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 彬
电子印章和实体印章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针对电子印章来说,其主要是科学技术和印章结合产生的一种新型印章。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日益完善以及国有企业业务量的增加,电子印章开始逐渐推广使用。
第一,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融入身份认证功能的电子印章签章方法,主要涵盖如下几个步骤:首先,构建与之相匹配的管理查询链,促使所有终端的操作都可以在链上进行;其次,双方应当进行活体认证,直到所有信息得到明确以后,才能通过各自的终端把所需电子文件输送到指定的服务器上等待盖章;再次,不管是针对需要加盖电子公章的双方来说,还是就更多方的电子文件而言,均要进行哈希运算,这样才能得到哈希值,同时还要提取相应的信息,如真实身份信息,盖印时的经纬度等;最后,应当将哈希值、时间戳等相关信息、盖印人信息嵌入到相应的区块链中。第二,借助于互联网思维使用电子印章技术可以大大提高企业印章应用水平。通常体现在以下几点:(1)在线用章,实现全程在线办公闭环。当工作人员在相关系统增加电子印章功能以后,就能实现企业业务合同等文件发起、签字盖章等一系列步骤;省去了文件打印前后、盖章前后的人工检验内容一致性,继而从根本上促进业务水平的全面提升。(2)在线验签,减少印章制假情况出现的几率。电子印章签署期间,签署人只有事先通过CA身份认证并成功颁发指定证书以后才能签字或者是盖章,显然电子印章用印以后的文件存在着较多的优势,如身份可识别、不可抵赖性等。倘若合同一旦被随意篡改,那么数字证书就会被破坏。这个时候只要通过在线查验数字证书完整性就能准确判断合同文件是否完好无损。第三,可以利用动态码查询的方式使用电子印章。针对电子印章动态生成系统来说,其主要包含以下几种模块:其一,印章生成模块;其二,印章管理模块;其三,印章显示模块;其四,USBKEY和服务器或存储设备。针对印章生成模块来说,尽可能以印章印模模板为主,并在此基础上设置相应的属性参数,同时还应衍生出电子印章数据;针对印章管理模块来说,主要是在充分结合相关数据权限参数的基础上检验电子印章数据,直到顺利通过验证后方可签名,紧接着会衍生出与之相匹配的签章结果数据;就印章显示模块来说,其主要是获取相关参数以及印章印模模板,同时还要从相关证书中得到CN信息亦或是签章人信息,并在此基础上绘制出相应的印模图片,仔细验证电子印章上的签名,成功通过验证以后就可以呈现出完整清晰的印模图片;针对服务器以及存储设备而言,往往在保存电子印章数据中比较适用。
所谓电子公章,主要是采取数字签名的形式通过第三方权威认证进行的身份验证,协助各个主体判断对方身份以及阐述自身的身份,有着较多的功能,如安全、防篡改等,为增强信息传递的真实性提供应有的保障。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应当对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高度重视:第一,严格管理流程。结合应用流程制定出与之相匹配的规章制度,对使用流程以及管理手段加以明确,在全面了解公章使用流程的基础上制定满足电子公章的管理措施,这样才能促使电子公章的使用可以朝着更加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按照使用流程进行操作。在使用电子公章的前期阶段,一定要提前得到相关管理者的许可,紧接着再把保存有电子公章的介质插入到指定的接口中,将电子公章终端客户端打开,读入与之相匹配的电子文书,同时还要在其需要盖章的位置单击“盖章”功能键,在系统的提示下输入“PIN”码,直到实体码准确无误才能盖章。第二,设置专人管理。一定要安排道德品质高、综合能力强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一方面,迫切需要政治立场坚定,认真履行相关规章制度与纪律的专业人员,特别是用章规定,为可以按照审批管理方式用章提供应有的保障。另一方面,这些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电脑网络基础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依据用章流程应用电子公章。第三,权限验证系统。当电子公章顺利开启以后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其设置使用权限,在充分了解电子公章使用系统的基础上,可以将其划分成以下角色:其一,平台管理员;其二,系统管理员;其三,公章管理员;其四,公章使用人。结合人员角色设置最为适宜的权限,为电子公章的应用可以达到实施监督与查询的效果创造有利条件。因为权限不同,所以可以在必要的条件下对不同的身份做好相应的授权与变更工作。不仅如此,还应加大验证管理的力度,在对电子公章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就可以验证电子公文的公章,通常是查阅公章的签章人姓名、签章方式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公章验证以及身份验证,为保障公章的使用权打下扎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印章(电子印章)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随着我国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电子印章使用次数逐渐增加,随之而来的风险也在日益提高,笔者主要从国有企业印章(电子印章)的管理、国有企业印章(电子印章)的使用这两个方面展开了论述,旨在可以和相关人士互相交流学习,供以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