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开阳南江大峡谷景观地质成因与开发保护建议

2020-03-01 00:56姚玲李卫民黄毅
西部资源 2020年6期
关键词:南江大峡谷白云岩

姚玲 李卫民 黄毅

摘要:南江大峡谷是开阳省级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地处上扬子地块与江南复合造山带接触带附近,上扬子地块黔北隆起区凤冈南北向隔槽式褶皱变形区之南缘,景区分布主要岩石类型为碳酸盐岩,属易溶性岩石,本地区断层构造较为发育。自燕山期造山运动以来,随着地壳间歇性抬升,南江河河流下切,地表和地下溶蚀、侵蚀现象不断发生,形成了较为壮观的南江大峡谷,景观独特,旅游资源丰富。鉴于碳酸盐岩分布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为下进一步开发南江大峡谷提出了“制度保护原则、规划先行原则、协调发展原则、动态监控原则、生态教育原则”的开发保护建议。

关键词:南江大峡谷;地质成因;开发保护;贵州开阳

“大旅游”是贵州经济发展的三块长板之一,紧紧围绕将贵州建成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打造“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的目标,为实现贵州旅游业“井喷式”增长,摸清旅游资源家底,2016年省政府开展了全省旅游资源大普查工作,普查过程发现开阳县南江大峡谷最具特色。如何实现旅游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是当前大力发展旅游经济过程中必须重视的問题。本文拟对其景观地质成因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实现南江大峡谷有效开发与生态保护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1.概况

南江大峡谷距贵阳市旅游中心城市54km,距开阳县城20km,交通便利。景区主要依托南江河流流经地带,峡谷总长约40km,西起龙广桥,东至猴子田,落差218m;峡谷两岸峭岩壁立,峰峦叠嶂,野趣横生,属于乌江流域,景区面积约40km2。2006年被评为“开阳八景”之一、2008年—2010年连续三届获得“贵州省十大影响力景区”和“十大魅力景区”殊荣、被国际旅游联合会授予“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景区”、被誉为“喀斯特生态博物馆”、列入《中国特点大典》(贵州卷)等。景区与纸香沟和相思河省级风景名胜区在同一条旅游线,区位条件十分优越。

峡谷景区以山水风光、喀斯特地貌和森林植被为主要景源,以发育典型、气势宏大的喀斯特峡谷风光和类型多样、姿态各异的瀑布群落为特色,峡谷内还保存有全国最大的钙华瀑布群。峡谷自然景观有82处;南江峡谷雄峙、壮丽,以奇峰、险滩、绝壁别具特色;南江峡谷中心区域,保持原始风貌,整个峡谷集中了峡谷、青山、修水、奇洞、危岩、深潭、急流、飞瀑、涧泉、茂林,以及所增设的索桥、栈道于一体,风光旖旎、景象万千,主要景点有一唱三和瀑布、金钟瀑布、天外天瀑布、水落亭台瀑布、滴水观音、虬龙入海、诸葛亮献计、石门鬼怪等,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科研价值。

2.景观地质特征

(1)区域构造及演化特征

贵州位于江南造山带西南段和扬子陆块的东南缘,其地质构造的发展和演化在中元古代和新元古代—早古生代主要受东侧江南造山带的发展演化影响,晚古生代—古近纪则同时受东侧江南造山带和西侧特提斯构造域的发展演化影响,新近纪以来主要受控于青藏高原的隆升,构造线方向主要为北北东向,燕山运动奠定了贵州地区现今主要地质构造面貌和地貌发育的基础[4]。南江大峡谷位于上扬子地块与江南复合造山带接触带附近,上扬子地块黔北隆起区凤冈南北向隔槽式褶皱变形区之南缘,贵州境内的一级构造单元界线-普安—贵阳—梵净山北(印江木黄)断裂带之北侧,区内断层构造较为发育。

(2)景区地层及岩性

区内主要出露寒武系中上统及二叠系中统栖霞组、茅口组,主要岩石为厚层至块状石灰岩、白云质灰岩、岩溶角砾岩、白云岩等。峡谷地段出露地层主要为寒武系中上统娄山关群,其岩性主要为灰至浅灰色中厚层—厚层细至中粒白云岩,含少量燧石团块,夹鲕状白云岩及角砾状白云岩,节理发育。地层走向总体呈北东向,倾向北西,产状较为平缓,约10°~25°左右(图1)。

3.成因探讨

(1)物理作用。由于燕山运动(距今170Ma~100Ma)期间,贵州地块主要表现为地壳隆升和河流深切,同时伴随褶皱发育和断层产生,特别是碳酸盐类相对较为坚硬的岩石,比较容易发生断裂。自古近纪以来,随着新构造运动的发生,贵州地块进一步的抬升,在南江河峡谷地段的出露寒武系中上统娄山关群白云岩,属较坚硬岩石,在构造应力作用下易发生断裂,且富水性较好,溶蚀现象发育,在经历漫长的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随着地壳抬升和河流下切的共同作用,沿断裂带经河流(包括地表河流和地下暗河)深切,峡谷逐渐形成。

根据地表河流和地下暗河作用方式的不同,将峡谷成因划分为两大类:自上而下式峡谷和自下而上式峡谷,分别以织金世界地质公园东风湖峡谷和绮结河峡谷为代表[5]。自上而下式峡谷因以地表河流侵蚀为主,地表水的补、径、排现象较为明显,以“V”型谷为其主要特征。南江河为贵州第一大河—乌江支流,属山区性河流,上游及支流发源地地势较为开阔,下游河谷深切,地势陡峭,从源头(高程1503m)至下游河口(高程612m),天然总落差891m。南江景区以“U”字形峡谷为主,两岸山势较对称,河流深切,河床基岩裸露,出露岩层岩性致密坚硬,坡陡流急,河流蜿蜒曲折,落差大,符合自下而上式峡谷特征。也认为南江峡谷是出于地壳的强烈运动,阴河水流的强烈冲刷溶蚀作用形成[6]。

(2)化学作用。从峡谷区地层分布看,主要由碳酸盐类岩石组成,在碳酸水的水力作用下,易发生溶蚀:

CaCO3+CO2+H2O=Ca(HCO3)2

CaMg(CO3)4+2CO2+2H2O=Ca(HCO3)2+Mg(HCO3)2

物质组成是基础,影响溶蚀率的主要因素有温度、压力、pH值等。水流速度会影响溶解度的变化,进而影响溶蚀速度。有学者就灰岩与白云岩在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的溶蚀效果进行了大量研究。从表1可以看出:灰岩比白云岩易溶蚀,最易溶蚀的是微晶灰岩和鲕粒灰岩,鲕粒白云岩比微晶白云岩更难溶蚀,鲕粒白云岩最难溶蚀,含白云质的岩类比灰岩难于溶蚀。

通过对白云大理岩与砂岩的溶蚀现象表明:在岩石发生溶蚀的区域,由表及里易溶性矿物成分和易迁移元素含量会逐渐增加,岩石的微观结构也会发生相应变化,主要表现为岩石表层溶孔、溶隙发育,岩石表层强度降低、吸水率增大,溶蚀愈严重表层强度越低、均匀性愈差,吸水率愈大,进一步促使溶蚀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加上原始岩石成分的不均一性和结构的不完整性,溶蚀现象必然会沿构造薄弱部位和易溶岩石部分先期发生,经长期风化淋滤,峡谷内部及两岸独特的自然景观相继形成[3]。

综上,从南江峡谷现状看,出露地层产状平缓,在构造运动中坚硬岩层断层或节理发育,一般不发生滑塌,使得因节理或断层形成的陡崖或岩柱得以很好保存,随着河流进一步的深切作用,以及碳酸盐岩的易溶蚀特点,峡谷亦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漫长的地质历史演化形成千奇百怪的自然景观,弥足珍贵。

4.景区生态情况

峡谷景区动植物种类甚多,水文景观也十分奇丽。森林覆盖率高达80%以上,大部分为亚热带原生性较强的次生林。河谷两侧斜坡上有原生性较强的石灰岩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竹林,河谷以上低中山黄壤分布地区,有以马尾松林为优势的人工针叶林。峭壁上藏酋猴,猕猴在攀援嬉戏,河中鸳鸯、野鸭畅游,鱼儿成群可见,江上鱼鹰白鹭小鸟飞翔,野趣盎然。

5.开发保护建议

南江景区自开发建设以来,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漂流、避暑为主,旅游业态发展较为成熟,为确保景区生态旅游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议遵循以下原则:

(1)制度保护原则。峡谷乃是经历漫长地质历史演化形成的,具有不可恢复性和不可复制性,峡谷生态环境是极为脆弱的,在旅游开发中,峡谷两岸植被一旦遭到破坏,就会造成无法弥补的缺憾,必须制定严格的保护制度。

(2)规划先行原则。适时开展旅游资源详查,摸清家底,做好定位,高起点高规格编制好南江大峡谷生态旅游发展规划,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将自然的、人文的旅游资源在確保其完整性和独特性的前提下综合开发,推动开阳县全域旅游快速稳定发展。

(3)协调发展原则。生态自然资源乃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在保护好的同时加以合理利用,促进人类社会经济与生态效应协调发展,这是当前贵州“大扶贫”“大生态”战略的主要奋斗目标。

(4)动态监控原则。人类活动或多或少都会影响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在此过程中强化环境条件的动态监控,时时了解景区环境变化情况及变化趋势,遵循自然规律,使峡谷景观得以长期有效保护。

(5)生态教育原则。要通过加强科普教育,让人们了解地质历史演化规律,尊重科学、尊重规律、爱护自然成为自觉行为。

参考文献:

[1]范明,蒋小琼,刘伟新,等.不同温度条件下CO2水溶液对碳酸盐岩的溶蚀作用[J].沉积学报, 2007, 25(6): 825-830.

[2]方起东,祝炜平.峡谷的自然地理特征与旅游开发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2, 21(2): 68-71.

[3]刘成禹,李宏松.岩石溶蚀的表现特征及其对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J].地球与环, 2012, 40(2): 255-260.

[4]卢定彪,戴传固,谯文浪,等.贵州省活动构造特征及地壳稳定性评价[M].北京:地质出版社, 2011.

[5]韦跃龙,陈伟海,罗劬侃,等.贵州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喀斯特景观特征及其形成演化分析[J].地球学报, 2016, 37(3): 368-378.

[6]武国辉,刘幼平.贵州的岩溶峡谷[J].多彩贵州, 2006(12): 50-52.

[7]王国爱.峡谷型生态旅游景区开发与规划研究—以山西省泽州县丹河峡谷景区为例[D].西安:西北大学, 2010.

[8]姚玲,李卫民,黄毅,等.贵州省开阳县旅游资源大普查报告[R].贵阳:贵州省地矿局105地质大队, 2017.

猜你喜欢
南江大峡谷白云岩
白云岩筑坝的难点和措施
四川南江:抓培训提技能促进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
守卫大峡谷
银额盆地哈日凹陷白云岩储层研究
四招破解南江安全运输瓶颈
大峡谷,我来啦!
渤中X油田沙一段生物碎屑白云岩井场识别方法
致敬大峡谷
物探方法在南江尖山石墨矿中的选择及应用效果
大峡谷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