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巨平
在中国传统建筑分类中,亭台楼阁是最富民族特色的建筑物。台作为春秋战国时代开始兴盛的建筑形式,起源更早,文献中也有轩辕台、共工台、帝尧台、帝舜台等记载,将台与上古帝王联系在一起。
《诗经》中《大雅·灵台》记述了周文王修建“灵台”来迷惑商纣王视听,且建成后与民同乐,深得百姓拥戴之事;《邶风·新台》描写了卫宣公为纳宣姜劳民伤财筑“新台”的劣行。唐代诗人陈子昂在幽州台上“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感慨,李白在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的喟叹,更让人耳熟能详,生发思古幽情。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台的形成,离不开土的堆积与夯筑。汉代刘熙《释名》云:台,持也,言筑土坚高,能自胜持也。意思就是台即保持,筑土高峻而坚固,使之能够保持。《说文解字》云:“台,观,四方而高者……与室屋同意。”《尔雅义疏》称:“四方而高曰台。”可见,高而平的建筑形式就可以称为台,它是一种高地或夯土建筑。从台的外在形式扩展开来,那些由自然力量所形成的高而平的自然地貌,也可称之为台。
台的起源与出现,历史文献缺少记载,考古发现可以提供比较合理的推断。
人类最初居住在岩洞里,过着狩猎生活,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原始先民开始走出岩洞,在近水源的土地上建造带顶的半地穴式的房屋居住。尽管与岩洞相比半地穴式建筑有防风、保暖的优点,但因为半入地下,容易受到雨水和洪灾影响,经常会被水淹。在长期的观察和摸索后,人们将居址由半地穴式迁往有陡坡的高地,或者夯筑一个高出地面的台体之后,在其上建筑房屋。这种高出地面的台体,就是今天所说的“台基”。台基越高,越不容易受到洪水侵害,相对更为安全。
由是观之,“台”的最初出现直接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是用于防止洪涝灾害的安全措施。在往后的历史发展中,这类台基越筑越高,成为“崇台”。台最初便利生活的实际功能,让步于“非壮丽无以重威”的政治权力的需要。
在考古学体系中,台类建筑按照功用而言,大体有陵墓建筑、宫殿建筑、礼制建筑等几种类型。在江苏宁镇地区,还有一种遗址类型,呈高突于平地的台地形状,考古界一般称为“台形遗址”。
考古发现表明,商周时期,宁镇地区的先民们,其居住村落都分布在河流湖沼的沿岸及丘陵山地两侧的二、三级冲积阶地上,这类聚落遗址最显著的形态特征,就是高出现今地面2~10米,形状多呈圆形和椭圆形的土台,故被称为“台形遗址”。
因它最初发现于江宁县湖熟镇附近,依照考古学文化命名原则,这类遗址被命名为“湖熟文化”遗址,其分布范围主要是江苏宁镇及安徽南部地区。
1957年,考古工作者在宁镇山脉和秦淮河流域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普查,历时三个月,共调查出分布在宁镇地区的台形遗址152处,之后相继又有所发现。
1963年著名考古學家曾昭燏、尹焕章先生发表的《古代江苏历史上的两个问题》中湖熟文化遗址共计有190处。
在湖熟镇发现的遗址中,有以台命名的“梁台遗址”。台地东西向长50米,南北向宽36米,高约10米。在遗址断面上可以清晰看出不同时期的文化堆积,包含有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商、周、春秋战国、汉代以及六朝等时期的遗物。称其为“梁台”,是跟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有关。台上曾建有法清寺,昭明太子读书于此。
在日常生活中,由台高大崇宏的形态特征,引申出崇高、崇敬的意义。与台有关的称呼,多有尊崇、礼敬的意思。如“陛下”“阁下”“殿下”等敬称,陛、阁、殿等都是与台有关的建筑,“台甫”“兄台”“台鉴”“台安”等,表达的也是深深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