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我国高等教育美育的现状与困境

2020-02-27 21:03崔宝玉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美育艺术课程

崔宝玉 潘 维 毛 玲

(四川文理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

“美育”作为单独概念最早出现于席勒的著作《美育书简》。我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蔡元培将“美育”概念引入中国,并以中国文化阐释。建国后我国的美育建设主要是探索式的实施,以“艺术教育”这类“小美育”方式入手,也符合我国当时经济文化的发展现状,而在十八大之后,美育概念全面升级,中央的政策文件和习总书记的指示将美育概念回归“大美育”本质,并且加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比如美育要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联系,不仅仅是艺术美,还要有文化美、人性美、制度美。

目前我国高校美育偏重形式表现,缺少内涵建设,对于美育哲学、美育人文精神、美育与德育整合的理解浮于表面,高校的美育观念没有与时俱进。要实现美育从形式到内涵、从现象到本质、从行为到思想的转变,还需有从多方面进行改革[1]。本文探讨了我国高等教育美育的发展历程、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建议及措施,为我国新时代高等教育美育改革作参考。

一、美育概念与政策的发展

“美育”最早由席勒在其著作《美育书简》中阐述。席勒看到唯利是图的资本主义世界人性的堕落,希望借由“美育”实现人性的复苏,提出通过审美自由活动,来培养全面发展的完全的人,使人类走向自由。他说:“从感觉的被动状态到思想和意志的主动状态这一转变过程,只有通过审美自由这个中间状态才能实现”;“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使他们先成为审美的人”。席勒以及康德等人的美育理论[2],奠定了美育的艺术哲学与人性完善基本内涵。从此之后,美育总是与艺术、人性相联系,与感性、理性相联系。

我国现代“美育”概念最早由近代学者王国维和蔡元培建立。王国维认为“教育之宗旨,成为完全之人物”,并且认为这需要从“心育”与“体育”两个方面培养,而“心育”又由“美育”、“德育”、“知(智)育”所构成。他认为美育可以使人的情感到达完美,而且可以作为实现德育与智育的手段。蔡元培主张“美育”是重要的世界观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感情、建立人的认知的教育,并且把美育作为取代宗教的“进步教育”。蔡元培把“美育”作为人摆脱“动物本性”向“人性”过渡的方法。

这几位学者眼中的美育都属于“大美育”,是塑造“人性”的重要方式,我国在“美育”教育实践初期,主要是以艺术教育这种“小美育”方式实施,如90年代《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中提到“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足进步,国家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纲要,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美育在育人中的根基性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美育的育人价值也得到空前重视,国务院2015年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意见》将美育概念回归“大美育”本质,从顶层设计中构建起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2017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完整梳理了新时代下高校育人的方向、内容、方式、队伍、体制等要义,为高校未来的美育改革创新提供了完善的路径图。201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提出针对性的具体指导。至此,我国从国家层面逐步完成“大美育”的顶层设计,高校美育的深化改革也提上日程。

二、我国高校美育建设现状

国外高校美育一般包含在道德教育、公民教育以及兴趣教育之中,主要以通识教育的手段开展,与个人的发展成长相联系[3,4]。根据美育概念以及我国美育政策的发展变化,我国高校美育建设的现状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讨论,一是偏向技能化与现象化的高校艺术教育,二是偏向理论化的美育哲学教育,以及作为育人手段和育人理念的中国特色美育教育。这也是美育教育从接触认识、到理解分析、再到内化成长的三个层次,符合人类认识的一般规律。

(一)开展艺术教育

美育源自对艺术的审美教育,对艺术的直接接触和体验就是最基础的美育方式。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让学生接触艺术作品、体验艺术创作,从而产生足够的感性认识是美育的基础环节,也是我国高校美育建设早期的政策指导。2006年国家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是作为高等院校设置公共艺术课程、制定课程教学大纲的指导文件。

艺术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高校主要通过艺术鉴赏课程、艺术技能课程、艺术社团、文艺活动、校园文化熏陶等方式对学生开展艺术教育和美育熏陶。目前高校普遍设有美术、艺术类专业,将公共艺术类课程纳入到通识选修课程的范围之内[5,6]。高校的艺术专业、艺术课程体系、艺术社团和文艺活动构成高等教育美育的基础力量,是十几年来高等教育艺术教育发展的成果,也是绝大部分高校具备的较为普及的美育形式,为高等教育美育改革打下一定的体制基础。

(二)培养美育思维

对艺术的感性认识并不会自发形成理性认识,更不会凭空产生创造美的能力,需要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之上,进行理论学习和思维锻炼,将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进而形成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这种认识上的转变就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的美育哲学思维和人文素养情操。不能单纯依靠艺术鉴赏提高审美水平,培养较高的人文素养品质才是提升审美水平的正确思路和方法。故而美育不能单纯依赖艺术教育,美育哲学以及系统的人文素养培养是必不可少的美育路径。

高校主要通过通识课程体系来培养学生的美育思维,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通识课程体系之外,通过第二课堂网络课程、专家讲座等形式为学生提供相关知识的获取渠道。但由于归属于任意选修课程,学习上不够系统,导致鉴赏课程单修缺乏足够的人文知识、素养储备,效果不理想。美育改革必须要与通识课程改革相结合。

(三)中国化美育

2018年8月习近平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回信时充分肯定“美育对塑造美好心灵的重要作用”,特别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我们的美育教育要扎根于时代,根植于民族、国情,如同美国高等教育将美育融入西方特色的公民教育之中[4],我国也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美育。积极利用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是中国美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美育的鲜明特色。

中国化美育建设主要通过课程、活动、环境三方面来打造。课程包括思想政治课程、文史课程;活动如节日活动、社团建设、第二课堂等;环境美育主要是校园文化环境、城市文化建设等。具体来说如在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庆、建党节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利用班团活动接受红色文化教育,举办书法、国画等传统文化活动等。

三、我国高校美育建设困境

《意见》中指出:“但总体上看,美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对美育育人功能认识不到位,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应付、挤占、停上美育课的现象仍然存在;资源配置不达标,师资队伍仍然缺额较大,缺乏统筹整合的协同推进机制。”我国高等教育目前美育建设现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美育从一个概念到具体实施、从举措到实现既定目标,都有着不小的差距。下面将从五个方面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美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

(一)美育概念偏差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美育是从艺术教育建设开始的,随着时代进步,美育的内涵更加丰富,而一些高校却墨守成规,仍然用狭隘的眼光审视美育,只见“小美育”不见“大美育”,始终没有跳脱出艺术教育的困囿,忽视美育的广泛性与普遍性。胡玉芝研究认为“高校存在概念混淆,替代产品占主体。对于高校美育教育,大多数学校的作法是以部分学生的艺术教育和艺术技能教育代替美育教育。”[7]基本概念认识存在的偏差,对美育的顶层设计、具体实施、考评体系都会出现和国家政策要求的偏离,导致美育效果大打折扣。

(二)美育定位偏差

美育概念偏差之下,高校对美育建设的定位偏差就不足为奇了。主要表现为把美育作为一种体验教育,而不是促进学生实现人性成长、完善自我的路径。通过美的感受、美的鉴赏、美的创造,逐步升华人性中美好的部分,才是美育应有的目标,只有将体验教育中对美的感性认识升华为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我们的美育才是成功的。这种定位偏差,也极大影响美育的实施效果。

(三)美育实施偏差

美育实施偏差主要体现在小众教育与大众教育、艺术教育与哲学思辨、美育中国化等方面。美育是一种厚积薄发的教育,应纳入“三全育人”体系下发展,而艺术教育只是美育的敲门砖,许多高校的美育建设过于保守,多为较低层次的艺术教育,开几门鉴赏课程,引入几场文艺汇演,就认为做好了美育,其实这只是美育的第一步,距离《意见》要求还相差甚远。美育的实施不仅要有“形”,更重要的是有“神”,像雕刻一件艺术作品,塑形容易,把神韵体现出来就不简单了。美育在实施上要走出艺术教育的困囿,探索出一条新时代下大美育的发展之路。

(四)美育文化偏差

首先从课程设置,缺乏中国特色。在有限的艺术鉴赏课程中,多数是对西方美学发展的一瞥,对国内美学文化和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美育特点,缺乏内容创新和教学创新。其次是高校美育活动在对中国文化的弘扬中又缺乏美育理论的支撑,导致美育的教学与活动出现严重疏离,在课堂中学生学的是西方的审美哲学,而美育实施中又是中式的文化活动。这样的教育模式说明高校对中国传统美育文化、新时期下的美育建设缺乏研究,也是实现“文化自信”的绊脚石,高校美育文化偏差亟待改革。

(五)美育人才匮乏,美育机制不完善

高等教育美育改革需要实现艺术、哲学、中国化的统一,高校中艺术教师偏技能、哲学教师偏理论,而能将中国特色文化融入其中的美育教师是少之又少。美育专门人才紧缺,懂美育、通美育的人才极其匮乏。高校美育缺乏专门的统筹机构,美育资源不能合理利用,美育力量未能形成合力[8],这些都严重影响高等教育美育改革的落地、落实。

四、建议及措施

(一)开展美育体制改革

目前我国的美育工作由教育部体卫艺司下的艺术教育处主管,该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教委”时期就已存在,在历史上对我国的美育工作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国家对美育的逐渐重视,美育理念的转变,以“艺术教育”替代“美育”的传统观念已经落后于时代,而艺术教育处本身并不是一个美育工作的综合部门,仅依赖“艺术教育”推动美育工作已不合时宜。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各省市院校。所以从体制上需要建设一套完整的美育管理体系,国家成立“美育中心”统筹美育事业,各省市高校成立相应的美育管理机构,这样才能在体制上与美育政策要求相匹配。

(二)强化高校美育研究

美育研究是推进美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高等教育是育人的重要阶段和美育的主战场。高校美育研究具有很强的代表性,针对前文提到的问题,美育研究可以帮助寻找更为精准的解决方案。目前应当成立省市美育研究机构,建立高校美育研究中心,创办美育研究期刊,加大美育研究奖励,以此来增强美育的实践研究和理论支撑。

(三)健全高校美育机制

高校要根据国家政策要求,将国家宏观指导性意见分解为清晰、具体、符合校情的美育目标,进而根据目标对标梳理美育的实践途径(如课程美育、校园美育、实践美育等),制定完善的美育工作方案。;同时构建出合理的评价体系,对美育效果进行定期评价,检查实践方式是否合理,育人成效是否显著,根据反馈结果及时作出调整,不断深化美育改革。

(四)加强美育人才培养

国家应当加大对美育统筹人才的培养,把握好美育的整体建设方向;增加高层次人才的产出,在全国范围内增加美育学硕士、博士的培养点;加强高校美育专门人才的招募,增加相应的岗前培训;依托高等院校在各省市成立美育人才培训基地,定期开展美育人才培训,培养既懂政策又通实践,既有技能又有理论,既通西方又懂中国的优秀美育人才。

通过采取从上至下、多管齐下、多措并举的方法,通过美育体制机制创新,相信能够尽快地走出高等教育美育困境。

五、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美育概念得到更新、升级,重新回归为王国维、蔡元培等近代学者提出的“大美育”概念。国家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导“大美育”的改革。我国由于历史发展等原因,现在多数高校的美育建设与国家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高校应及时更新理念,摆正对美育育人功能的认识,完善美育工作统筹整合的协同推进机制,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美育人才队伍,进而逐步完成新时代下高等教育的美育改革与创新。

猜你喜欢
美育艺术课程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纸的艺术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美育教师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