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筑·绿色医院
——浅析偃师市人民医院(新区医院)规划建筑设计

2020-02-28 06:51程利鹏
绿色环保建材 2020年2期
关键词:污物流线设置

程利鹏

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 项目概况

偃师市人民医院(新区医院)建设项目位于偃师首阳新区,北邻城市主干道中州路,南至太和路,西侧为开阳路,东侧为夏都大道,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场地南北长约409m,东西宽约330m,地面无附属物,地形平坦。本项目总建设用地面积为104349.33m2(约156.52 亩),总建筑面积为215478.30m2,一期总建筑面积为139913.18m2,主要包括容纳1200床设计规模的门急诊楼、医技楼、病房楼、感染病区及附属用房;二期总建筑面积为75565.12m2,主要包括病房综合楼、后勤服务综合楼、康复健康中心。建成后医院将达到日门诊量4500人次、1500床位的医疗区和750床位的康复区,成为面向洛阳、辐射全省,有竞争力的“大综合、精专科”的现代化特色医院。

2 设计理念

本次对院区的整体规划着重医疗功能先行,体现绿色生态医院前提下,对比方案的优缺点,最终方案形成以下设计理念:

2.1 着力搭建“绿色规划、花园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绿色医疗平台

设计符合医疗建筑的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趋势。节约利用土地,在有限的用地范围内,在满足功能容量需求的同时,致力于实现医院园林化、花园式的建设目标,同时为医院远期发展留有余地。

2.2 理顺医疗流程,创造高效且人性化的医疗空间环境

医院流线复杂,要求严格,系统庞大。方案本着“以简单的方法解决复杂的矛盾”的原则,将医疗流程进行细致而缜密的梳理。通过从规划结构、建筑功能组织、流线布置等多方面的设计,不仅为前来就诊的患者提供了高效人性化的医疗空间,同时也为医护人员提供了舒适宜人的工作环境。

在医院的公共空间设计中,利用内庭院空间,把阳光、空气、蓝天、绿树引入建筑内部空间之中,打破压抑的空间氛围,创造出宁静开敞的自然空间,削弱病患的焦虑与紧张,使公共空间成为自然理疗的天然场所,充分享受绿色生态的休憩场所。

2.3“医院街”设计理念的创造

传统医院建筑多采用分散式布局,占地面积大,服务效率低,已无法适应形势要求。设计中引入了国际先进的医院街的概念。在现有的用地条件下,将门诊、医技、病房三大功能单元通过医院街有机组合到一起,并形成采光通廊,使公共空间不仅成为便捷的交通枢纽,更为前来就诊的病人提供休息、散步的优美环境。医院街有完整的标识系统指引不同的科室,方便人们使用。设施齐备,阳光充足的医院街从心理和生理上对就诊起到积极的作用。

2.4 数字网络化医疗空间的创造

办公地点不再受到空间的物理限制,在各楼层设置了分层挂号及收费窗口,减少了患者交叉感染的几率。通过电子屏幕、自助服务系统,传达信息资源,改善空间格局。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使就医环境更加人性化,舒适化。

3 规划设计

3.1 规划结构

(1)结合建设用地特点、周边道路、周边环境及人流方向,采用北低南高,点—面结合的规划布局方式。城市主干道中州路做为偃师市的形象道路,两侧建筑应突出形象,本院区建筑群采用由北向南依次递进升高,强化了建筑群的整体性和体量感。

(2)规划依据设计理念,采用了“一轴、多庭院相互渗透”的布局模式。“一轴”:一条贯穿医疗区的南北向“医院街”,建筑物以正对主入口的门诊大厅为端点,以南侧住院部大厅为终点,依次递进,形成宽窄有度、相互穿插的室内空间,使建筑内部结构清晰、方位感明显,流线便捷。“多庭院相互渗透”:主轴两侧的功能科室之间形成多个内庭院,使绿色庭院与贯穿轴线互相渗透,互相包含,一阴一阳,相辅相生,室外景观向建筑内部辐射,建筑空间也融入室外景观。

3.2 功能布局

基地分区明确,分为综合医疗区、行政办公区、感染病区和二期预留发展区,各部分既自成体系又有机结合成一个完整的医疗系统,符合综合医院科学管理及现代化的要求。在建设用地北侧城市主干道中州路上设置医院主入口,南侧太和路上设置医院次出入口、感染病区出入口及后勤出入口,西侧临开阳路设置急救出入口和污物出口,东侧夏都大道设置行政办公出入口和机动车出入口。建筑整体布局紧凑,各建筑单体按功能独栋分设。从院区主入口进入,正对设置门诊楼,通过医院街串联基地南北主轴,依次设置门急诊、医技综合楼和病房综合楼。同时将儿科、急诊急救分设于医院街东西两侧,并设置专门出入口,充分考虑人们就诊的便捷性和及时性。营养餐厅、职工餐厅及部分后勤辅助用房位于医院街的东侧,方便各个部门人员共享,临近后勤出入口,与主要人流不交叉。在西南侧设置整个院区的垃圾暂存及太平间,污物出口临近设置,方便污物短捷的运出院区。二期发展用地位于基地南侧及东南侧,相对独立,充分考虑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主要设置病房综合楼、后勤服务综合楼、康复健康中心,为医院的功能、医疗技术和设备的进一步更新和发展预留空间,且在未来施工中,对医院运营不会造成干扰。

3.3 交通流线组织

医院的交通组织重点在于满足不同类型的流线,人流、物流有明确独立的出入口和流线组织,各出入口到达各功能区流线便捷清晰,避免交叉。洁污分流、内外有别、动静分区,更大程度上方便不同需求的人流就诊,体现人性化设计理念。

(1)门诊出入口:大量人流来自用地北侧城市主干道中州路,且结合院前广场设置门诊出入口,突出医院整体形象。

(2)急诊、急救出入口:急诊急救出入口与门诊人流分开设置,减少人流冲突和交叉,安排在门诊楼西侧,从西侧开阳路进入,形成前广场区急救场地以应对公共突发事件。

(3)儿科出入口:将儿科出入口设计在基地东侧,单独形成出入口,同时与门诊楼、医技楼有直接的联系。在半围合的庭院中设置儿童乐园,以缓解儿童就医的紧张心理,这样符合儿科的设计原则,同时也具备相对的独立性。

(4)病房楼出入口(次出入口):病房楼出入口位于建筑南侧,同时为整个院区的次出入口,探视人员也可以由此进入。

(5)后勤出入口:临南侧太和路设置,为整个院区后勤保障物品进入的通道。

(6)污物出口:在病房楼西南侧,临近垃圾暂存及太平间设置污物出口,污物在地面通行路径做到最短,从基地西侧开阳路污物出口运出。

沿建筑周边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地面仅供急救车和消防车通行,其他车辆则由次出入口经停车场直接进入地下车库。

3.4 绿色医院

(1)节地与室外环境。土地集约利用,节约土地资源、综合控制室外通风、室外噪声、热岛分析等实现室外舒适环境。

(2)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宽敞明亮的“医院街”是整个医疗中心的枢纽,把患者、医护人员紧密联系起来,医院街顶部设有可开启的遮阳设施,在夏冬季可调整角度,保持室内温度,降低能耗。建筑之间的内庭院既带来了光照和自然通风,也使患者和医护人员尽享美景,创造绿色、生态、舒适的就医和工作环境。

根据室内功能控制外窗面积、采用固定外遮阳、Low-E 玻璃、自然通风等低技适用措施实现节能。室内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并全部采用高效节能灯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室内照明节能。

建筑屋顶的绿化可起到隔热作用,预留太阳能光板位置,利用生态科技为建筑节能降耗,自给自足。

(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项目全部采用节水系统,收集建筑表面和地面雨水,处理后用于绿化、冲洗、景观等用水。

(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采用高强材料和可循环材料;外墙采用洛阳市推广的建筑保温和结构一体化设计,内隔墙采用灵活隔断,并采用可再生和可循环利用装修材料,减少材料消费。设计采用先进的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

(5)室内环境控制。控制室内噪声环境、灯光照明、空气调节、污染扩散。使室内环境符合国家规范要求,体现绿色理念。

3.5 建筑效果

医院的外观考虑以现代风格为主,流动的弧线、轻盈通透与厚重沉稳形成视觉上的对比,色彩、材料与细部的处理呈现出精致优雅的风貌,兼顾了现代化医疗建筑和有厚重历史文化的建筑风格,充分表现出作为现代化医院的建筑内涵。

猜你喜欢
污物流线设置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Purex流程中铀、钚、锆、钌混合溶液界面污物的成因研究
吸污车卸料装置结构设计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几何映射
水平井、直井联合开发压力场及流线分布研究
Gas from human waste
任意夹角交叉封闭边界内平面流线计算及应用
基于特征分布的三维流线相似性研究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