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严
洛阳市市政设施管理中心
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引入绿色施工技术,不仅能够开展资源、能源的节约与利用,提高企业经济,也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所以,下文先简述绿色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分析了市政工程建设施工中出现的环境影响问题,然后介绍了市政工程绿色施工技术及其应用。
市政工程施工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液、废渣及噪声等,给居民生活和城市环境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更甚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影响。绿色施工技术是因地制宜的开展资源、能源的节约与利用,减少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环境影响的重要技术途径,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企业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的责任。
绝大多数市政工程工量大、周期较长、施工强度较高,为提高施工效率,势必使用如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破碎机、高压旋转钻机等大型、重型工程设备,产生大量的噪声、震动,影响到周围环境。
市政工程施工中,会使用大量的水资源,使用者只考虑如何获取水资源、满足施工需要,并没有思考如何节约用水、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时常出现废水未经处理排放直接排到市政管网,影响到下游的市政泵站、污水处理厂等正常稳定运行,更甚者直接排入附近的灌渠、河流及湖泊,从而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
市政工程露天作业多,涉及挖填方、材料装卸和运输、模板支架,混合料搅拌和浇筑等许多施工环节,在遭遇大风、强降雨和大雪等恶劣天气时,施工现场都会产生大量的扬尘或泥水,从而造成施工扬尘污染。
市政工程施工中,不可避免会产生许多的建筑废料和垃圾,如残留或脱落下来的水泥、金属物、木块、沥青、污泥等固体废弃物。如果不及时清理,不仅造成施工现场混乱,还增加了各种安全隐患。如果对施工机械设备、建筑材料等没有进行质量检测,会导致很多有害物质进入现场,发生不良化学反应,导致土壤环境污染。
市政工程施工,如金属焊接、防腐涂刷、沥青路面施工等工艺环节会带来许多有害气体。车辆、工程机械及燃油非移动设备尾气排放也会造成空气影响。由于机动车行驶不畅,燃油机械和设备运行工况恶化,使用油耗会大大增加,废气排放量加重,导致城区空气质量不断恶化。
第一,完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采用绿色施工技术,做好重大危害环境因素辨识、风险评价清单和管控措施,加强全体职工的绿色施工教育,增强辨识能力,落实管控技术,配备必要的个人防尘、降噪等劳保防护用品。第二,摸清建设内容和施工现场地下管线及配套设施情况。遇到迁建或保护原有地下热力、电力、燃气、排水等管线情况,需要联系行业部门,探查和明确相关地下管线位置、路径和深度,统筹各专业、各施工单位的进场开工和工期,提出绿色施工和保护环境要求,避免相互干扰、延误、抢工造成混乱现象,避免挖断或损坏地下管线及配套设施。第三,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平面。尤其是工程机械、运输车辆进出口,货料仓库、料场、机械设备规范停放,结合施工动态管理,减少材料周转、装卸运输,满足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整洁要求。第四,制定道路保通方案。树立“修路先保通”的理念,建设道路保通工程,最大限度减少市民出行带来不便。由于市政工程施工线路长、周边交通密集等特点,在开工前,提前与交通管理部门沟通,制定周密的交通绕行和道路保通方案。在正式施工围挡前,先进行3天~7天的交通围挡试验,以测试保通道路在车流量高峰时期的通行状况,视情况对保通方案进行微调。进入正式施工阶段,设定专职保通员配合交警部门,科学调度施工车辆、建筑材料进出时间,有效避让交通高峰时段,保证施工工序连续、不脱节、不误工,提高施工进度。第五,制定机械和设备调度计划,检测、使用符合国家环保、工程技术要求的工程机械和设备,特别是重工机械需要有制度、有秩序的使用,避免机械产生强烈振动和超标噪声。第六,编制重大环境污染应急处置预案。制定粉尘、废水、废气、废液、废渣等抑制和处理方案,一旦出现大面积污染,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消除或减少环境影响。第八,在施工围挡周边、沿线布设环境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和传输数据,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反应处置。
一是施工现场,增设雾炮降尘机、洒水车,在施工围挡上设置雾化喷淋设施。二是精确计算水泥、石灰、砂石及土方等散体材料用量,全部采取场外集中拌合站供应,对现场遗留材料及时收集。三是土石方挖、填作业时,开启雾化喷淋设备,降低飞扬粉尘浓度,较少影响范围。四是定期巡查,对遗漏、抛洒、蔓延的粉尘,使用真空吸尘设备,及时收集防止蔓延。五是机械设备改进或加装吸尘设施或收尘袋,减少粉尘飘散现象。六是焊接、切割、研磨、喷涂等现场,设置吸尘罩设备,操作工人佩戴防护口罩,消除有害粉尘和有害气体伤害。七是使用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机械设备,限制使用柴油国三及以下标准的机动车辆和非移动式设备,消除燃油尾气污染。八是接触粉尘的工作人员和清扫人员佩戴防护口罩,做好自身防护。
一是施工场地封闭围挡,尤其在产生施工噪声比较集中的区域,设置成型板材2.5m高围挡、或隔声屏障,降低噪声的影响。二是施工时段应尽量控制在白天,避免因夜间动工产生超标噪声,影响附近居民。三是使用符合工艺和技术要求的机械设备,如果发现噪声特别大的施工设备,要为其添加润滑油,或者直接更换噪声较小的设备,从源头上降低噪声污染。四是改良施工技术和工艺,如果施工会产生较大噪声时,需要根据情况,采用新技术或改进施工工艺,避免产生严重噪声。五是加强工程机械噪声监督,尽可能加装消声器等设备,工作人员佩戴降噪耳罩,并定期轮班操作,避免长时间处于高噪声、震动环境中受到潜在伤害。六是工程机械和车辆要保持低速或者匀速行驶,禁止猛踩油门、连续鸣笛,减少不必要的机械噪声产生。七是合理安排物资、材料装卸时间,集中白天进行钢管、模板、安装以及拆除工程。
一是施工场地内、外雨水要经过沉淀排入市政管网。二是混凝土输送泵及运输车辆清洗处,应当建设临时沉淀池、过滤池。三是现场设有专门存放油料和化学溶剂等物品库房,地面应做防渗漏处理,废弃油料和化学溶剂应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倾倒。四是沉井、深基坑抽排降水不得随意排放,需建设临时管道排放至市政雨水管网,并专人养护、保持畅通管道。五是桩基钻孔泥浆现场,要设置泥浆循环池,使用完毕后,采用专用吸污车辆、泥浆槽车统一收集运出场外、集中处理。六是科学设置污水、废水沉淀池,做好对施工废水二次利用,比如混凝土养护水、冲洗地面废水、清洗车辆设备的废水,过滤后用于场地浇水扬尘,洗刷车辆及绿植用水等。
对现场的建筑废料、垃圾采取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一是减少建筑材料浪费,通过科学配比,准确下料,减少建筑余料产生垃圾。二是充分利用建筑余料,回收落地砂浆、混凝土、砖石碎块等材料,合理的使用在沟槽、路基等软土路填埋部位。三是尽量采用预制件,减少现场制作浇筑和切割产生的废料。四是收集沥青混凝土余料、建筑砖石垃圾以及工程弃土,统一场外分拣、破碎、加工再生利用,制造成再生骨料、再生透水砖、再生干粉砂浆等一系类再生建筑材料,实现建筑垃圾资源综合再利用。
总之,在市政工程建设中,提高绿色环保意识,积极合理应用绿色施工技术,不仅能够有效节约资源,降低施工成本,还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环境影响,促进市政建设领域绿色健康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