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英,黄文安,黄恩泽,张健荣
(1.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天水广济医院120急诊,甘肃 天水 741020;2.甘肃省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120急诊,甘肃 天水 741020;3.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西坪卫生院,甘肃 天水 741200)
重症哮喘属于较为严重的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气流流速下降、休息时症状无明显缓解等。而在急性发作期时,患者的病情会迅速进展,出现意识模糊、呼吸浅快、呼吸性酸中毒等情况,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可能会导致其出现呼吸衰竭甚至窒息死亡。为了对对基层医院危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判断与治疗方案进行探讨,进行了本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选择我院2018年1月~12月接收的危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23~72岁,平均(46.19±8.37)岁,病程3~17年,平均(9.12±2.54)年。所有患者在哮喘病史2年以上,符合危重症哮喘急性发作症状,发作前1月没有进行过糖皮质激素治疗,且无肝肾功能损害。
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对该病的判断方法以及临床治疗方案进行总结分析。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呼吸频率、pH、PaO2、PaCO2进行观察对比,分析临床治疗效果。
本此研究的数据使用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在对危重症哮喘患者进行判断时,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是最主要的判断依据。在患者的治疗上,主要应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茶碱类、β受体兴奋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以及机械通气、氮氧混合给气治疗等非药物手段。
患者在治疗后心率由平均(150.63±22.34)次/min降低至(82.63±12.53)次/min、呼吸频率由平均(40.64±8.27)次/min降低至(16.63±4.64)次/min,同时PaO2、PaCO2、pH等指标也明显改善。
在对危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进行判断时,首先要对其病史进行询问,多数患者均存在着2年以上的哮喘病史。然后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对其哮喘的严重程度进行判断,如患者能够正常说话则发作程度较轻,若说话需要多次停顿则可认为是中度哮喘,如患者只能够发出单音节或不能说话则可以判断为危重症哮喘。部分症状严重的急性发作患者还可能会有低氧血症、呼吸性酸中毒、气道痰栓阻塞、呼吸刷街等症状。此外,医师还要对根据患者的体征进行判断,危重症哮喘患者的呼吸频率通常大于30次/min,且呼吸深度较浅,需要依靠辅助呼吸肌。患者两肺广泛分布着响亮的哮鸣音。同时患者还会出现胸锁乳突肌过度收缩、口唇紫绀、心动过速(>120次)、血压升高(收缩期压差>12 mmH)、奇脉等体征。
临床上对于危重症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主要可以分为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两种方式,其中常用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1)茶碱类药物。具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兴奋呼吸中枢以及抗炎、调节患者免疫力的作用。该类药物的使用需要根据患者情况,急性发作期以血茶碱浓度10~29 mg/L为宜。(2)β受体兴奋剂。具有快速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减轻哮喘症状的作用,且副作用较少。临床上一般以雾化吸入的方式进行持续给药,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3)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以及对丘脑、垂体、肾上腺的周作用,能够逆转β受体兴奋剂造成的过敏症状,是危重症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通常与β受体兴奋剂联用。而非药物治疗方法则主要包括:(1)机械通气。能够缓解患者呼吸肌疲劳,改善其意识模糊、呼吸衰竭症状,多用于患者抢救。(2)氮氧混合给气。该种方式具有更低的起到阻力,呼吸肌负荷较小,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临床上面对危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时,要根据其情况准确的判断病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从而使患者的症状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