信,号梅窗居士,嗜读史书,善题咏。曾在居屋旁建小楼数间,植梅于前,并作咏梅花诗百首以自乐。”①洪骏建:《黄山市卖花渔村盆景的发展对策研究》,浙江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第12页。此为徽派盆景技艺最初之记载。宋代,徽派盆景已有规则式游龙盆景问世。明清时期,徽派盆景技艺已能“巧用虬尺千里,缩龙成寸,小中寓大,虽假尤真的艺术手法,将各种花木培植成或盘根错节,或悬空倒挂,或亭亭玉立,或笔直挺拔的各式造型”②安徽省非遗保护中心:《徽派盆景的主要产地》,《黄山学院学报》2008第6期。。又因亦儒亦贾的徽商对高雅生活的追求,徽州盆景文化底蕴日臻深厚,逐渐走出徽州,享誉全国。

徽派盆景技艺以自然为师、就地取材,以古徽州生长的梅、柏、松等树木为主要材料,讲究稳、厚、劲、奇、朴,经典造型涵括游龙、三台、扭转、疙瘩、劈干、屏风等式样。徽派盆景技艺历代传承、经久不衰,历数百年技艺沉淀,徽州地区尤其是卖花渔村已成为徽派盆景技艺最重要的传承基地。

二、徽派盆景技艺传承面临的困境

徽派盆景经营者在注重徽派盆景的造型、特点及经济价值时,极少考虑其整体性、本真性。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徽派盆景销售量也相对上升,但实现徽派盆景技艺的“活态”发展仍面临诸多困境。

(一)青黄不接,传承乏人

“徽派盆景的主要特点为苍古、奇特、自然、刚劲、庄重、幽雅”①光辉:《徽派盆景技艺可望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建设报》2008年2月26日。,其构思受启自然,主干设计重在古朴,枝叶却凸显灵秀。徽派盆景技艺件件作品都匠心独具,有着上下左右各不同的艺术特征,呈现出生动、和谐、互通的立体美。如今,纵观徽派盆景从业人群,其年龄结构、文化层次、技术含量参差不齐,呈现“四多四少”现象:年纪偏大的多,年纪轻的少;文化层次低的多,文化层次高的少;专业水平低的多,专业水平高的少;思想保守的多,开拓创新的少。年龄断层、文化断层、技术断层、创新断层是徽派盆景技艺传承受限的主要原因之一。

技术再高,也只是普通工匠,只有赋予技术艺术底蕴,方可达到传承的最高境界。徽派盆景技艺和徽文化血脉相连,欲得其形必先守得其魂。要真正实现徽派盆景技艺的传承创新,还需提高传承人的文化艺术造诣。

(二)底蕴渐失,创新乏力

以安徽黄山卖花渔村为中心的部分花农,看到了盆景的经济前景,采用股份合作等形式,通过资金投入、统收代销等方式扩大盆景事业;更有一些年轻人借助“互联网+”的东风,带领村民通过网络拓展市场。这本身是好现象,为花农带来了经济利益。但是,“盆景艺术包罗万千,除了园艺,还要学习历史、文学、诗词、绘画和美学理论等知识”②胡晓燕:《且将古艺赋新意》,《黄山日报》2011年10月2日。。精湛的专业技术和深厚的艺术修养是徽派盆景制作者创作的源泉。然而,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部分花农并没有时间和精力提升艺术修养、沉淀文化底蕴,这使得徽派盆景质量和艺术形象受限,创新乏力,技艺传承受限。

(三)优势缺失,网销不畅

徽派盆景技艺具有深厚的徽文化特色,是徽派传统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巧用虬尺千里、缩龙成寸、小中寓大、虽假尤真的艺术手法,将花木培植成各式造型,行销各地。但是,在网销日盛的今天,以卖花渔村为首的徽派盆景仍多为家庭式生产,没有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缺乏系统管理和统筹。即使部分经营者尝试网销,亦成效不大。如在淘宝等大型电商交易网站输入“盆景”,前几页都没有徽派盆景的踪迹;即使输入“徽派盆景”词条,首页呈现的前三位竟也不是“徽派盆景”;后面呈现在网页上的“徽派盆景”,月销售量均为“0”。可见,徽派盆景技艺网销不畅是一个确定的事实。

三、新常态下徽派盆景技艺的传承创新

徽派盆景技艺是一门集文化、技艺于一体的综合实体艺术,与徽州民俗、版画、园林、三雕等相结合构成徽文化。要实现徽派盆景技艺保护传承的创造性转化,应从多方着手,包括借助跨界思维,将当代艺术理念与审美旨趣融入徽派盆景技艺;与时新事物相撞击,造就更加丰富的文化模式,实现徽派盆景技艺传承的创新性发展;依托现代教育,开设徽派盆景技艺传承基地,与高校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通过教学交流等活动授徒传艺,这样还可培养学生徽派盆景艺术修养,提升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

(一)与跨界资源相融合

跨界兴起于新技术革命时期,在互联网经济时代愈发明显、广泛,标志着一种新潮的生活态度与审美方式。徽派盆景技艺应借助跨界思维,打破传统模式,呈现形式多样、切实有效的传播途径。

1.融入跨界理念,突破徽派盆景技艺的传承瓶颈。随着生活条件和文化造诣的提升,普通民众开始怀念古老的技艺和文化,传统技艺得到更多关注。徽派盆景技艺有寓意于形、托景言志、借景言情等特征,与插花艺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徽派盆景技艺完全可以借鉴花艺培训推广模式,通过开设徽派“盆艺”培训班、开展徽派“盆艺”大赛等形式,吸纳普通民众参与徽派盆景技艺创作,将“盆艺”推广到全社会,使其成为现代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美化生活的重要方式。

2.线上线下结合,促进徽派盆景技艺与文创产业整合渗透。打破徽派盆景技艺传承的众多桎梏,汇聚资源,开创新的传承途径。由线上线下两条路径,实现盆景实物展示、发展历程展示、制作过程展示、技艺参与体验等环节的有机结合。通过信息技术模拟徽派盆景制作工艺及其传承环境,探究活态传承传统制作工艺这一线上路径。在建设徽派盆景技艺实体生态博物馆基础上,借助VR 技术和虚拟博物馆平台,创建展示徽派盆景技艺活态展示馆,引导参观者现场参与,亲身感受徽派盆景技艺的创新传承模式,唤起其对传统技艺原始的记忆和触感,优化其线下传承路径。跨界呈现徽派盆景技艺,是传统技艺传承人应尽的义务,也利于工匠精神的回归。

3.借助网络思维,提高徽派盆景技艺再服务水平。徽派盆景寓艺术化的自然与人文于一体,得到众多传统文化艺术爱好者的青睐。但是,多数盆景爱好者缺乏盆景养护知识,往往花重金购买盆景,后期却因不擅养护而失去了盆景原先的美感和魅力。同时,徽派盆景经营者也固守传统售卖方式,并未形成售后服务、培训的理念。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徽派盆景再销售,徽派盆景经营创新迫在眉睫。当务之急,一方面要形成售后服务体系,借助盆景技艺相关网站、平台、小程序等网络资源,与电子商务平台无缝对接,建设O2O联动的网销模式,使用户购买盆景后,如在养护方面遇到问题,即可通过电商平台上传图片或视频,经营者第一时间内给予免费指导。另一方面,可以请技艺传承人拍摄盆景养护相关视频,将视频刻成碟片赠予顾客,同时上传到相关网站、平台,供用户免费查看。

(二)与创新潮流相碰撞

徽派盆景技艺虽属中华传统文化,也要适应当代审美变化。在小盆景的大乾坤里塑造符合当代文化背景的作品,对现代人更具吸引力。徽派盆景技艺传承应借力创新潮流,通过打造创意小微盆景、提倡DIY手工制作、开发智能养护系统等方式,寻求新的发展契机。

1.打造创意小微盆景,契合民众多元需求。徽派传统盆景,生产周期长、占地面积大且价格不菲,普通盆景爱好者只能望“景”兴叹。而小微盆景,虽大不过于掌、小可摆于指尖,却不失传统盆景清新、隽秀的艺术魅力,适合普通盆景爱好者尤其是城市居民。用其陈设阳台、点缀案头,虽足不出户,同样能品味天然之美、领略艺术之趣。可见,徽派盆景技艺如果实现多元发展,着力打造小微盆景,既可保留徽派盆景美观高雅的特质,又可因其价廉物美而备受青睐。如作为居家装饰观赏品、赠亲馈友高雅礼品、度假旅游纪念品售卖,一定能获得良好的市场效益。

2.提倡徽派盆景DIY,迎合特殊人群需求。盆景艺术是一项将自然与人文和谐地融为一体的艺术,目前,盆景代表着一种优雅闲适的生活方式正由小众艺术品向大众装饰品方向发展。徽派盆景制作材料虽取于自然,但其选材、剪裁、拼接、精磨等过程均能彰显制作者的艺术修养和文化沉淀。同时,随着民众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民众对手工DIY制作自己喜爱的东西愈发自信。因此,徽派盆景经营者可将徽派盆景制作必须的原材料、点缀品附制作指导书或视频打包,通过实体市场、电商平台两条渠道售卖。同时鼓励客户将自己制作的徽派盆景在相关平台上展示,以吸引更多的爱好者。徽派盆景DIY,尤其适合小微盆景,既利于徽派盆景的传承创新,又利于提高经营者经济收益,可谓一举两得。

3.借助当代科学技术,提升用户养护条件。前文已述,多数徽派盆景爱好者,或因欣赏能力有余、养护知识不足,或因购买能力有余、照顾时间不足,致使花高价购买的盆景失去欣赏价值。不同于普通植物,徽派盆景对光照、温度和水分非常敏感。因此,徽派盆景技艺完全可以开发智能养护系统,使其感知盆景的光照强度、空气温度、土壤湿度信息,实现自动养护,降低盆景的死亡率。先进成熟的科技利于提高徽派盆景的市场信誉,对徽派盆景技艺的传承创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与现代教育相促进

近年,国家在建设技能型院校方面不遗余力,并大力提倡工匠精神。包括徽派盆景技艺在内的徽州技艺类非遗正可借势而起,与现代技能教育互利互补、相互促进。

1.融入技能型院校相关专业建设,实行现代学徒制。父业子袭、族内传承,在相对封闭落后的传统社会,利于保存行业优势、增强竞争力,但在传统技艺式微的当代却亟待创新。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一些职业技能院校亦着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行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与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创新传承具有高度适配性。在此背景下,徽派盆景技艺传承者应主动与职业院校合作,将现代学徒制模式融入相关专业建设中,使学习者在盆景大师指引下,既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又系统掌握徽派盆景技艺。这样,曾经辉煌的徽派盆景技艺在当代社会经济环境中就会继续以活态的方式生存发展、传承创新。

2.设立徽派盆景技艺传承基地,延续非遗传统技艺文脉。近年,“在高等教育的知识体系中,许多积淀深厚的非物质文化资源还远远地被搁滞在学院大墙之外”①乔晓光:《本土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研究文集》,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107页。。国家对传统文化、非遗技艺日益重视,各级文化部门纷纷组织设立非遗传承基地,对非遗文化进行保护。徽派盆景技艺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如要延续其涵括的传统技艺文脉,首要任务就是全力投入“徽派盆景大师工作室”等传承基地建设,为在校生提供充分了解、接触徽派盆景技艺的平台。这样才能使徽派盆景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创新,增强在校学生对非遗技艺尤其是徽派盆景技艺的传承意识,扭转地方非遗后继无人的困境。

3.培养学生徽派盆景艺术修养,承续非遗文化生命记忆。徽派盆景艺术将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具有“澄怀观道,坐以卧游”②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9页。的功能。通过兴趣课堂、校园文化与科研活动传承徽派盆景艺术,能够推动文化传承、技艺沿袭,进而更好地促进徽州地区经济与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同时,构成徽派盆景的诸类植物亦因天赋异禀,被文人墨客赋予多种寓意,松柏象征坚贞不屈,梅兰竹菊更寓意君子之高尚品德。因此,利用学校教育为学生解读徽派盆景艺术中所蕴含的文化,既可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又可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传统道德熏陶,形成良好道德品质。

徽派盆景制作技艺是千年来徽州地区文化发展的佐证,它的传承应是活态的、有生命的,而不仅仅是一个名录、一个项目的申报就能完成的。当代,技艺传承人必须借助跨界资源、创新潮流、现代教育等方面的力量,才能将徽派盆景制作技艺传承工作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徽派盆景技艺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徽派传统建筑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多元期新徽派版画的传承与革新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山水画般的徽派建筑
浅谈徽派“马头墙”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与演变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微型盆景欣赏(二)
微型盆景欣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