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杰 王云龙 袁涛 高于航 叶森 贾志伟
智慧警务是警务工作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智慧警务的概念虽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核心内涵是基本一致的,即以实战需求为引领,通过对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全面、持续提升公安机关预测预警力、精确打击能力和动态管理能力,从而使警务工作智能化,促使公安机关战斗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智慧警务建设已经成为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的工作重点,其根本的着力点在于建设智慧警队和智慧单兵。笔者认为,“智慧警队”可以表述为:结合实战,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使预测预警力、精确打击能力和动态管理能力得到提升、警务工作智能化的基层一线公安队伍。对于“智慧单兵”,笔者的理解是,依托数据赋能成果,借助移动警务终端,拥有现场接收、查询、预判、分析、处置的高战斗力的现代化作战员。
如前所述,智慧警务指的是使警务工作变的智能化,提升公安机关战斗力的警务新模式。智慧警队则是结合基层警队需求,通过智慧警务的建设,将智能化建设成果运用在警务实战的新型警队。而智慧单兵则是智慧警务智能化建设成果运用在智慧警队警务实战中的具体体现。综上,智慧警队是智慧警务建设最主要的建设单元,智慧单兵是智慧警队建设的具体呈现和重要目的。
本文以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开发区派出所为例,对大数据时代智慧警队建设的必要性、创新实践、应用策略等展开论述,用实例说明南京公安基层智慧警务建设与应用成效。
基层派出所的工作可谓是错综复杂、任务繁重,一个基层派出所需要对接十几个上级机关业务部门。但随着社会治理要求的日益提高,粗放式信息管理模式存在诸多问题:(1)业务种类多,工作琐碎化严重,各项业务基础数据基本都是由派出所采集上报。(2)信息量大,工作重复化严重。各条线数据之间存在交叉,基层派出所针对不同要求多次重复统计一类数据多次。(3)信息壁垒严重。业务系统中的数据存在壁垒,数据滞后,影响了警务工作的效能。
基层派出所作为海量数据最前沿的获取单元,拥有着丰富的基础数据。近年来围绕公共区域搭建的泛载感知网,收集了大量的鲜活数据。但再多的数据,不加以“碰撞”,也是无效数据。基层派出所中缺少贴合工作实战的数据应用模型,数据效能没有充分显现,民警数据赋能的获得感不强。
南京市江宁区域面积1573平方公里,实有人口250.4万,管辖面积、人口数量均占南京全市1/4,全区道路里程3000公里,公路密度全国区县第一,是全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强的行政区。江宁分局以占全市不到1/13的警力,处置全市1/5的警情,办理1/5的案件,守护近1/4土地和人口平安,急需通过新措施、新方法、新手段改变现状。
接下来,笔者以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开发区派出所为例,浅谈如何通过改革创新,破解瓶颈问题。
开发区派出所地处国家级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核心区域,接临亚洲最大高铁站南京南站,西临世界佛教圣地牛首山,辖区面积约54平方公里。工作呈现“四多特点”:(1)警情案件多,接警量长期位居全市第一。(2)人口企业多,实有人口近34万,产值过亿企业33家。(3)复杂场所多,坐拥南京第二大商圈百家湖,日均人流量近20万。(4)复杂要素多,商品房小区134个、规模企业1100余家、211高等院校3所。全所民警54人,出现警力不足、发案居高不下、基础工作难以见底、风险隐患难以预估、警务质态有待提高“五大难题”。派出所以综合指挥室建设为载体,以数据战队建设为突破口,结合单兵科技装备应用,打造智慧新警队做精智慧单兵,着力破解瓶颈问题。
1. 赋能勤务指挥
开发区派出所派警改变以往依靠感觉和经验的“盲派”。综合指挥室通过AR全景和三维实景分析现场情况,一键调取全区治安、交通、社会面等各类型视频监控,通过地图点选等多种方式实现社会面态势全域瞭望。借助智慧指挥调度平台实时圈画警情,调度周边警力,努力实现警力位置清、指调思路明、现场评估准的效果。
2. 赋能数据管理
综合指挥室将辖区基础业务数据在综合指挥室数据墙上可视化展现,实现“一屏观辖区”。通过海量数据实时碰撞,精准指导工作:一方面预测风险隐患,建设辖区易制毒、制爆企业风险评估模型,向民警推送风险预警信息;另一方面指导治安防控,分析辖区案件警情多发区域精准治安防控。
3. 赋能图像应用
综合指挥室运用分局自主研发江宁智慧警务平台,可调取全区视频监控等技防设施、日均汇聚新鲜数据,实现案发后嫌疑人人员、车辆全域研判,形成应用模型110余项,服务打击破案、维稳处突、治安防控各项工作。
4. 赋能情报信息
综合指挥室依托大数据工作平台,解决信息分散、碎片化严重问题,组织实施各类信息的汇聚整合、研判预警和核查处置等工作。“研判报告系统”个性化勾选所需要的内容进行数据抓取,三分钟即可完成原来半天工作报表。江宁公安警务系统整合平台实现了多平台的融合,有效解决多个系统、多次操作、重复工作的实际问题,实现了一网通查、一网通录的效果,显著提升了警务效能。
5. 赋能组织联动
开发区派出所积极拓展全要素网格,实现警格和网格深度融合。通过综治与警务数据碰撞,指导社区民警入户走访。通过可视对讲实现对非警务类警情合理分流。融交警进网格,针对老旧小区停车难的问题,优化停车条件,开展道路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警网融合以来,基础数据采集量翻倍、非警务类警情下降9.6%。
1. 组建数据战队
在分局整体架构下,派出所选拔人员组建下属二级战队,创新“人脑+数据+模型”三结合的应用模式,依托海量数据资源,开展深度挖掘应用和研判分析,形成有价值的数据服务产品,直接服务民警各项警务工作,解决民警数据需求,担任公安内部“110”。
2. 建设工具建模
依托南京市公安局“数模空间”软件,民警自己动手简易建模,解决数据模型的匮乏的问题。通过研发数据安保、数据侦查、数据监管等新型数据警务应用模式,最大限度发挥智能警务模型工具的实战价值。
3. 开展数据应用
坚持数据战队“常态机动作战、战时集中攻坚、应急统筹指挥”的原则,科学组织开展数据实战应用工作。常态情况下承担专业数据采集汇聚、综合治理、挖掘应用、精准赋能等工作。在重要时间节点,根据实战需要开展数据研判分析、数据产品输出、专项数据汇聚治理等重点工作。在应急处突时,服从分局统筹指挥调,最大限度地服务实战需要。
1. 提升防控水平
巡防改变以往“无头苍蝇”式的逛巡,合理分配巡防警力前往警情案件高发的地区。巡防接处警民警移动使用警务通的接处警APP接收警单,在提升接警处警效率同时,还可以在移动过程中实现十余种研判功能,彻底改变原有“口问手抄”的传统模式。
2. 强化基础工作
社区日常业务,条条是工作,处处是重点。充分利用大数据建模在人口管理和风险排查的独特优势,综合分析结果精准推送至社区民警。改变“大普查”的粗犷人口管理模式,有针对性开展走访,让社区民警知道“什么时间、该去哪里、去做什么”,精确做到“忙而不盲”。
3. 优化治安管理
强大的移动警务终端实现了全业务的现场办公。改变以往检查企业场所“参观式”检查和“苦口婆心”的唠叨型执法,通过“慧治安”等APP,清晰掌握历史检查情况,智能推送可能存在问题,实现精准问题检查和现场简易处罚,可以通过微信扫码支付罚款,既便民又惠警。
笔者认为智慧警务建设应贯穿公安全业务、各层面、多方位,应当牢牢把握公安工作现代化方向,着力构建与新时代江宁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现代警务体系,不断优化细节,谋划长远发展。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工作展开:
织密多元“感知网”。感知前端的建设是智慧警务的基础,是数据赋能的“神经元”。要以“重在整合、适度扩展”为原则,摸清辖区底数,整合盘活资源,注重数据的汇聚和共享,避免重复和浪费建设。感知前端建设需求科学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充分结合需求在重点区域布设多维度感知前端,丰富数据采集资源。
科技信息化工作的高速发展,容易在基层民警中出现“不会用、不能用、不想用”等负面效果。需要加强民警的培训指导和兴趣爱好培养,紧紧围绕一线民警、基层所队需求开展研发建设,确保切合实际、发挥实效。在满足实战效能时,需要注重系统平台整合,解决重复复杂问题,减轻民警工作负担。
随着社会整体发展,公安业务不再是“单打独斗”,逐渐形成政府部门联动协作,共同向社会综合治理总体方向发展。因此,需要将“公安大脑”升级为“城市大脑”,汇聚水务、供电、城市管理等多部门数据,碰撞分析社会面整体态势。“智慧警队”与“智慧单兵”的应用要更为广泛,促进警格、网格的深入融合,为社会综合治理提供更多支撑。
近年来,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充分调研工作难点,立足切合实际,善于改革创新,积极探索“科技兴警”新方法。在科学规划总体智慧警务建设的同时,从机制运行、研发建设、运用创新方面打造智慧新警队,做精智慧单兵,服务实战、服务基层、服务中心工作、服务领导决策,实现派出所综合实力和警务效能显著提升,民警工作压力明显降低“两升一降”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