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萍 萍
(广西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南宁 530003)
一方面是一些人价值观缺失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些人价值观缺失,观念没有善恶,行为没有底线,什么违反党纪国法的事情都敢干,什么缺德的勾当都敢做……现在社会上出现的种种问题病根都在这里。”[1]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文化育人的核心是价值观育人,在新时代凸显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育人。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最大公约数”、价值整合、价值共识,人们从中获得意义世界、文化认同感和集体价值观。新时代人们追求的美好生活是一种有质量、有文化品味、有价值进步的美好生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才不断得以实现。要解决社会上出现的种种问题病根,迫切需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育人。
另一方面是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尚未健全、教育评价导向尚存不科学等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阐明要“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2]立德是根本,树人为核心,以德治国关乎“政德”,讲求“为政以德”,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关乎“师德”,追求“为师以德”。然而在现实中,“有的教师素质能力难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需要提升。”[3]这首先迫切要求为人师者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化自己”,因为立德与树人分不开,以德修身与以文化人分不开,只有以身作则在师德养成中铸造自己,才能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才能胜任时代新人的培养需要。同时,自觉践行师德师风直接关乎文化育人实效,学生“亲其师”才会“信其道”,教师率先垂范师德师风对学生来说是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提升的示范引领。
新时代是追求美好生活、培育新人的时代,“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4]首先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对兴文化、育新人提出了新要求,具体表现为文化育人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5]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思想觉悟高、道德水准高、文明素养高的时代新人来推进,而这离不开文化发展与人的发展相融合,离不开文化充分释放其培根铸魂的重要育人化人价值,离不开通过文化育人提升人的文化自觉自信,进而不断深入发掘、释放和实现人们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潜能与价值。
与此同时,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强化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提出了新诉求。现阶段,青年的教育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新期待相比,仍然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集中表现为:“部分青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人口结构的新特点新变化使得青年一代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不断增大,在婚恋、社会保障等方面需要获得更多关心和帮助;统筹协调青年发展工作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各方面共同推进青年发展的合力有待进一步形成。”[6]社会全面进步有赖于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了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社会关系和谐发展等,这有赖于在文化育人中更加“注重加强对青年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青年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促进青年身心和谐发展,指导青年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6]
聚焦新时代文化育人面临一些人价值观缺失、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尚未健全、教育评价导向尚存不科学等问题,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文化育人提出的新要求,有针对性地探索新时代文化育人的实现路径,主要有几下几个方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整体性哲学思维和共生共赢的价值追求,而“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7],二者在文化育人方面都注重深耕精神家园,都注重对人的集体价值观和文化凝聚力的培育以解决人的价值观缺失问题,需要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育人。在国家层面,“仁者爱人”“民惟邦本”“言必信,行必果”“君子喻于义”“和合与共”“天下大同”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既强调个人生存发展的道德责任,又注重从集体角度追求国家整体发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观育人相契合,成为增强人们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等价值追求的根与魂。在社会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独行快,众行远”“不患寡而患不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等思想文化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价值观育人相适应,都倡导以一种整体、和谐的方式处理个人与集体、社会的关系,引领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在个人层面,“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8]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培育公民的价值追求相协调,凸显培养人的大局观和集体观。
文化发展的关键是人的发展,文化价值释放的关键是人潜能与价值的释放,要求教育在场、文化育人在场。这对于现代化进程中一味追求“技术至上”的发展价值、文化与发展断裂、人的潜能与价值遭遇漠视是一种深刻的自省与反思。其一,文化具有精神动力的发展价值,文化育人是民族精神育人。凝聚精神动力的重中之重是弘扬和践行以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为内涵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不是一个盲目、自发的过程,而是一个需要激发人的潜能与价值去主动、自觉建构的过程,人的潜能与价值充分释放才能将“创造”“奋斗”“团结”“梦想”变为现实。其二,文化具有引领人追求先进的发展价值,文化育人是先进文化育人。作为先进文化的践行者,教师应积极回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文化与发展相融合中育新人的新要求,开发人的潜能与价值改造落后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在先进文化中涵育时代新人。其三,文化具有追求守正创新的发展价值,文化育人是创新文化育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文化支撑,创新文化育人有助于培养人的文化创新理念、激发人的文化创新潜能,引导人由自在自发主体转变为自为自觉的主体,使人的潜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显发。
首先,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学生眼里的教师“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老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9]教师应正确把握语言个性和师德师风的关系,严肃认真地考虑教育教学语言的人文效果和心理后果,在为学生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其次,将中华人文精神融入文化育人全过程。“中华人文精神……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9]彰显中国人独特的人文智慧和理性思辨,通过语言的力量育人化人应发挥这一独特优势寓理于情、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进而引导学生以和合思维处理人际关系、以和谐方式化解心理冲突、以中和理念构建生活世界。最后,利用网络阵地强化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智能+”“互联网+”的新时代,学生网民来自各地、经历不同,想法五花八门,教师要自觉用好网络文化阵地育人,及时疏导学生情绪、舒缓学生心理压力、化解怨气怨言、澄清误解和谣言、纠正错误言论等,在师生心灵沟通中增强网络正能量、消解负能量,让互联网成为贴近学生、关怀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的人文桥梁。
首先,师德是他律和自律的统一。离开他律,不可能有合格教师,没有师德规范、师德监督、师德激励、师德惩处,不可能有他律;没有自律,不可能出现优秀教师、美丽教师,没有师道尊严、师道精神、师德自觉,不可能有自律。其次,师德是底线和高标的统一。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德高在修身,是自律,是高标。身正在守法,是他律,是底线。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是高标,需要自律。高标自律的教师,又需要他律给予表彰激励,而理想信念模糊、育人意识淡薄、学风浮躁、言行失范、道德败坏等等,却是越过了底线,没有了他律。没有底线的教师,需要他律加以查处和惩治。再次,师德是规范伦理与美德伦理的统一。他律是规范,自律常常蕴含着美德伦理的要求,无论是对于个人,亦或对于一个群体来说,成长和发展蕴含着一种强烈的人文魅力、人文智慧和道德内涵,“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乃师之大幸、人生所乐也,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是“人碰到人的美丽事业”,在这项美丽的事业中教育者也会越来越心灵美丽,越来越有人格魅力。最后,师德是学生自我教育的示范引领。师生是教学共同体,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对学生自觉增进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具有为学为人的表率作用,注重全员全程全方位师德养成有助于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和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提升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