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林
摘 要:肥西三官庙遗址是目前除二里头遗址外同时期出土铜器最多的聚落遗址。通过对该遗址出土青铜兵器的比较分析,可知铜戚的年代为二里头文化三期,铜钺的年代为二里头文化晚期,铜戈的年代不晚于二里岗下层时期,角形器的年代大致为夏商之际。结合青铜兵器数量丰富的特点和遗址的发掘情况,推测该遗址可能毁于兵灾。包括三官庙遗址在内的江淮地區西部所见的夏时期考古学文化遗存应与“桀奔南巢”历史事件有关。
关键词:三官庙遗址;青铜兵器;斗鸡台文化;桀奔南巢
三官庙遗址位于安徽省肥西县桃花镇,地处派河北岸台地之上,为江淮地区典型的台墩型遗址,长约80米,宽40~60米,高约5米,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墩顶约2500平方米。2018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发掘,共出土各类遗物400余件,为研究江淮地区夏商时期的考古学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①本文拟以三官庙遗址已公布的青铜兵器为研究对象,通过类型学的方法分析这批兵器的年代问题,并尝试对该遗址的性质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1 器物介绍
本次发掘出土的青铜兵器包括戈、钺、戚、角形器,共13件。下面分类叙述。
铜戈6件,均为直内戈,按援部的形态可分为A、B两型。
A型:直援戈,4件。标本T0204③∶15,直内、直援,整体素面无纹,援与内之间有由阑间隔,锋部残缺,两刃较为锋利,内部有一缺口(图1)。
B型:弧援戈,2件。标本T0206③∶1,直内,援部上刃略弧,下刃平直,锋尖残缺,阑部短小,援部近阑一侧有圆孔,素面无纹(图2)。标本QWZ3∶18,形制相同,保存较差。
铜钺3件,依形制可分为A、B两型。
A型:风字形铜钺,2件。标本1,T0502E⑦∶1,内部缺失,阑部残损严重,本部短于钺长,刃角外侈,刃部呈宽弧形。钺身上部近内处装饰有左右分区的小乳钉纹,其间由网格整体的排列,纹饰下部有一圆孔,孔外有一周凸环,环的正下方装饰有细长的凸三角纹,刃角外侈,刃部呈宽弧形(图3)。标本2,直内,带有侧阑和上下阑,短本,通体瘦长,饰有三条凸脊,刃角外侈,宽弧形刃。内部和钺身各装饰有一孔,前者较小,近似长方形,后者孔较大,呈圆形(图4)。
B型:半月形铜钺,1件。标本2019TSTH27∶1,直内较小,本部甚宽,钺身短窄,两侧平直,刃部微弧,钺身装饰有纵向排列的五个圆孔,无其他纹饰(图5)。
铜戚2件。标本T0204③∶5,通体瘦长,直内,直援,刃和内略宽,器身较窄,整体呈亚腰形,内与援部界限不清晰,上下各有短阑,素面无纹(图6)。标本T0503西⑤∶8,形制与前者相同,唯尺寸略小,通体锈蚀严重。
角形器2件,形制相同,出土时上下叠压在一起。标本T0104③∶4,呈牛角状,中空,因挤压所致已近于扁平,器身两面各有一道凸脊,口部为椭圆形,呈箍状,两面各有两个长方形孔,疑为固定器物所用(图7)。
2 年代分析
2.1 铜戚
与三官庙T0204③∶5相似的铜戚目前仅见于二里头遗址,编号75YLVIK3∶1,郭妍利称之为铜战斧。①该件器物为墓葬随葬品,通过对墓中共存器物的年代分析,发掘者将这件器物的年代定为二里头文化三期。②经对比,三官庙出土的铜戚T0204③∶5与前者同为长条窄身斧,刃口微外侈且均有短阑,因此可将T0204③∶5的年代定为二里头文化三期。此外,与T0204③∶5形制相同、规格略小的T0503西⑤∶8亦可视为同时期器物。
2.2 铜钺
最早的铜钺实物亦见于二里头遗址,编号2000YLⅢC∶1。①该件铜钺出自二里头遗址Ⅲ区南部,为长方斧形,刃部较平,双肩微起脊,内部残断,肩下有带状网纹一周,纹饰下方有一圆形穿孔。通过对比可见,三官庙遗址A型铜钺均为典型的风字形铜钺,刃部呈宽弧状,刃角外侈较甚,与2000YLⅢC∶1铜钺形体修长、刃口较钝的特征差异明显,而与二里头文化晚期的ⅣT214∶1石钺和ⅡH223∶2玉钺这类宽扁形钺的形制基本一致。②由此,可将三官庙遗址A型钺的年代定为二里头文化晚期。
B型多孔铜钺在二里头或早商时期的其他遗址中尚未发现,与之相似的器型如周片云戚和北京拣选的有銎钺,年代多为商晚期。③这类有銎铜钺制作精美、纹饰细腻,无疑晚于三官庙B型铜钺。鉴于可资对比的材料不足,参考A型钺的年代,我们暂且将2019TSTH27∶1的年代定为二里头文化晚期。
2.3 铜戈
二里头遗址所见的铜戈共2件,其中包括直内戈1件(75Ⅲ采∶60④),该件铜戈援部略弧,援、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无阑,内部中间有一方形穿孔,穿后为四道竖线,尾部有四条长齿,年代为二里头文化三期。三官庙遗址出土的铜戈虽可分别A、B两型,但均带有阑,这一特征与二里头75Ⅲ采∶60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从目前考古材料来看,有阑直内戈最早见于早商时期,如盘龙城遗址PLZM2∶25,长援微弧,直内,有阑,年代为二里岗下层时期。⑤由此可见,三官庙遗址出土的铜戈年代应不晚于二里岗下层时期。
2.4 角形器
三官庙遗址出土的角形器形制特殊,与此相同的器物见于安阳郭家庄晚商墓地⑥和丹徒烟墩山西周早期墓葬⑦。对于这类角形器,各家观点略有不同,蒋大沂最先提出此类器型为铜镶冒的观点⑧;孙桂恩则进一步认为是弓上下两端的金属套帽,即“弓弭”⑨,齐韶花对此表示赞同⑩;郎剑锋则认为是悬乐器架上的端饰k。从三官庙遗址角形器的出土环境来看,两件器物出自废弃的红烧土堆积下,且周边有较多兵器出土,可推测这两件角形器应与军事活动有关。由于相似器物的年代差异较大,三官庙遗址角形器的年代判定宜参考该遗址同出的其他器物。综合前文的分析,可将角形器的年代初步定为夏商之际。
3 相关问题探讨
从遗址的发掘情况来看,主体遗迹为遗址北部西侧的废弃红烧土堆积,包括青铜器在内的大量遗物出土于此,而且在遗址北侧的房址中还发现了三具残缺不全的人类遗骸。对于这种现象,学者们提出了兵灾或祭祀現场的观点。l
考古发现表明夏商时期的确存在杀人祭祀的现象,如二里头遗址95YLⅨC6祭祀遗存的一条沟内发现若干散乱的人骨,杜金鹏认为应与祭祀活动有关。m商时期相关的祭祀行为更是屡见不鲜,周边往往也会见有相关的祭祀遗迹,但却未见有在日常居住的房间内进行杀人祭祀的现象,这种行为与其说是祭祀,更不如说是暴力现场,而且三官庙遗址中亦未发现任何其他与祭祀有关的遗存,因而可以认为三官庙遗址并非祭祀场所。
通过对材料的梳理可知,该遗址的西侧边缘有垣埂环绕,北部有房址,东部另有大量红烧土遗迹,表明这里应是一处聚落遗址。对于三官庙聚落的废弃原因,我们基本同意兵灾的观点,尤其是房址内的3具残缺的遗骸表明该聚落的废弃具有突发性,无疑是人为因素所致。此外,结合遗址中遗存有较为丰富的青铜兵器,可以认为该遗址很可能是毁于某一突发事件,而且多件兵器在出土时即严重残损,反映出事件发生时的惨烈状况。
目前,在江淮地区巢湖以西地区已发现有数量丰富的二里头时期的遗存。1982年,北京大学在六安、寿县、霍邱等地进行考古调查试掘,收获了一批二里头时期的材料。①王迅通过对寿县斗鸡台遗址二里头时期材料的分析,提出了斗鸡台文化的概念,并指出该类遗存与中原二里头文化具有显著区别。②目前斗鸡台文化的分布南缘已越过长江抵达至皖南沿江地区,2010年在师姑墩遗址便发现有这一时期的遗物。③
对于这支考古学文化的性质,多位学者认为应与“桀奔南巢”有关。④“夏桀奔巢”是中国上古时期的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尚书·仲虺》有“成汤放桀于南巢”,《逸周书·殷祝解》记载“汤放桀,桀与其属五百人去居南巢”,《国语·鲁语上》亦有“桀奔南巢”,相关记载不胜枚举,散见于各类文献之中。从安徽江淮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资料看,这一地区虽属南北交流的重要走廊,但文化面貌始终较少受到中原地区的影响,尤其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时较多受到了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的影响。进入二里头文化晚期时,来自中原的典型二里头文化出现于此,除了三官庙遗址出土的青铜兵器和铜铃外,在其相距不远的大墩孜遗址中亦发现有二里头时期的青铜器,共1件铃和2件斝。有学者指出大墩孜铜斝的年代已晚至二里岗文化初期。⑤总的来说,这是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中原地区文化因素首次大规模进入江淮地区,尤其是高等级青铜礼器的发现,表明了二里头晚期确有一支来自中原地区高等级人群进入此地,文献中能与之相符的历史事件只有“桀奔南巢”。夏桀覆国后南逃于巢,此时已进入商纪年,这也就能很好地解释了遗址中的部分遗物为何具有二里岗时期的风格。
文献记载江淮地区与中原夏王朝之间关系密切。在夏王朝建立之前,大禹便得到了江淮之地涂山氏的支持,如《左传·哀公七年》:“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蚌埠禹会村遗址为“禹会涂山”这一历史事件寻找考古学的证据。禹所娶涂山之女生子启,成了夏王朝建立者。由此可见,无论是“禹会涂山”还是“桀奔南巢”,江淮地区始终是夏王朝所能依托的重要区域。江淮地区目前的夏时期遗存的发掘和相关的考古学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此次三官庙遗址的发掘为江淮地区夏文化研究的深化提供了重要的契机。本文的研究旨在抛砖引玉,期待将有更为深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