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 响
事业单位财务分析工作包含的内容比较多,财务管理的现状、资金的预算控制、资产的负债情况分析以及财务收支与成果分析都是财务分析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财务分析工作中的财务现状分析是判断事业单位财务运行是否顺畅的主要方式,通过分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运行情况可以分析出单位的整个管理情况,从而找出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从而有利于健全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
预算的控制是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要素就是综合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预算编制以及科学的预算控制。现如今,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财务管理软件对财务数据信息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查找出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然后综合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影响,进而优化和改进预算控制方案。
统计方法是指用以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系列方法。统计方法通常可分为两类:描述统计方法和推断统计方法。描述统计方法是指通过图表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处理显示,进而对数据进行定量的综合概括的统计方法。推断统计方法是指根据样本数据去推断总体数量测度的方法。运用财务统计方法分析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与成果可以清晰的了解到单位的收支情况以及资金的运转、流向以及详细的利用情况,通过对财务收支与成果的分析可以判定出单位收支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其他资金不合理利用的情况。
综合指标法是一种重要的财务统计分析方法,综合指标法在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的运用主要是统计计划完成程度的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以及做好比例相对指标分析。事业单位有固定的工作内容,有总体工作计划,运用综合指标法来分析约定时期内实际工作量的完成情况,通过判断实际完成工作量占计划工作量的百分比来确定工作的完成情况,并根据百分比来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统计相对指标是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动态、实时跟踪,通过分析动态的发展情况来判断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这样可以客观的得出事业单位的发展速度,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优化单位工作方案。事业单位中的会计报表可以直观的反映出单位的运行情况,通过分析单位资产总额与负债总额的比值来判断单位的资产负债率,从而得出单位的实际经营情况。
因素分析法是一种常见的财务统计分析方法,因素分析法的运用可以科学的分析出影响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主要因素。通常情况下可以应用连环替代分析法和差额分析法来进行财务统计分析。其中连环替代分析法主要是把影响事业单位运行的因素替换成计划因素,然后将替换之后的结果分析这部分因素的主要影响程度,通过定量分析来得出较为精确的数据,使得分析结果更加的科学、准确。差额分析法与连环替代分析法相比更加的简单、便捷,应用的范围更加广泛,将差额分析法应用到事业单位财务统计分析工作中,可以直接将各项影响因素的比较值与基准值之间的差额进行计算,然后再将计算结果进行整理、分析,从而得出差额与差额幅度,通过对差额与差额幅度的分析来判断各项因素的实际影响程度。
趋势分析法最明显的优点就是能够直观、清晰的揭示出事业单位的实际财务情况,相关人员能够直接通过财务报表分析趋势来了解单位的经营现状和资金流转趋势。趋势分析法主要是将财务报表中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将财务报表中的各期数据进行直接比较,从而得出相同指标的变化规律和幅度。将趋势分析法应用到事业单位财务统计分析工作中,可以反映出单位不同年度资金费用的使用情况的变化趋势,相关人员可以清晰的了解到事业单位的资金费用的实际使用规律,可以直接看出经费的使用最高点和最低点主要用于何种开支,然后再根据资金经费的使用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措施,从而保障事业单位能够平衡收支。
经济指标财务比率是统计分析方法中比率分析法的一个指标,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计算才能够得出这一关键指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运用比率分析法要综合考虑单位财务的各种影响因素,对单位财务的各个经济指标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和研究,从中找出各个经济指标的关系,从而推断出事业单位各种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
比率分析法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效率比率、构成比率和相关比率,而效率比率主要是针对财务报表中相关费用与数据间的比率,以此为依据来推断事业单位经营活动获得的利益值的高低。构成比率标准指标构成部分与总体之间的主要关系,由此判断某指标的重要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