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巴道旅游景观带构建策略

2020-03-02 13:28杨湘涛
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2期
关键词:景观带遗迹景观

杨湘涛

(安康学院 艺术学院,陕西 安康 725000)

洋巴道蜿蜒在巴山之中,是众多蜀道之一,是古代蜀地通往关中的重要道路,历史悠久,途经陕川渝三省市,路程长达千里,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着政治、军事、商贸运输和文化交流作用,因唐代天宝年间为贵妃杨玉环运送荔枝而闻名,和与其相接的子午道在历史上共同被称为荔枝道(洋巴道为南荔枝道,子午道为北荔枝道)。

1 洋巴道的线路及源起

对洋巴道线路的考证研究,诸人观点虽有小异,但基本将贡杨妃荔枝之路的走向勾画了出来[1],在此引用黄中平先生所述[2]:涪陵——垫江——梁平——大竹——达县——宣汉(大成镇瓦窑坝折入三桥、隘口、马渡)——平昌县(岩口乡、马鞍乡)——万源市(鹰背乡、庙垭乡名扬、秦河乡三官场、玉带乡、魏家镇)——通江县(龙凤场镇、洪口镇、澌波乡)——再入万源市(竹峪镇、虹桥乡)——镇巴县——西乡县,进入子午道,到达长安。

洋巴道虽因唐玄宗为满足杨贵妃喜食荔枝的嗜好而名声大振,但并非形成于唐代。其源起因史料未有详述,难以确证。研究者根据史料有诸多阐述,在此引用周航先生的表述:“萌芽于秦汉时代,初步开通于魏晋南北朝时期”[1]。《新唐书》卷七十六载 “妃嗜荔支,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由此,洋巴道与子午道被称为“荔枝道”而闻名于世。按唐代驿路建设制度,当对这条道路进行过修复开凿,以改善和提高道路的通行条件。唐天宝年间,荔枝道进入历史上最繁盛的时期[3]。此后,因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转衰,加之五代之后长安不再作为中国大一统王朝的国都,洋巴道不再繁盛,转为民间的商旅和文化交流道路。在国家层面,洋巴道沿线区域是西南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承担着经济、政治和军事作用[4]。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洋巴道成为了一条厚重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的多彩长廊。

2 洋巴道景观资源分析

2.1 历史遗迹丰富

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洋巴道沿线区域积淀下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沿线区域遗迹数量众多,类别丰富,有关隘、城寨、寺庙、古道、古桥、村落、墓葬、摩崖造像、碑刻、牌坊、塔等。有的保存较为完好,有的已经残缺,有的已经湮灭有待考古进一步发掘。从时间跨度上讲,从新石器以来均有遗迹散落各处。地处宣汉县的罗家坝遗址,是一个涵盖新石器至东汉的文化堆积的巴人文化遗址;西乡县李家村遗址,是中国考古学界发现的第一个前仰韶文化早期文化遗址。这两处遗址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富有观赏性的文物群落。其后以唐、宋、明、清和民国期间的遗存为多,直到土地革命时期红军所留遗迹、标语等,均是构成景观的重要资源。

洋巴道沿线区域的寺庙、牌坊、摩崖造像和题刻等遗存,或建造精巧,或人物栩栩如生,或书法精妙。达川区列宁街有四座清代石牌坊,均为三层斗拱,层层飞檐,镂雕图案,浮雕故事,古朴隽秀,附之精雕细镂的花、鸟、虫、鱼、飞禽走兽,颇为壮观。宣汉县唐家坝摩崖造像、浪洋寺摩崖造像等历经风雨,造像艺术独具特色。各处遗迹上的书法遒劲有力,方圆兼备,行云流水。遗留的古民宅往往源于官宦显贵之家,建造讲究风水,排列有致,所用砖石、木料均精雕细刻,颇具古韵,具有很强的欣赏和教育价值。

2.2 历史人物知名度高

与洋巴道相关的历史人物众多。知名的有喜食荔枝的杨玉环及李隆基、平定西域有功封邑镇巴的定远侯班超、曾屯兵万源据险防御曹魏的诸葛亮和在沿线曾有活动的张飞,以及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率领红军保卫万源的徐向前、许世友;有曾为荔枝道写下名句的杜甫、白居易、杜牧、苏轼等唐宋诗人。他们具有知名度高,吸引力强的特征,能为景观增添巨大的凝聚力。

2.3 自然景观资源优越

洋巴道沿线区域自然景观资源分布密集,地貌逶迤,物种多样。有1个国家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国家风景名胜区、6个国家森林公园、3个国家湿地公园、1个国家水利风景区,以及大量的茶园、林地、农田等绿地系统景观资源,是我国的中央水库、生态绿肺和重要的生物基因库[5]。巍峨的群山、繁茂的森林、淙淙的河流,生物种类繁多,一年中植物色彩季相分明,自然肌理丰富,可开发的自然景观众多,是构成旅游景观的重要资源要素。

3 洋巴道旅游景观带构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发展空间巨大。国家推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成为“古道游”发展的强力助推器[6]。洋巴道居于成渝城市群、关中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之间,兼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构建适宜的旅游景观是发展旅游业的绝佳选择,合理利用景观资源能够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也是蜀道申遗的需要。

3.1 洋巴道旅游景观带构建策略

1)科学合理地进行定位

人们外出旅游,其主要愿望更多地是通过身体的感觉器官来体验景区的各种自然元素和人文元素,从而获得求知、审美、猎奇、探险及异于日常生活的新鲜感、亲切感、满足感等体验享受[7]。作为古道游,游客主要出行方式有委托式、自助式和接驳式[6]。因而,在景观带构建中,应分析游客旅游目的和出行方式,进行合理定位,以独特的创造性设计满足旅游体验享受。根据洋巴道沿线区域景观资源的特点,充分利用历史文化的不可复制性,区域内各地联动,以历史文化为纽带,构建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带状旅游区域,完善服务设施,满足游客出行要求,进行旅游景观的精心打造,形成特色,提升旅游路线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2)以历史文化资源为核心

在各地都在发展旅游业的状况下,特色化的景观是增强旅游吸引力的重要内容,凝练特色殊为不易。洋巴道沿线区域的历史文化具有历史事件知名、历史人物闻名、历史遗迹有名的特点,具有不可复制性,是形成特色的绝佳要素。在旅游景观构建中,要着力把历史文化、古迹资源、民间文化、地方物产进行打造,增强旅游吸引力。

3)营造优越的生态环境

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洋巴道旅游带具有吸引力的又一重要方面,所以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多样性对景观旅游尤为重要,也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沿线区域的要求。通过限制开发,修复交通沿线和景观区带植被,营造峰峦叠嶂、山环水绕、林木葱郁、鸟语花香、苍翠欲滴的自然景观,增强游客体验的愉悦感。

4)统筹协调,科学规划

洋巴道跨越不同的行政区域,打造带状旅游路线,需要各地政府主导,利益相关方参与,统筹协调,共建共享。建设中以洋巴道历史文化为纽带,将人文景观资源与自然景观资源相融合,对沿线区域景观资源科学规划。需要摸清景观资源,进行评价,合理选择与界定景观区域,凝练主题。

在景观规划和建设中,对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利用,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原有国家保护的自然生态景观、建筑、文物、动植物等不占用、不破坏,在保护的基础上,对文物史迹保护区设置必要的步行游览和安全防护设施,严格控制游人进入文物保护地,严禁增设与文物史迹无关的人为仿古设施。对自然保护区,依据不同的级别进行保护,在政府的引导下进行开发利用、经营管理,以保护和空间布局合理化为原则,进行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构建,以增强旅游吸引力和凝聚力。

3.2 洋巴道旅游景观带构建方法

1)现有已开发景观资源的有效利用

已开发的景观资源主要是自然景观,沿途各县区均有分布,而历史遗迹景观开发相对较少。对于已开发景区,在旅游景观带构建中要评估选择,统一规划改造,以满足景观带建设需要。对于纯粹的自然景观,以维护生态环境的基质为基础,以满足游客享受自然的愉悦为主进行景观廊道和斑块塑造,提升旅游吸引力。对于夹杂有遗迹的自然景观,如垫江明月山、梁平百里竹海等景区,在提升自然景观吸引力的基础上,通过遗迹的保护和展示,凸显历史文化,使游客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扩充历史知识。对于遗迹景观,在塑造优美深邃的美景同时,通过易于接受的方式强化历史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传播,使游客的求知欲得到满足。

2)新型体验景观区的培育建设

运用文化、遗迹和可利用的自然景观资源打造不同特色的休闲旅游景观区。对洋巴道沿线区域遗迹较多、开发程度低的区段,如万源的石窝镇、石塘镇、鹰背乡、秦河乡、庙垭乡,宣汉县的马渡关镇、红峰镇,达川区的石梯镇等地,利用遗迹多、自然环境优美、民间文化丰富的优势,打造形成核心景区,建成以历史文化为主的景观节点。对遗留的部分古梯道、摩崖造像等遗迹进行有效保护,游人可以近观不能触摸,感受历史的沧桑厚重。在古寨子、古民居保存较好的乡村,运用生产性自然景观资源开展农业生态观光、农产品采摘、特色养殖、民族特色美食、手工制作和民宿体验等项目,将当地的艺术品、特色商品、纪念品等进行展示与交易,活跃商业氛围,尤其少数民族聚居区,可以增加民族风俗特色游艺项目,为游客提供一个参与体验的平台,满足其参与性,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民俗体验。

自然生态环境较好的地方,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路,在保护原有自然生态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充分体现自然资源的活力所在,构思设计娱乐性项目,为游客营造高质量的娱乐休闲体验。如在山体上营造登山、攀岩、吊桥、玻璃栈道、索道、树屋、廊桥、廊亭等项目,加之山上的天然植物景观,能够满足游人亲近自然、挑战自我的愿望。大型山体可以考虑驯养珍稀动物,如苏门羚、猕猴、中华鬣等,使其以半野生半人工喂养的方式生存,既能保存其野性,也可供游人进行观赏。选择适宜的水体设置垂钓、漂流、水上秋千、勇过激流等水上障碍项目,营建小桥流水的景观区域,满足游人亲水性的需求,与周围的山体、植物、农田、林木等构成天然的山水景色。

3)公路交通网路的完善

洋巴道长达千里,各类景区散落于沿线各处,线性景观带旅游的游客出游方式主要是依靠公路交通,因而发达的公路交通网络构建非常重要。也正是通过公路交通将分散的景区联通起来,通过点—线—面相结合,构成景观带。路网建设在现有基础上科学规划,使各景区进出方便通畅,便于游客选择最佳的线性旅游线路。道路沿线要合理配置原生态植物,恢复动植物生境,构筑连续的生态景观带,形成“绿色廊道”。沿线上零散小型不便于开发景观的遗迹,可制作解说牌。在道路适当的地点设置观景点(台)、停车区、休息用廊亭等附属设施,融合生态、环保、游乐、休闲等多功能,便于游客沿途观景和休息。

4)展示和解说系统构建

洋巴道深邃的历史和自然景观资源的多样性需要向游客展示,使其知晓其中的内涵,满足求知欲,产生获得感。将景观带上的遗迹、历史文化、历史人物、民间文化和景观特色等构成要素,在特定场所通过参与体验、壁画、雕塑、实物展览、解说牌、电子媒体展示等多元化的方式进行展示和解说,以动态的方式传递不同历史时期文化信息,展现历史上沿线区域与周边地区的商贸往来、政治变迁、战争过程、移民迁徙、文化交流的历史状况。

4 结语

发展景观旅游无疑要讲历史、讲文化、讲景观,洋巴道所具有的景观价值为景观开发提供了强力支撑。对洋巴道的旅游景观节点进行深层次构建分析,打造以历史文化线路为核心,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旅游景观带,旨在增强人们对古道文化和景观特色的整体关注度,促进沿线旅游产业的振兴发展。

猜你喜欢
景观带遗迹景观
景观别墅
韩信在淮安的遗迹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滨水景观带的设计分析
故黄河迎宾路景观带设计
浅谈高速景观带建设
方外观遗迹旧照
沉船遗迹(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