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河勇
(浙江省义乌市后宅街道下金村,浙江 义乌322008)
近些年来,野生中蜂种群不断萎缩。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生态环境变化、西蜂引进后的盗杀、农药使用量增加等。除此之外,野生中蜂种群与家养中蜂之间的交尾,也是造成野生中蜂种群不断萎缩的主要因素。因为蜜蜂处女王和雄蜂的交尾不同于牲畜,可人为选择控制。处女王和雄蜂是在高空飞行中进行交尾的,那么野生中蜂群的处女王,就极有可能与家养中蜂群的雄蜂进行交尾,所产生的后代,就融入了家养中蜂群的遗传基因,也就使野生中蜂群的野外生存能力大大减弱,久而久之,就逐渐导致野生中蜂种群的萎缩。
也许会有蜂友质疑这个问题:野生中蜂与家养中蜂,都是同一个物种。相互交尾,怎么会影响;野生中蜂种群的生活力低下,怎会造成野生中蜂萎缩?
能够在野外连续多代、长期生存繁衍下来的野生种群,是在“弱肉强食”之残酷“丛林法则”下,通过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而生存繁衍下来的,而家养中蜂群则不然,可谓是全年”衣食无忧”,养蜂人事无巨细地全程庇护着,生存无多大的压力。以下用野生中蜂群与家养中蜂群之间的各方面区别,予以证明。
野生种群,为了抵抗天敌,保卫“家园”,通常都很性暴爱蜇。也只有这样的凶猛,才能击退来自空中和地面的入侵天敌,而顽强的生存下来。否则如果蜂性温和,那就只有等待灭亡。而家养中蜂群,有养蜂人的常年呵护,生存压力轻,天敌大部分被人为捕杀驱逐,所以蜂性温和,更何况养蜂人为便于日常管理,通过世代对蜂群进行温驯性的选择,即爱蜇刺的蜂群不留王台,一律割除,再移入性情温驯蜂群的王台育王。这样通过连续多代的人为选择,家养群的蜂性都很温和。
野生中蜂为了贮蜜越夏或越冬,当附近的蜜源缺乏时,就会远距离出勤觅食,出勤采集距离会比家养蜂群远得多。只有那些拥有更远程采集能力的野生蜂群,才能更有机会生存下来。而家养蜂群养蜂人会选择蜜源较近且富足的区域摆放蜂群。即使当地繁花落尽,也会提前给蜂群搬迁至另有蜜源的新区域。久而久之,家养中蜂群的远程觅食能力,将严重被弱化。
大山深处气温很低,野生蜂越冬时,那些抗寒能力不强的蜂群,就会被无情地淘汰。而生存下来的野生种群,也就练了一身超强的抗寒能力。家养中蜂群,却在寒潮来临之前,蜂农就为其包装防冻等,通过多个世代的“安逸生活”,家养中蜂的抗寒能力也就逐渐退化了。
野生中蜂如果染病,只能靠自身的抗病能力来扺抗。物竞天择,那些生存下来的野生群,抗病力才是最强的。家养蜂群,一旦患病,就能得到蜂农的治疗。这种通过人为干预治愈的蜂群,也常有育王留种的机会,所产的后代,抗病力就不言而喻了。
综上所述,“娇生惯养”的家养中蜂群,会通过雄蜂与野生处女王交尾,将以上这些已逐渐退化,而不利于野外生存的基因,遗传到野生中蜂群中,使原本具有超强野外生存能力的野生群,逐渐减弱了生存本能,而导致种群不断萎缩。
也许又有蜂友质疑:为何近半个世纪前的家养中蜂群雄蜂与野生中蜂群的处女王交尾,并未弱化野生中蜂种群的生存能力,也没有导致野生中蜂种群的萎缩,反而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别说山区丘陵,就连盆地乃至平原地区的野生中蜂种群,都星罗棋布?
笔者认为:近半个世纪以来,除了自然环境的不良变化,大量西蜂的入侵、农药的毒害等因素。家养中蜂饲养方式的改变,就是1个主要因素。现在的中蜂大都已改良(活框)养殖。改良后的中蜂,就十分方便蜂农对蜜蜂温顺性的选择繁殖,也便于包装保温防寒,更便于转移蜂群让工蜂近距离采集等一系列全方位对蜂群之细心呵护。而通过这些家养群的雄蜂与野生群的处女王交尾,就将退化的基因传递至野生中蜂群之中了!
而以前的家养中蜂群都是用“原生态”木桶养殖,除了偶尔人为帮其驱逐部分天敌以外,对蜂群并没有什么细心的呵护。尤其是在育种方面,由于技术知识的缺乏、原生态巢脾结构的固定性,难以移台介王,只能任其自然繁殖。蜜蜂的采集方面也因交通工具的缺乏和道路的不便,很难移动转场。因此缺蜜期的蜂群,就只能远程出勤采集,也就进化出了极具有耐力的种群。还有越夏和抗寒,以及扺抗巢虫等方面,都靠自身的抗逆能力。总之家养群的生存压力和野生群的生存压力如出一辙,没有什么区别可言。因此它们之间的相互交尾,也就不存在传递弱化基因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