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晶,朱兆一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北京 100875;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北京 100029)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对十七大提出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和十八大提出的“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2019年11月5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提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9年11月6日。。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将社会经济活动中一切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有机结合的整体。总体来看,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包含四大方面内容,即“两个坚持”:坚持质量第一以及效益优先;“一条主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个产业体系”:建立实体、科技、金融和人力资本“四位协同”的产业体系;“一套经济体制”: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这一经济体系蕴含着深刻的理论内涵,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本质的特征是站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坚持为最广大人民谋福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虽然包含了资本主义在内的研究对象,但是根植土壤却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其服务的对象是人民,因此具备明显的人民主体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发展思想,其目的就是通过有效的经济手段克服在制度、产业、区域、收入分配以及人文与生态等领域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从而满足人民在各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让人民群众享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现代化经济体系这种以人民群众为核心的发展理念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脉相承的,它把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作为经济建设的出发点以及落脚点,扩宽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广度,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3)韩保江:《深化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认识》,《学习时报》2017年10月27日。。
马克思虽然并没有使用过“全球化”的概念,但是却用“世界历史”这一理论形式形象地阐明了有关全球化的内涵;马克思对于世界历史在本质、特征以及发展规律方面的理解和认识,实际上就是对“全球化”的阐释。他认为,一个国家闭关而不开放,不与全球其他国家发生联系,将很难生存下去(4)胡刘:《马克思“全球化”思想的理论逻辑》,《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8月31日。。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闭关锁国只会落后挨打,开放是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5)习近平:《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18年11月6日。,要建设参与方更加多元、安全更有保证、层次进一步提高的开放型经济,不断推动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迈向新的台阶;要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动的开放格局,推动建设贸易强国。现代化经济体系所提倡的全新开放格局理念完美契合了全球化发展规律,顺应了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的发展趋势,既是对以往改革开放经验的总结,又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中国通过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积极推进全面开放战略,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的水平和层次,把中国的发展与全球发展融合在一起,共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马克思历来重视社会发展问题,形成了一系列发展理念。从历史经验来看,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不是抽象的教条主义,而是历来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而一直焕发出蓬勃生机。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同时,又在新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创新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从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到邓小平的“发展是硬道理”,从江泽民的“发展是第一要务”到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时俱进。受经济新常态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转向中高速的态势将会是未来长期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中国在发展中要有新的作为、在发展观上要有创新。因此,在继承以往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准确把握时代变化的趋势上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该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进行了一系列中国式创新,主要体现在: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首次提到把着力点放到实体经济上面;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提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创新;在乡村振兴方面,提出进行高水平的农村发展;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强调构建更平衡的区域发展格局;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强调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对外开放方面,强调构建全面开放格局。由此可见,现代化经济体系拓宽了传统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内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历史飞跃。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力。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最为重要的命题之一。从马克思到恩格斯、列宁,都对这一命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最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中国共产党以自身社会实践发展为基础,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从建国初期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论”到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论”和胡锦涛的“和谐动力论”,形成了一系列崭新的思想理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地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这是对毛泽东“矛盾动力论”的拓展和创新;提出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的相关内容,是对邓小平“改革动力论”的拓展和创新;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等方面的相关内容,是对江泽民“创新动力论”的拓展和创新;提出的乡村振兴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相关内容,是对胡锦涛“和谐发展观”的拓展和创新。由此可见,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又一次突破和发展。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这一重要命题。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新时代复兴发展相结合,以全新的视野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坚持与时俱进并对发展方式进行创新,运用经济手段规划了实现中国梦的路径。现代化经济体系以追求质量和效益为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构建的较为全面的经济体系,对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实体与虚拟经济的协同创新发展、乡村全面振兴、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等方面进行了融入、整合以及重塑,持续健康发展成为衡量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评价标准,最终体现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进步。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立,必将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伟大成果。
经济增长理论自诞生之日起,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从重商学派到重农学派,从斯密到穆勒,从哈罗德、多马到马歇尔、熊彼得,经济增长理论一直在寻找经济增长的内在规律性。西方经济学家从制度、技术、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等角度深入探索增长的奥秘,但这些研究至少存在两方面的局限性。一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很少研究要素的协同问题。比如,结构主义理论关注库兹涅茨现象,内生增长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增长理论关注卡尔多现象,而实际上,合理的经济结构是决定经济能否实现长期增长的关键因素,过多地关注经济总量有可能会阻碍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二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主要是以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轨迹为标准范本,其假设前提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具有明显差异,并不能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开出有效的药方。因此,我们要充分吸收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的有益部分,结合中国自身发展国情,积极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分析了产业、市场、收入分配、城乡区域、绿色发展、全面开放六大体系之间的关系,系统地论述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同“转方式、调结构、换动力”的内在联系,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出重要部署。这是对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与超越,是具有中国特色原创性的重大理论创新。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表明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尚未解决,诸如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待提升、创新能力整体不强、实体经济发展存在瓶颈、生态环境保护道阻且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区域和收入差距显著存在等。要从经济领域解决“不平衡不充分”这一主要发展问题,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就必须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就必须围绕主要矛盾的变化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实现多方位平衡和充分的高质量发展。
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发展转型阶段,追求高质量发展是未来发展的首要目标,只有通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克服中国在转方式、调结构、换动力的攻关期遇到的障碍。其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将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为重点,同时积极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进而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目的在于解决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从而实现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其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将会改变过去经济发展依赖资源、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局面,坚持质量、效率以及动力三大变革,把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实现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从而实现发展方式更加科学高效。其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将会在基础研究以及应用研究领域实现技术创新和突破,同时构建创新体系,持续增强经济创新力,最终实现全球竞争力的显著提升。其四,现代化经济体系把完善经济体制、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作为发展的重点,从而能够促进宏观管理更加完善(7)赵昌文:《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经济基础》,《21世纪经济报道》2017年10月24日。。综上所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将会为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良好的经济基础。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十九大以后中国经济建设的目标纲领。其一,明确了未来经济建设的标准和框架,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下确定了未来的经济发展速度、发展水平以及发展质量,制定了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和结构,确定了开放型体系,从而明确了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其二,明确了未来经济发展的建设方针以及战略意义,即:只有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下,坚持质量第一以及效益优先、推进结构性调整、全面深化改革以及坚持对外开放,才能实现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关口的跨越。其三,明确了未来经济发展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确立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路径和方略,把建设创新型国家、振兴乡村经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以及进行全方位的开放作为未来经济发展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发展(8)周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实现强国梦的必由之路》,《扬州日报》2017年11月16日。。
2018年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大的贡献者,贡献率达到30%。在当前世界经济持续低迷、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浪潮涌起的背景下,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重要的支撑力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本质是开放与合作,且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引领。中国将更加深入地融入全球分工体系,不仅引进来,也要走出去,更要走上去,不断推动建立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动的开放格局。与此同时,中国在全球的话语权不断提升,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融入到全球经济体系中。中国构建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也为陷入深度调整期的全球经济发展指明了变革目标、贡献了新的发展理念、提供了发展经验,为全球尤其是为复制西方发展道路、发展模式而陷入困境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既想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又想保持独立性的国家提供了新的选择(9)刘志彪:《经济建设总纲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福建日报》2017年11月13日。。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虽然中国经济连续20多年实现了9.6%的年平均增长率,但是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较为严重的破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短期经济增长从来都是一笔亏本买卖,发达国家已经证实,任何经济体要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20世纪八大环境危机全部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这给予了我们深刻警示(10)韩晶、毛渊龙、高铭:《新时代 新矛盾 新理念 新路径——兼论如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福建论坛》2019年第7期。,中国要在尽可能兼顾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改善。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我们要建立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最终是服务人民、造福人民的,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因此,只有在生态文明的指引下,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根本要求推进经济建设,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统一,最终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从而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1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过去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的发展过度重视总量而对供给质量关注不足,由此引发了经济结构性失衡问题突出。因此,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要优化供给质量,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通过培育新兴产业、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等方式推进现代工业体系建设,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其次,构建“虚实相生、以实为主”的经济体系。实体经济虽然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的着力点,但是它的发展也离不开金融以及网络等虚拟资本和虚拟经济的支撑和融合。因此,在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既要重视“产业+资本”的融合,又要重视“互联网+制造业/实体经济”的融合,正确处理好虚实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实体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最后,优化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发展环境。优良的环境是推进实体经济建设的保障,因此,要通过降低企业成本、构建创新体系、加强金融财税支持、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拓展开放空间等措施,为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发展保驾护航。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1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虽然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粗放经营以及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等问题的存在,使得人口红利丧失,土地、资源以及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只有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才能跨越从数量向质量的转变,成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首先,以全球视野推进创新,加强原始创新能力。要站在全球高度加强创新战略部署,根据国家战略需求以及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强化基础研究和多角度应用,力争在原创成果领域不断取得重要进展,保障国家拥有一批世界领先的核心科技,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支持。其次,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增强整体创新能力。改革科技体制,明确企业的主体地位、市场的导向定位以及科研机构的服务角色,从而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构建完善的成果转化机制,促使成果有效转化为生产力;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强化其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再次,营造适合创新的生态环境。一方面,通过提高全民的科技素质以及营造敢于和勇于创新的氛围,打造良好的创新文化;另一方面,营造良好的市场及法制环境,加强对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最后,加强创新人才队伍的培养。人才是推动创新的最重要因素,因此,要建立适合各层次人才发展需要的政策体系,完善激励及评价机制,从而培养创新需要的各类人才(13)吕薇:《以创新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经济日报》2017年12月1日。。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区域协调发展战略”(1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城乡和区域之间尤为明显,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因此,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就必须通过建设“协调平衡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来完善区域和城乡发展格局,从而弥补短板,实现整体协同发展。一是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三农”问题是“不平衡不充分”的最显著体现,如何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新时代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各级政府要高度树立乡村振兴理念,以农业农村的优先发展为前提,规划城乡融合发展的配套机制,着力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以完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为前提,大力推进土地制度的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同时确保承包关系稳定不变。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加强对农民财产权益的保障;构建现代化的农业政策及制度,推动其向现代化转型发展。二是完善区域平衡发展机制。要有效解决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就必须从空间布局上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从而释放经济活力以及潜力。未来要根据各区域的实际发展状况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发展政策。为保障平衡发展,要重点支持极度贫困地区,积极推进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打造区域协调发展体系;明确城镇化发展方向,构建协调发展的城镇新格局,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明确京津冀地区、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以及资源型区域的发展重点,化解产业矛盾。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不断完善,但是在国有经济改革、收入分配、政府与市场关系等领域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15)《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人民日报》2013年11月22日。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打造“两手互济发展”的经济体系。其目的是既要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做到“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和谐统一。要实现这种目标,一是要完善以产权制度以及要素市场配置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产权制度以及要素市场配置是未来经济体制改革的主攻方向,通过改革产权制度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建立公平有序、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和市场机制。二是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管体制,优化国有企业经济结构和经济布局,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扬长补短培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企业等。三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更优的体制环境。推进政府“放管服”改革,为企业良好运行创造更加优越的环境和机制,利用制度对企业的行为进行引导,积极发挥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维护、引导和培育作用。
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失衡是中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因此,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生态文明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一。如何通过绿色发展解决不平衡是实现“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兼收并蓄”的必由之路。首先,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积极开展绿色清洁生产,对不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三高”企业和长期亏损的产能过剩企业实行关停并转或剥离重组;通过“以奖代补”和税费减免、能耗管控等手段,激励和倒逼传统制造业加快改造升级,提高传统制造业的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建立以全要素生产率为主的经济发展考核体系。完善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市场形成机制,对环境损害进行定价并纳入企业生产成本,将绿色生产水平处于国际领先作为传统产业准入门槛。抓紧发展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延长绿色产业链,并以此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中国产业向低耗、高效方向转型,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其次,推动绿色技术革新。围绕绿色发展的核心目标,瞄准清洁能源、绿色设计和工艺、绿色回收等关键技术,打造引领产业发展的绿色核心技术体系,为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积极促进绿色节能低碳技术大规模应用,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产业间的资源重新配置推动全社会绿色化生产。同时,通过建设绿色标准体系,进一步推进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的建立及生态环境技术评价制度的完善,为绿色技术创新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最后,激活公众参与绿色发展的巨大力量,建立相关体系。当前,在绿色技术人才培育、绿色理念广泛认知、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等方面,中国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因此,在公众教育体系中导入更多的绿色化元素,将是未来教育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一是绿色理念从娃娃抓起。从幼儿园开始就要普及绿色理念(16)关成华、韩晶:《城市绿色竞争力提升战略探析》,《中国国情国力》2019年第6期。,使绿色理念成为民族性格的一部分,让绿色理念成为从个体到整体的自发行为和习俗惯例。二是加强全方位、多层次的绿色技术人才培养。中国需要不同层次和不同梯队人才的持续涌现,才可确保绿色理念对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持续影响力。中国既需要高水平、超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也需要大量熟练工人和其他一线劳动者,不同层次人才将绿色理念融入生产将是绿色发展的主要动力。三是鼓励更多的中国公民参与环境保护事业。中国的绿色发展离不开普通民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只有培育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公众的环境认知能力,方可提升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效果。环境保护不只是政府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大事,是关系到每一位公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必须坚持建设多层次的绿色发展参与体系,才能推动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真正落实,从而实现中国社会与经济的持续高层次、高质量发展。
经济进入新常态,对中国对外开放战略提出了新的要求,其目标是利用外部市场以及资源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放眼于国内国际两个广阔的市场,奉行平等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现代化经济体系所提倡的开放理念,是要建立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开放经济体系,是引进来、走出去和走上去共同发展的经济体系,其最终目的是通过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推动全球经济合作共赢程度的不断加深。因此,为建设“开放共赢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要立足于当前“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征,抓住全球经济回暖的契机,对国内产业进行结构调整,提高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同时培育新型外贸业态,优化进出口结构,实现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积极构建国际化以及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放低市场准入限制门槛,积极吸引全球各地有竞争力的投资者进入中国;加快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通过亚投行以及丝路基金的作用,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并在此基础上探索自由贸易港建设,实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