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颖 戴桦根 曹宗满
(1.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嘉兴314000;2.浙江嘉欣股份有限公司服饰分公司,浙江嘉兴314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1]指出,结构性就业矛盾是我国当前就业问题所面对的突出问题。国务院在今年年初颁布了国务院[2019]4 号《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 20 条》[2],提出“书证融通”等原则,严把教学标准和毕业学生质量标准两个关口。倡导使用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
目前,我院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综合素质,期望能培养出符合纺织相关企业需求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但是目前该专业下的纺织模块核心课程体系存在与实际工作需求脱节的现象,主要表现如下。
(1)纺织品检测技术的核心技能不够扎实
纺织检测技术的培养主要涉及《纺织品检测技术》、《纺织材料》两门专业课程,课程内容设置及实施理论偏多,实践偏少。
(2)国家职业目录的变更
原有的“针纺织品检验工”在新一轮的2019年1 月新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中取消了。纺织相关的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证书有印染人员的印染前处理工、印花工、印染后整理工、印染染化料配制工、纺织染色工;织造人员的整经工、织布工;纺纱人员的纺纱工、缫丝工;纤维预处理人员的纺织纤维梳理工、并条工;检验、检测和计量服务人员的纤维检验员。没有针对面料性能检测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这就需要我们和企业联合开发抽测学生技能的方法。
(3)竞赛对应的核心技能有待提高
面对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纺织面料检测技能大赛,我们主要训练流程如下:组队——突击训练——参赛,很多学生的操作技能都是通过考前突击学来的,指导老师也倍感压力较大。因此,本次教改急需将竞赛所需核心知识和技能融入教学内容。
(4)缺乏企业经验的一线专职教师
现有的师资团队都是从高校过来的,本身接受的就是本科教育体系的教育,毕业后到高职任教,就一定会把所经历的本科教学模式不知不觉地带到高职的教育当中去。学校已经开展连续5年、企业的政策,也符合《职教20 条》的要求。半年的要求是非常好的,但是累计的这种方式不利于教师扎实的学习一线的技术技能。
要培养出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的人才,就必须以“壮士断腕”的精神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凝练出对接市场需求和人才发展的核心技术技能,根据《职教20 条》精神可以采用“育训”相结合的办法。一方面基于“纤维检验员”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另一方面和企业联合开发技能抽测。这是一种“以岗定课,课证融合,书证融通、证赛互补,课赛互促”[4-5]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课岗融通”核心是凝练出纺织品检测公司的岗位核心技能,并将这些技能整合到教学内容中去,提升学生将来在纺织品检测岗位上的就业的适应力。笔者走访嘉欣丝绸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分公司嘉兴晟纺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嘉兴海关、嘉兴市华严花边织造有限公司等多家纺织检测相关单位。大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公司本身就是第三方纺织品检测公司;或者是政府职能单位内设纺织品检测部门。通过梳理凝练出适合我校校情和学情的岗位核心技能:纺织品物理性能测试(纱线细度、织物密度、纱线捻度、面料的平方米克重)、纺织纤维定性、定量分析、纺织品强力测试(拉伸强力、撕破强力 、接缝滑移、接缝强度 、顶破强度、弹性回复)、起毛起球/耐磨测试、缩率、纺织品色牢度测试(耐摩擦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唾液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日晒色牢度)、织物阻燃性能测试、PH 值测定、纺织品甲醛含量测试等。因此在讲授纺织品检测技能的两门课程《纺织材料》、《纺织品检测技术》时,笔者都做了相关调整,增加了理论和实践的教学内容。
2019 年1 月在最新公布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中,纺织品检验相关的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只有“纤维检验员”,纤维检验员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于2019 年12 月发布。纤维检验员[6]职业编码 4-08-05-02。职业方向包含: 棉花类纤维检验、麻类纤维检验、毛类纤维检验、茧丝类纤维检验、化学纤维检验、纤维及制品鉴别。根据企业与市场的需求,在《纺织材料》教学内容安排上体现以“纤维及制品鉴别”为主,兼顾棉、麻、毛、丝、化学纤维性能及检验。“纤维及制品鉴别”刚好对应纺织品检测公司中的纺织纤维定性、定量分析。因此,课题组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在“纤维”这个点上,可以做到了“课、岗、证”相融通。
截至目前,纺织面料检测技能大赛已经举办了七届,最新的竞赛技术文件[7]理论部分主要考核学生对纺织纤维、纱线、织物相关定义、基本性能、指标及测试的掌握情况;考核学生对面料分析(分析程序、组织图、上机图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核设计纤维、纱线、织物的相关计算的掌握程度。技术文件中的技能部分主要要求学生能够依据机织面料分析及性能检测相关国家标准、规范进行相关仪器的操作使用;完成对所给纺织面料纤维成分的定性分析(3 块机织物);完成纱线结构分析(1 块机织物,纱线结构特征的描述、纱线线密度测试);完成机织面料的分析,要求参赛选手完成1 块机织物的织物分析(正反面、经纬向、织物组织、上机图、花色纱排列、织物密度、织缩率)。
通过技术文件和参赛经验,会画组织图的选手容易拿高分,因此课题组决定加大学生组织分析的课程训练。与此同时,纤维的定性分析也是个难点,因此纤维分析这个知识点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加大培训力度,而不能仅仅依靠考前突击培训。这样一来,打通了“课、岗、证、赛”,让学生通过在学校的课堂学习完成顶岗能力、竞赛能力的培养。
根据《职教20 条》倡导使用工作手册式教材,根据“岗、证、赛”对应核心技能的需求凝练适合我校校情和学情的教学内容,进而逐渐开发对应的工作手册式教材,提高教材的实操性、实用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工作手册式教材内容主要以测试部分为主,主要包括织物主要规格的测定、常用力学性能的测定、常规外观形态保持性测定、色牢度测定、织物安全指标的测定、纤维成分分析等。工作手册式教材为“书、课、岗、证、赛”融通提供了技术文本支撑。
“书、课、岗、证、赛”融通下纺织品检测人才的培养对师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课题负责人利用访问工程师平台去嘉兴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挂职锻炼,深入学习纺织品检测相关技能。其次,发挥职教集团中产学研共同体的力量,完善兼职专任教师资源库的建设。
“书、课、岗、证、赛”融通下纺织品检测人才培养的研究目的是从服务社会的角度培养学生,提升学生高质量更充分的就业能力。因此梳理好“岗、证、赛”对应的企业需要的核心技能,以工作手册式教材呈现高度凝练的教学内容,该种人才培养方式也适合在我校其他专业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