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纪 蕾
农业经济发展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农业所创造的经济效益提升,其二则是指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提高,形成新的技术、产业及体制。乡镇在农村整体农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枢纽作用。实现乡镇农业经济发展,有利于消除城乡二元对立,进一步促进乡镇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新时期,为了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必须做好乡镇农业经济工作。针对当前存在于乡镇农业经济工作中的制度不完善、条件不充分、市场环境差、农民综合素质不高、经济工作理念陈旧等问题,本文主要对新时期做好乡镇农业经济工作的具体策略展开思考,以此为乡镇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可操作的建议。
乡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受乡镇农业经济工作理念影响,因此新时期做好乡镇农业经济工作,首先应推动乡镇农业经济工作理念实现更新,突破原有经济发展模式,激发创新意识。新时期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应将促进乡镇产业融合作为核心,有效调整乡镇农业经济结构。
加快乡镇产业融合进程,首先需要实现农业产业化,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业,注重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推出重点农产品并拓宽其销售渠道,实现专业化农业生产、专业化农产品加工以及专业化管理,着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并延长农业产业链,挖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服务质量,推动农业走上现代化经营道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是发展农业科技,为此,应加大对于农业的资金投入,并提供相应惠农政策支持,同时加大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宣传力度,吸引外部投资,应用资金引进先进农业技术,以先进农业技术改变农业粗放式增长现状,推动农业实现集约式增长,促进农业转变发展方式,并构建完善的农业产业结构体系及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第三产业主要指服务业,主要包括旅游业、教育业、金融业、餐饮业、娱乐业等。实现农业与第三产业融合,可以为乡镇农业经济创造新的发展空间,同时提高乡镇农业经济发展质量,促进乡镇农业经济朝着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生态的方向发展。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实现农业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的思路:其一,推动农业与旅游业及餐饮业实现融合,发展观光和体验农业,打造乡镇旅游景点,完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并提高乡镇旅游景点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乡镇观光农村风貌;其二,推动农业与教育业实现融合,与当地学校展开合作,提高学校教育水平;其三,推动农业与金融业实现融合,发展乡镇金融业,促进乡村资金使用效率提高并带动农业技术实现发展,促进乡镇有效进行资金积累;其四,推动农业与文化产业实现融合。
新时期做好乡镇农业经济工作还必须完善乡镇农业经济管理体系,打造一支专业而高效的乡镇农业经济工作队伍。为此,需明确各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能及相应的责任,提高乡镇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促使乡镇农业经济工作实现权责统一。与此同时,相关工作部门也应建立乡镇农业经济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机制以及与之配套的奖惩机制,并完善对于工作人员的监督。此外,还应注重乡镇农业经济工作人才建设,吸引本乡镇高素质人才,减少大学生人才流失,并组织现有工作人员参加相关工作培训,切实提高其工作能力。
乡镇农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力是民众,只有当乡镇民众具备足够的综合素质时,乡镇农业经济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针对当前乡镇民众普遍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应着力提升乡镇民众的综合素质,邀请农业专家定期走进乡镇,积极开展关于农业产业化、先进农业技术以及农业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相关讲座和培训工作,增进乡镇民众对于新时期乡镇农业经济工作新措施的理解,提高他们对于乡镇农业经济工作的配合力度,从而有效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应用,保障农业产业化进程加速推进。
综合以上关于新时期做好乡镇农业经济工作的思考,可以得出,新时期推动乡镇农业经济实现高速、高质量发展,必须更新乡镇农业经济工作理念,加快乡镇产业融合进程,包括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业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等方面。与此同时,需要打造一支专业而高效的乡镇农业经济工作队伍,完善对于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管理体系,促进乡镇农业经济工作实现权责统一。此外,还需要开展面向乡镇民众的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民众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民众对于乡镇农业经济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