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亮
(闽江学院数学与数据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了这场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伟大征程,深刻总结了长征的伟大意义和精神内涵,号召全国人民学习长征精神,重走长征路,不忘初心,继往开来。习近平强调:“每一代人有每一代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青年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思想政治理论课恰是为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营养土和净化剂,是实现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和主战场,为培育新时代“四有新人”指明了前进方向和科学路径。长征精神作为革命精神的优秀典范,将其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就能够重温历史记忆,增进政治认同;能够明辨历史虚无主义,坚守社会主义信仰;能够秉承党的宗旨,不忘初心,全面且全过程积极参与党的“两个一百年”。
习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2]因此,认真学习历史,科学阐释历史,认真总结历史,方能有效地发挥国史、党史明鉴古今、资政育人的积极效用。对于长征精神而言,更需要以其形成与发展为基础,明晰长征的形成动因、行走路线和关键节点,做到论从史出。
一个事件的发生,总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相互作用的结果,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关于长征形成动因的认识,国内权威的观点主要从政治维度进行总结,认为“左”倾错误的发展是其主要原因。在《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到,1933年秋开始的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极端的错误战略取得了完全的统治地位。所谓的极端错误战略,是指第三次“左”倾所高举的“革命高潮”迅速来临,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进攻路线”。正是这一行为,导致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军事战略失利,于是被迫撤离中央苏区,开始长征。但也有一些人认为,进行长征的原因应归咎于中央苏区经济政策的失败、“左”倾的土地政策、财政政策的失误等,导致红军物资短缺,难以在军事上进行持久战。杨炳章认为:“国民党之所以最后获胜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它从一开始便有意识地建造宽阔的政治舞台以便更好地表演它的独特的军事戏剧。”[3]反观当时的中共,正在忙于开展反“罗明路线”的党内政治斗争和“查田运动”的阶级斗争。此外,一些国外学者认为,长征的动因在于政治和军事的双重失利。查尔莫斯·约翰逊认为,中共的话语失效是主要原因,因为“从1921年到1937年,中国共产党人的活动失败了,因为中国人民从整体上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革命主张漠不关心”[4]。可见,在分析长征的形成动因时,有着多重解读方式,这就需要教师尽可能掌握历史材料,在必然性中挖掘偶然性因子,在偶然性中探求必然性规律,从而为开展叙事性教学打下良好基础,讲好长征故事,悟透革命精神。同时,客观分析各个学者的学术背景、个人倾向、学术立场,坚持批判思维,才能更为接近历史,得出科学结论。
一般而言,在讲述两万五千里长征时,主要是指红一方面军的长征路线,这条路线起始时间为1934年10月17日至1935年10月19日,历时12个月,途径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这条路线也是学习和践行长征精神,重走长征路的特指路线。这里需要讲清楚的是,除去这条长征路线,还要对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的长征路线进行深度了解,这样学生才能有一个全面、立体较深层次的认知。另外,关于长征路线的终点问题,选择西北是有其必然性的,其原因在于:第一,西北地形属于高原地带,很多地方沟壑纵横,军阀相对较弱,适合游击战争。第二,占据陕甘可以竖起抗日大旗,为中共发展提供政治空间。第三,西北距离苏联较近,可以寻求国际帮助。第四,西北红军保存实力较为完整,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但是在长征过程中也存在大量偶然性因素,诸如敌我力量的随时变化,主要领导人的变更以及大量的自然因素都影响着路线选择的变化。然而,在对红军行走路线的整体把握中,有些学者认为长征是一种撤退,抑或是一种转移,或者二者兼之。因此,在这种语境中,要深刻理解毛泽东厘定的:“长征是历史记录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宣传队和播种机。”[5]基于这样的判定,长征可以认为是一次从撤退到战略转移,还可以是一种理念宣传和精神展现。
理解长征进展的历史,需要把握长征过程的关键节点。提起长征的关键节点,人们耳熟能详的诸如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强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等。这其中遵义会议更为人们详知,因为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的“左倾”冒险错误,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地位,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实际问题能力的展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关键一环,也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成功案例。但是也有一种学术声音认为,遵义会议其实是一系列会议总称,其中包括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遵义会议、扎西会议、苟坝会议等,而这几个会议应该以遵义会议最为出名。因此,在把握长征的历史节点时,应对这几个会议有所了解,理解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正如恩格斯所提倡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6]同样,在讲述四渡赤水时也应该遵从这样的叙述方式,以“打鼓新场”风波为关节点,来论述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如何在四渡赤水时得以展现的。只有对长征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深度挖掘,才能对长征精神有一个精准把握;在关键节点的叙事中展现核心精神,在核心精神上逐渐推展,才能对长征精神进行整体认知。
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而且铸就了内容丰富的长征精神。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的价值追求;百折不屈是长征精神的现实表征;团结进取是长征精神的胜利底蕴;实事求是是长征精神的核心要义。这种精神是客观历史的凝练和升华,又超越时空,关照当代现实,需要大力发扬与传承,正如毛泽东指出的:“长征胜利结束了,我们新的任务开始了,我们要发挥长征精神,继续努力做好多方面的工作,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7]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讲话中提出长征的胜利启示:“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想象的。”[1]正是基于这样的理想信念,才能深刻认识到红军在生存资源严重匮乏、战备资料严重不足、战事极其频繁、行走路程极端险恶的情况下,能够演绎奇迹,走向胜利的深层根源。这是无法用人的“求生本能”来审视的,一大批衣食无忧的红军战士依然舍弃优越的家庭生活,义无反顾走向戎马倥偬、生死未知的征程;一些人在自己生命垂危的情况下,依然将自己口粮分给其他人;一些人明知是死亡任务,依然选择勇往直前。斯诺回忆:“在那些献身于他们认为完全正义事业的人们身上我强烈地感受到了充满活力的希望、热情和人类不可战胜的力量。”[8]正是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对党和人民群众的忠诚,对正义事业的坚定信念,才有了“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9]11的效力。信仰的力量看似无足轻重、平平淡淡,却能在艰难中展现乐观主义精神,不气馁、不懈怠;在困苦中表现革命理想高于天,有理想、有追求。正是如此,共产党才能书写出一曲“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的不朽传奇。也正是如此,我们党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艰苦不屈的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生存法宝,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的政治本色,也是长征精神的现实表征。众所周知,长征是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情况下的战略转移,这注定是一场艰难困苦的拼搏之路。其一,红军的物质艰苦。衣食住行这样简单的日常生活,在长征途中就成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衣食无着,路途险恶,药物奇缺。吃草根,咽树皮,忍饥受冻是常有之事。伤员们每天一餐馍两餐稀饭,吃的菜是萝卜、酸菜。其二,长征行程之艰苦。“左倾”路线在退出江西和长征军事行动中所犯的逃跑主义错误,导致没有后方根据地的支撑,加上敌人的重兵追击,使得红军经常奔袭行军。据统计,中央红军的行军,纵横11个省,翻越18座山脉,渡过24条河流,大小战斗300余次。两万五千里长征是红军一步一步踏出来的、迈过来的。可见,艰苦的生活成为红军长征的常态化和生活化。但是在这艰苦岁月中,红军传承了中华民族“刚健有为”的文化内核,诠释了百折不挠的红色底蕴,主要表现在:第一,长征路程的曲折和目标的恒定。在长征进程中,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追击,纠正“左”倾路线,面对张国焘严重的军阀主义倾向和在敌人进攻面前的逃跑主义路线,加上红军战略目标的变动,导致出现诸多失误、迂回和重复路线。但是遵义会议以后,“北上抗日”成为一个明晰的战略目标,红军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第二,现实的挫折和对革命胜利的信心。长征是在红军暂时失利与敌人暂时胜利开始的,行军过程中又遭遇自然天险、外敌追击、党内分歧等各方面挑战,历经无数挫折与失败,但是红军聚集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坚守革命必胜的信念,充盈了战胜困难的能量,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红军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信仰的革命事业。
团结进取是红军长征途中表现得最为耀眼的精神气质。它始终是红军转危为安、保持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朝气蓬勃的内在因子。红军的团结进取在反对张国焘右倾分裂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1935年6月12日,红军先头部队翻越夹金山到达懋功,接着在懋功以北的两河口举行了胜利会师,并召开了两河口政治局会议,会上作出了《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战略方针的决定》。依据文件精神,北上进取成为一个既定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式,创建川陕甘苏区根据地。但是在这样一个局势有利的情况下,张国焘拥兵自重,为谋求自身利益,大搞分裂主义。两河口会议时,张国焘表面上应诺会议决定,但会后却从中作梗,处处要挟,取得红军总政委职位,同时暗中谋划南下路线。8月3日,红军总部在《夏洮战役计划》中,将红军分为左、右两路北上。从8月21日起,右路军历经艰难,穿越草地。但是张国焘寻找借口,反对北上,并南下返回。这一行径遭到朱德、徐向前等人的强烈抵制。毛泽东查明局势,当机立断,命令红一、三纵队继续北上。红四方面军有些干部由于不明真相,主张武力分裂组织,红四方面军徐向前坚决抵制,维护了统一。随后,中央指示张国焘率队北上,但遭到冷漠待之。9月12日召开的俄界会议,通过《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然而张国焘在10月5日却另立中央,公然对立,遭到朱德、刘伯承的反对,并讲述了党的大局观、纪律观和团结意识,对右倾分裂行径进行遏制。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等与朱德、刘伯承一道,与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行为做坚决的斗争,迫使张国焘同意北上。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也彻底粉碎了张国焘的分裂行为。可以说,没有团结进取的整体意识,就不可能战胜党内分裂,也不会有最后的胜利。当然,团结进取精神在长征之后的抗日岁月,也发挥了强大的示范作用。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思想路线和灵魂。红军长征并非盲目行军,也非一时冲动,而是据势而变,探索合适的战略战术。首先,北上抗日是实事求是的结果。综上可知,红军出发之时,北上抗日并非其行动目标,而是在行军路程中,依据形势的发展,并在不断辩论中逐渐确立的。大体而言,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遵义会议都是在行军过程中依据客观环境的变化所做的战略调整,在遵义会议后,北上抗日主张才得以确立。其次,党内是非得到了实事求是的回答。自王明“左”倾路线在党内占据统治地位后,即第三次反“围剿”以来,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遭到排斥,使红军遭受了严重损失,红军人数从30万降至几万人。直到遵义会议,清算了王明的“左”倾路线,并澄清了第五次反“围剿”的战略是非,解决了当时迫在眉睫的军事问题,也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成功案例。正是秉承实事求是的态度,理论和实际才能有效结合,才能不唯书、不唯上,才能接“地气”,聚“人气”,显“底气”。同时,从张国焘逃跑主义路线发生、发展和结果来看,我们党也是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给予了正确解决。最后,党内集体领导是实事求是的正确选择。遵义会议以后,全党经过正反两方面的反复比较,把毛泽东同志推上了中国革命的领导核心。领导核心的变动也是一个实事求是的过程,经过了由老“三人团”向新“三人团”的转变,也是查因、纠错、树立新的领导集体的内在转变。半个世纪来的历史实践证明,中共的抉择是科学的、正确的。正是坚持了实事求是,才确立了正确的行动方向,澄清了党内是非,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和中国革命。
明晰长征的客观历史是长征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提炼长征精神是长征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践行长征精神是长征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所在。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决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缺精神之“钙”,就会得软骨病。长征精神就是治愈软骨病的一副良药。从时代发展而言,我们正处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这又是一个新的长征。在这条长征道路上,它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不平衡问题凸显,生态保护任重道远,民生短板全面攻坚,社会文明亟需提高,社会矛盾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繁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死灰复燃,周边军事安全面临多重挑战,等等。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和中共党员,一定要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增强忧患意识,强化理想信念。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对历史规律要清醒认识,把握基本国情,坚持“四个自信”,践行“四个伟大”,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继续前行。正如习近平所讲的:“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10]把长征精神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首要任务就是要树立和增强理想信念,牢记历史,警示未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服务意识和共同意识。邓小平在讲到长征时曾提到:“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真正的优势。”[11]行程万里,不忘初心,只要理想信念不倒,国家未来才有希望。理论信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大学生只有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守马克思主义信念,才能明晰责任、勇于担当,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积极参与者和践行者。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的典型,是用鲜血凝聚而成的,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战争岁月时空的呈现,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气质的集中体现。时代在变,精神的内核不会褪色;时空在转,思想的承接不会中断。新时代赋予我们新的使命:一是要把继承和弘扬红色文化与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将优良的革命传统和人民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首先,将长征的红色资源作为生动的教材,发挥其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作用,在认识和传承红色文化中,迅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践行者。其次,发挥长征精神的支撑作用,将长征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时代精神的主要内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深入人心。二是要把继承和弘扬红色文化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中国革命精神是最好的防腐剂,我们必须把红色传统的基因薪火相传、血脉永续。只要我们发扬长征精神,继续保持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热情和拼命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每个大学生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大学生都应当努力奋斗、矢志不渝;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在追梦道路上掌握好自己的奋斗之桨。
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9]501以此,理论的价值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彰显。但是理论与实践相契合是一种曲折性的发展。长征的胜利也是理论与实践在试错和纠错中不断融合而逐步实现的。在一定层次上,也是理论指导实践与实践检验理论相互增长的过程。因此,要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主要体现在提高理论修养能力、参与社会实践能力和寻找构建桥梁的能力三个方面。其中,实事求是是三种能力的红线和灵魂。习近平指出:“我们党领导的红军长征,谱写了豪情万丈的英雄史诗。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我们要不断结合新的实际传承好、弘扬好。”[12]如何传承与弘扬,其实也是考验这三种能力。提高理论修养,就是实事求是地去寻求真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能辨真假,识荣辱,体对错,不能不懂装懂,不会装会。提高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就是要实事求是地去实践,不做花架子;要亲自做田野调查,不做虚假报告;要在实践中透析问题,不能就虚避实。寻找构建桥梁的能力,就是要实事求是地运用理论,要继承、发展和创新,不能采用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和拿来主义;同时,也要在实践中把握发展趋势,聚焦社会问题,检验理论成色,谋求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能通达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当今,中国的国情、世情和党情都已经发生深刻变化,这就要实事求是地提高理论修养能力、参与社会实践能力和寻找构建桥梁的能力,寻求破解路径,实现美丽梦想。
群众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长征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典范,长征精神是新型党群关系合理构建的灵魂旨归。践行长征精神,就要秉承群众史观。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加强长征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就要加强高校大学生群众观的培养和运行机制,注重把“为民、务实、清廉”作为主要内容加以强化,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立德树人的核心标准和本质要求,“把握‘三全育人’的政策导向,增进育人实效”[13];其次,在机制上要实行入党的“提纯工程”与价值观上的“融合工程”,构建践行的“实践平台”,提升大学生群众观的认同度、掌握度和践行力;最后,对大学生而言,要甘于放低姿态,甘当小学生,向人民群众学习,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真心实意为老百姓解决困难,真正做到学有所指,学有所成,学有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