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康养产业发展现状及路径探究

2020-03-01 07:57钟光荣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36期
关键词:康养养老机构

◎钟光荣

近年来,康养产业已经成为热门话题。“康养”一词体现了对提升生命质量、延长生命长度的需求,受到广大群众尤其是老年人群体的高度关注,加快发展康养产业已经成为共识。

一、发展康养产业存在的挑战

(一)政策扶持力度不强

康养产业一般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发展康养产业离不开政府的指导和支持。当前,各地虽然出台了很多关于医养结合工作的指导意见或政策,但是缺少康养产业的发展规划。不少部门在发展康养产业中各自为政,缺乏协作机制和工作协同,对发展目标、产业布局、战略方向等认识不清。加之未将国家在土地供应、资金补助、税费减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具体化,财政投入和相应配套不足,没有充分发挥相关政策对康养产业发展的激励和扶持作用,难以吸引市场化主体参与养老服务中心修建运营。

(二)行业服务水平不高

养老机构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档次不高、规模较小、入住率低等问题,大多数机构只能提供一般性的生活照料服务,功能不够齐全,无法满足老年人群医疗保健、精神文化、康复锻炼、心理慰藉等多层次服务需求。涉及康养产业的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少,市场主体投资乏力。从行业人才队伍来看,缺乏能够引领康养机构发展壮大的运营管理人员和专业的护理人员。大多数从业人员只能对老年人进行喂饭、洗澡、铺床等简单生活照料。从业人员收入偏低、流动性大,造成机构“人难招、人难留”,也影响到康养行业服务水平的提档升级。

(三)产业融合程度不深

康养产业涉及养老、养生、医疗、旅游、体育、地产、文化等众多行业,是各种服务业的汇聚和融合发展。康养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联系不紧密,智慧养老社区未大力推广。医养融合推进较慢。文化、旅游同康养结合的景点不多,精品项目少,整体品质不高。

(四)康养专业人才匮乏

很多商界人士在企业发展转型或二次创业过程中,发现康养产业既有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也存在着日益增加的市场规模,于是积极跨涌入,但往往忽视了风口之下暗藏陷阱。目前中国大健康康养产业属于“三高一低一长”产业,即“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低利润、回报周期长”,其中暗藏许多陷阱,比如资金投入巨大、开发时间长、运营经验匮乏、专业人才匮乏等。当前的养老地产、养老养生综合体、康养小镇等项目,不缺规划师、设计师,不缺施工方、材料供应方,缺的恰恰就是全方位的专业运营人员。

虽然康养政策中有关于康养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导意见有很多,但难以落到实处。当前康养产业急需的专业人才匮乏,直接制约了康养产业的发展壮大。人才是康养事业发展十分重要的条件,应重视康养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康养职业教育体系、提高康养职业人才培养质量。

二、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究

发展康养产业,是迎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选择,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是保障民生的重要内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对发展康养产业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注重长远,科学规划,完善机制,加大投入,加快推动康养产业发展。

(一)完善规划引领,抓住战略发展机遇

高度重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用科学合理的规划引领康养产业有序发展,按照引入高端塑形象、迎合中端造品质、顺应低端出特色的思路,注重系统谋划、整体布局,明确康养产业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以“康养”为关键词,编制养老、医疗、旅游、文化等产业“十四五”规划,避免相关部门各自为政,形成工作合力。

(二)强化政府扶持,加大行业支撑力度

与全域旅游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政策配套,增大财政投入,通过政府购买、政策补贴、税费减免、金融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康养产业。在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上,考虑适当增加对新建镇街养老服务中心的区级一次性配套补助额度,吸引市场化主体参与养老服务中心修建运营。对公办养老机构,采取公办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增强机构服务功能。对民办养老机构,调整机构建设补助标准,建立健全机构运营补贴机制,激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入。探索“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支持物业服务企业开展老年供餐、定期巡访等形式多样的养老服务。

(三)突出社区养老,着力发展智慧康养

社区养老模式是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引入专业化服务养老机构,向居家老人提供生活护理、日间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服务的养老模式。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养老服务的融合,使得社区养老模式能够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互联化、智能化的“智慧养老”服务,从而适应满足大多数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开展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支持条件具备的镇街和企业建立智慧养老呼叫平台,大力建设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等功能的智慧型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鼓励企业开发智慧康养平台软件和信息交互服务终端设备。完善财政、医保、价格等政策,通过公开竞标、以奖代补、购买服务、委托运营等方式整合社区养老服务资源,支持智慧型社区养老服务企业和组织连锁化、综合化、品牌化运营,培养一批能够可持续自我发展的、有活力的品牌企业。

(四)坚持产业融合,打造特色康养

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是高端康养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避免行业同质化竞争的必然要素。在传统房地产企业积极谋求转型的大背景下,“文旅+康养”正被很多企业作为破局之道。建议结合全域旅游布局,大力发展“文旅+康养”,进而带动康养产业与医疗、体育、地产、农业、电子商务等产业的深入融合,实现康养产业业态的创新发展。结合自身特色资源和文化历史创新康养旅游产业产品,推动特色品牌的形成,加大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推进“旅游+农业+康养”,加快田园牧歌等项目建设,打造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医疗康养的田园综合体。在“医疗+康养”方面,推动医院与养老机构建立可持续的合作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推进养护型和医护型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落实护理型养老机构建设补助和运营补助,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建以收住失能、失智、高龄病残老人为主的护理院等医养融合型养老护理机构。招商引资上,把康养产业作为重要内容,不断加强对医疗养生、休闲运动、文旅地产等重点项目的引进力度。

(五)注重教育培训,培育康养人才队伍

探索建立康养教育培训体系,鼓励高校培养护理类、旅游类、健康管理类人才,储备康养服务专业人才队伍。试点在养老服务中引入社会工作人才机制,为养老服务机构设置公益性服务岗位。加强对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的护理、康复、保健、营养等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升队伍素质。

猜你喜欢
康养养老机构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康养小镇“康养+”发展模式探析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即墨温泉:未来康养休闲之地
那些康养旅游特色小镇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