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科,魏文哲*,赵之光
魏文哲副研究员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
训练后疲劳的恢复对提高运动能力有重要影响。在诸如越野滑雪短距离项目的密集比赛中,一场比赛后的疲劳恢复更对随后的比赛成绩影响颇大。研究证实,加压训练可使用较低阻力提高肌肉力量,其机制包括代谢物导致的激素应激效应、限制血流引起的细胞肿胀效应和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一氧化氮增加等,这些机制从理论上来说可能促进运动性疲劳的恢复。
本文探索了加压训练新的应用方式,以越野滑雪等上、下肢均做功很大的运动后的疲劳恢复为研究目标,分别在上肢、下肢大强度抗阻训练后进行了单独的加压放松,发现有助于加快训练次日肌肉力量的恢复、降低肌肉酸痛感和疲劳程度。研究建议,可在比赛间歇期,以及大强度抗阻训练后即刻进行加压放松活动。
冯亚杰,李一澜,高 平*
高 平副教授武汉体育学院
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我国轮椅冰壶项目获得冬残奥会历史首金。2019年轮椅冰壶世锦赛我国再次夺冠,由此,该项目成为备战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的重点夺金项目。本文基于轮椅冰壶项目的国际竞争格局与国内发展现状,提出了该项目备战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的基本策略。
研究发现,挪威、韩国、俄罗斯、英国、加拿大等国家是我国轮椅冰壶项目的重点对手。这些国家基于“运动员长期发展模型”,采用“休闲冰壶运动”与“竞技冰壶运动”双轨发展模式培养后备人才,通过科学研究揭示了项目制胜规律、创新了训练理念与方法。针对我国轮椅冰壶项目后备人才储备不足,项目发展规模有限,专项理论研究与现代科技支撑不足等问题,提出该项目应积极学习冰壶强国经验,优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分析项目竞技特征,把握专项竞技制胜规律;创新专项训练方法,重视运动员心理与技战术训练;客观厘清项目发展短板,强化科技助力与人文关怀等基本策略,对该项目奥运备战与未来发展均具有参考价值与实践意义。
岑炫震,李 匡,孙 冬,赵 亮,顾耀东*
顾耀东教授宁波大学
残奥单板滑雪运动员在比赛出发阶段需要进行“拉门”动作,以获得更快的初始速度。而在障碍追逐赛中,优于对手的出发表现可以优先选择最佳滑行路线,具有一定的战术意义。目前,该项目专项训练仍以杠铃等传统器械为主,由于惯性参与导致训练过程中的阻力极不均衡,瞬间冲力极易造成运动损伤。虽然气阻训练器械的引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配重偏惯量参与,但其单一的训练模式无法满足残疾人运动员个性化训练的需求,无轨迹数字化训练系统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为满足国家冬残奥单板滑雪运动员出发动作专项训练科学化以及残疾人运动员力量训练个性化的需求,本文通过我国冬残奥单板滑雪国家队备战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的8名主力运动员无轨迹数字化训练系统专项训练前后力量素质指标进行测试和比较研究,探讨了无轨迹数字化训练模式对冬残奥单板滑雪运动员专项力量素质的影响,为未来无轨迹数字化技术对残疾人冬季项目备战大赛提供经验参考和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