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人民健康事业的核心要义

2020-02-28 00:52
闽江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防控群众疫情

叶 静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个人健康是立身之本,全民健康是立国之基。关注人民健康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和使命的重要体现。推进人民健康事业长远稳固地发展,不仅是一项基础性的民生工程,更是关系到党治国理政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生生不息的重大政治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1],这在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重视人民健康事业的发展,不仅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本质要求,更是实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要求。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蔓延,波及全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也事关我国对外开放。”[2]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中央赴湖北指导组有力指导督导下,作为抗击疫情主战场的湖北,特别是武汉的广大干部群众,勠力同心,日夜鏖战,坚决打好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经过全国上下的艰苦努力,当前已呈现出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

一、战略地位:坚持人民健康事业优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3]370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既是一个家庭幸福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尺。

(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力量。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品格,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立场,这就决定了我们党在卫生健康领域要把人民的健康作为根本的价值遵循和归宿,把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作为根本的价值追求。作为“两个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领导着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在不同历史时期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彰显了党“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当前,疫情防控就是一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阻击战,党中央对疫情防控工作做出的科学决策和全面部署,展现了共产党人永不动摇的人民立场,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最紧迫的生命权、安全权、健康权。

(二)把人民健康事业纳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没有全面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3]370人民群众健康事业的水平直接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也直接关系着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适应的健康国家目标的达成。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既是人民福祉之本,又是社会生产力之基。健康生产力就是改善人民健康水平、创造健康财富的能力,提高健康生产力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优先要求。切实维护人民的健康权益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保障,要着力解决因人民健康问题而引发的生产力落后问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健康”动力。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带来新的挑战,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很大,我们要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多措并举巩固已有的成果,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4]防控疫情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只有统筹推进疫情防控,确保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才能发挥人民群众作为社会生产力体现者的作用,切实保障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把人民健康事业摆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显著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5]健康平安是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后的第一需求,也是国家实现繁荣富强最基本的发展环境。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将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人民群众最现实的健康问题入手,持续推动一系列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疗惠民举措持续出台,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彰显了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决心。当前的疫情防控工作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习近平总书记3月10日在湖北省考察时强调,“要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牢制度防线”,“要着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6]。防疫抗疫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的动员能力、组织能力和整合能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

二、根本保证:党对人民健康事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新时代促进人民健康事业发展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卫生健康工作,习近平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我们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7]加强对卫生健康事业的领导,要注重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不断把卫生与健康事业向前推进。

(一)坚持党对人民健康事业的政治领导

加强党对人民健康事业的政治领导,就是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制度体系,保证党中央做出的决策部署在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中得到全方位、多层次的落实。只有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才能确保党在应对风险和考验的过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全面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坚持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健全各方面风险防控机制,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成立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对疫情防控的集中统一领导,多次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各级党委要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层层递进,联防联控;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形成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的工作局面,为疫情防控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党中央对疫情的各项工作及时的部署和有力的措施,充分彰显了党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优势。

(二)加强党对人民健康事业的组织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健康事业稳步持续发展的责任主体,要加强党对人民健康事业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坚强有力的领导和明确清晰的责任是推动工作、抓好落实的重要前提和保证。疫情发生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积极行动,各地区成立了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领导小组,以非常举措增强人民群众在非常时期的安全感,坚决站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坚决遏制疫情蔓延的势头。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各党政军群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城乡社区紧急行动,有力出击,筑起疫情防控坚不可摧的长城。中国共产党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挑战的面前展现出了超强的组织领导能力。

(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

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始终依靠人民的主体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也是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动力源泉。历史和实践证明,党的伟大事业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无不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我们必须充分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广泛动员人民群众,组织人民群众,凝聚人民群众,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才能取得人民健康事业的成功。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社会各界同舟共济,凝聚抗击疫情的磅礴伟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要紧紧依靠人民,要做好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把群众发动起来,构筑起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线。”[6]面对疫情,举国上下众志成城,数万名医务人员源源不断地奔赴一线主战场;各必需行业的从业人员冒着被病毒传染的风险坚守岗位;许多企业、组织、个人纷纷动员各种力量,筹集亟需的防护物资和生活用品,支援抗疫一线;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组织动员群众积极投身疫情防控;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指导、帮助企业等会员单位科学精准防疫,有序复工复产。实践证明,人民是发展的根本力量,要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推进人民健康事业发展,就必须充分汲取人民的智慧,紧紧依靠群众的力量。

三、理念引领: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

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行动引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强调全社会要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努力做到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这既是对我国健康事业发展趋势的主动顺应,也是对健康发展内在规律的深刻揭示。

(一)建立大健康治理体系,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大健康理念就是要站在全局的、系统的、长远的角度审视人民健康事业,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实现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8],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健康中国推进的深层次可行思路和解决方案。当前,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保障人民健康幸福,已经超越了医疗卫生服务这个“小处方”概念,更多的是需要靠社会整体联动的“大处方”来实现。政府部门要切实围绕大健康进行综合治理,包括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保障食品卫生安全、加强环境整治等,通过把健康融入相关领域和政策中,形成有效的大健康治理体系,从而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的良性协调发展。从个体层面来看,健康是每个人固有的责任,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既是健康的享有者,也是参与者。人民群众要加强科学的健康知识学习,积极参与健康行动,有效提升综合健康素质,与政府、社会一道形成大健康的治理格局。

(二)倡导健康文明、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马克思曾说:“人靠自然界生活,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并且和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不能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9]这说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之间应该建构起和谐共生的关系,形成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绿色发展方式。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注重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作为维护健康的重要途径,深切呼吁人民群众把健康的生活方式融入健康中国的建设之中。2020年3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强调:“要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从人居环境改善、饮食习惯、社会心理健康、公共卫生设施等多个方面开展工作,特别是要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10]国家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引导和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人民群众要在疫情防控中反思和批判自身的生活方式,树立人与自然平等的价值观,将文明的健康生活方式转化为人们的生活信念和行动指南,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富足。

(三)营造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确保人民群众身心健康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的身心健康与自然生态环境密不可分,生态环境是影响健康的关键因素,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健康环境是推进健康发展的战略抉择。近年来,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人类的身心健康,我国水资源、空气、土壤、噪声等污染,已经严重威胁人民的身心健康乃至生命安全。习近平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11],深刻指明了人与环境的共生共存关系,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12]。环境就是民生,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加强对空气、水、土壤、工业等污染的治理,综合整治城乡环境卫生,建设有利于健康的生态环境。要坚决贯彻落实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推动绿色发展、聚焦生态治理,打赢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努力为人民营造绿色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

四、发展动力:深化卫生医药体制改革

全面推进卫生与健康事业持续稳步发展,要坚持立足国情,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持续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保障需求与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发展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一)坚持立足国情,健全完善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医药卫生体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健全完善,逐渐使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最核心的任务就是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进一步深化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等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3]37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13]深化医药卫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努力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制度,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满足广大基层人民群众对公平就医环境和就医条件的需求,让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突如其来的疫情也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防疫方面的薄弱环节,加强公共卫生防疫和重大传染病防控、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迫在眉睫。要努力改革并完善国家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重大疫情应急响应、应急医疗救助、应急物资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机制,筑牢突发疫情防控网。

(二)坚持科研攻关,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只有高水平、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健康服务,才能令群众满意。这就要求国家要加大医疗卫生科研工作团队的科研力度,创新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模式,强化覆盖全民的公共卫生服务,着力构建以科研创新为支撑、优质高效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能够享有公平可及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强调:“要尽快查明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密切跟踪病毒变异情况,及时研究防控策略和措施”,“加大药物和疫苗科研攻关力度,要加强药物、医疗装备研发和临床救治相结合。”[10]新时期要加强我国医疗领域重点学科建设,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和临床诊疗相关规范体系,努力提高诊疗服务水平,精准对接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三)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在重大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有着丰厚的积淀和独特的优势。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对人民健康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14]传承发扬中医药事业,就要加强中医药专科专病体系建设,深入促进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中,中医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医治效果。未来,要继续强化中医药在我国卫生健康事业中的显著优势,加强中西医结合,完善中医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优化中医药的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

五、国际合作:参与全球卫生健康治理

(一)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履行国际责任与义务

随着全球化的程度越来越深,公共健康问题早已不是单个国家的事情,而是全球性的问题。全球健康问题日趋复杂化,依靠国家自身的力量已明显不足以应对各种重大流行性疾病,需要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全球健康治理应成为解决全球公共健康问题的必由之路。中国主动参与广泛的国际合作,积极响应世界卫生组织的号召,与国际社会积极开展卫生健康合作和信息交流,促进全球健康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研究,履行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的责任和义务,为世界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疫情发生以来,中国采取了强有力的防控和救治措施,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向世界卫生组织及相关国家、地区及时分享疫情信息,主动分享疫情防控治理的先进经验,并加强抗疫药物和疫苗研发的国际合作。中国以坚决有力的防控措施为全世界抗击疫情争取了宝贵的窗口时间,中国的治理经验成为全球防疫工作可资借鉴的典范,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坚强的领导能力、应对能力、组织动员能力和贯彻执行能力以及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二)开展全球卫生健康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健康既是人类的基本权利,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各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福祉等紧密相连、休戚相关,没有一个国家能以“独善其身”的姿态应对卫生健康领域的重大挑战,合作共赢是必由之路。2020年3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时强调:“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各国分享防控有益做法,开展药物和疫苗联合研发,并向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15]我们身处一个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的时代,包括重大传染性疾病在内的各种非传统安全问题对人类社会构成新的严峻挑战。中国将致力于加强全球健康议程设定、进展监测、发展援助等方面的协作,加强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对话与沟通,促进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国际合作进程,不断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实践。

人民健康事业关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时代健康供求的主要矛盾,从维护全民健康和实现国家长远发展的现实出发,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元化健康需求为导向,把“健康中国”战略放在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为人民群众铺设了一条通向美好生活的健康之路。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地位、根本保证、理念引领、发展动力、国际合作等方面,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发展什么样的人民健康事业、怎么样发展人民健康事业”这个根本性问题。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各国出了一张突袭“试卷”,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治理能力恰恰体现了其“应考”的能力。一段时间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人民群众的共同协作下,我国的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稳步加速恢复,但同时我们也应深刻反思“应考”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不足,不断总结防疫、抗疫经验,努力化解我国公共卫生治理中的顽瘴痼疾,加快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真正为人民健康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防控群众疫情
战疫情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多让群众咧嘴笑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