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军
安徽睿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在国家工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与之相关的危险废弃物集中处置工程的实践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越来越多,对其采取的处理方案多是将危险废弃物和工业废弃物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填埋处置,但是填埋场对于地下水产生的影响较为显著,在环境影响评价中针对于地下水的影响分析开始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
近些年,工业发展势头迅猛,固体废弃物的产生总量逐年增加,原有的废弃物填埋方案无法更好的适应当前工业发展的具体需要,需要制定出更为合理的处置对策,为国家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安全填埋属于危险废物处理的重要举措,但是实际产生的渗滤液可以直接的影响到地下水的安全,甚至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因此积极的探索新型的危废处理方案意义重大。如某危废填埋场的设计库容是28万立方米,按照年计算,每年需要进行填埋的危废物约为1.8万吨。依照本项目的基本情况,分析其废水和污水产生的来源,地下水污染的风险源可以适当的划分出不同的类型,重点包含着营运阶段的生活污水、填埋场和封场后填埋场的渗滤液等等。依照项目污水的产生情况,针对于污染负荷进行合理的分析。填埋场等标污染属于防治的关键点,在填埋场中,应该积极的防渗处理,在确保未发生任何事故的前提下,将排入污水处理区进行相对合理的处理,污染负荷一般是由污水处理区承担,这个阶段的等标符合比最大。
关于评价区地下水系统展开的分析,重点涵盖着不同方面的解读,包括:潜水含水层组、评价区内河网发育等等。关于潜水含水系统,应该清楚的了解其主要的组成部分,首先是其上部边界,重点接受的是降入入渗补给,通过蒸发的方式完成排泄。下部的边界则重点是相对隔水层,处理为隔水边界。在理解范围内容将其进行合理的评价,潜水的流向重点是通过自东北到西南的方向进行运动,潜水水位则是呈现出一种季节性的变化方式,并不属于稳定流。
地下水环境保护的目标重点是指的潜水含水层和可能受到其他因素干扰的含水层,集中式饮用水源以及分散式饮用水源等均属于具有代表性的对象。分析是否是项目的地下水环境保护对象,应该综合多个方面展开具体的分析,如地下水评价的范围以及地下水环境功能的区别等等,若是项目建设的范围存在着显著的差别,需要严格的依照项目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工程布置等分别的获取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的实际分布状态。针对于地下水环境敏感度做出合理的判断,“较敏感”的判断有些许的困难,但是可以依照集中式饮水源和分散式饮水源做出科学的判断。
安全填埋场的选址一般是选择合适的区域,但是如果能够对地下水产生影响,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处理【3】。若是对于填埋场的安全性做出评价,往往是依照对地下水的影响程度做出合理的区分。
(1)水文地质条件。在详细的解读评价范围之后,应该了解被纳入至评价范围的环境水文地质情况,比如掌握其基本的类型、补径排条件等,通过详细的分析地下水动态变化的特征以及各个含水层之间存在的水力联系,概述具体的方式方法,确保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联系更加的密切。一级评价需要严格的分析环境水文地质情况,若是项目评价的范围中显现出相对复杂的水文地质情况,二级评价还是需要及时的弥补,针对于项目场地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水文地质勘察,确保场地包气带特征更加的明显。
(2)污染源的调查。对于地下水的污染源,应该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分析,需要展开对应的调查,将评价的范围以及项目产排同种特征因子的地下水污染源等做出合理的判断,需要在危废处置装置或者是相应的区域及时的开展现状调查工作,落实对应的取样分析环节。
(3)环境现状分析。安全填埋场应该适当的设置水质监测点,往往需要将其布设于建设项目场地及周边环境的敏感点,在建设项目场地的上游、两侧以及项目场地及其下游影响区监测点需要控制在1~3个。
安全填埋场往往需要按照一级评价、项目及其他场地依照地下水影响评价一级或者是二级的不同标准,结合着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工程布置的合理性与否,判断环境的基本特征和评价的实际范围等,预测项目能够对地下水环境水质产生的影响,关注保护目标的实际情况。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的范围往往需要和调查评价的范围保持着一致性,针对于潜水含水层或者是污染物进入到含水层做出的影响预测,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做出合理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相应的检测和分析成效更加的明显。
在工业发展状态日渐优良的二十一世纪,国家在追求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也开始积极的关注工业废气污染物的处理情况,尤其是部分危险废弃物的处理,能够直接的影响到国民的生命安全和国家的经济发展。通过本文的概述,明确了工业发展的整体态势,结合着列举的实例对工业危废集中处置工程的设置做出了判断,结合着安全填埋场对于水环境的影响加以评价,阐述了环评要点,旨在为广大的工作人员提供有效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