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富民强村”融合党建的实践调查与思考

2020-02-27 20:39杨玲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28期
关键词:通州区富民集体经济

◎杨玲

通州区通过深化“融合党建”,在践行党建富民领域取得一系列成就,通过党建引领,实现助贫脱贫、强村富民、文化惠民。笔者总结出通州区践行党建富民的经验在于: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最大限度发挥党组织服务经济发展的职能;提升特色优势产业能级,实现科技致富;探索创新用人机制,能人带领致富路。其他地区可以借鉴通州区的模式,筑牢产业基础,以强村富民为根本,做好融合党建文章;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使之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创新人才队伍的引进和培养。

一、通州区“融合党建”带民富的经验总结

百姓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农村基层党建的价值体现在富民成效上。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村集体经济是我区基层工作和“三农”发展的重要内容,但也是相对短板。从2019年起至2021年,通州区以“标准+示范”建设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深化“融合党建”,以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引领推动乡村振兴,打造党建引领的“通州样板”。

(一)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最大限度发挥党组织服务经济发展的职能

创建产业党总支,将支部建在产业上。这一实践探索突破了农村基层传统党建模式,有利于进一步将党的组织建设理念和机制与发展经济融合在一起。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期里,以行政村为单位设置党组织是最主要的形式,但随着农村政治生态的变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把支部建在行政村这种单一的传统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对农村党组织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川姜镇以家纺产业为载体,设置党组织的形式,是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优化党组织设置的创新。这种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党组织在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由于受到地域、活动经费和场所、党员年龄老化、人员流动等情况的限制组织活动难以召开的问题,同时也找到了党建工作和经济工作的结合点,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的产业发展,解决了富民的源头性问题。这种村企互动模式,使党组织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服务职能,在发展产业中,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及时为群众提供各种信息、技术和销售渠道,实现了共建双蠃。

(二)提升特色优势产业能级,实现科技致富

坚持抓党建与促发展并重,着力聚焦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近几年,通州区除了不断推进家纺产业转型升级,也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通州区先后建设了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南通江海台创园通州核心区、省市万亩永久性蔬菜基地、粮油高产增效万亩创建示范片、万顷良田等农业园区,为全区农业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如十总镇、二甲镇建成两个万亩永久性蔬菜生产基地,十总设施面积占规划面积比重80。8%。二甲设施蔬菜面积达到了6000亩。又如江苏景瑞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台创园通州高效农业核心区累计建成50栋连栋温室,其中玻璃温室5栋,园区智能信息化应用得到加强,台创园核心区连栋温室全部安装了温湿度监控和视频监控系统。园区完善了销售系统信息化管理,不同品种的蔬菜及其他产品可以及时反馈到园区,以便调整生产。园区院士工作站得到了省科技厅的批复,并积极争取了项目资金扶持。这些举措都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三)探索创新用人机制,能人带领致富路

创新基层党组织书记选拔渠道。把一批文化水平高、有经济头脑的经济发展能人引入党组织书记队伍。把这样的人才吸纳到党组织队伍中来,对发展村集体经济、强村富民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此外,大力实施“头雁计划”。为了让党员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培养基层干部和人才,使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巩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通州区出台《村党组织书记管理激励实施办法》,大力实施“头雁计划”,培养“双强双带”型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机制创新,为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激励干部干事创业,持续发挥致富带富作用,为“富民型”党建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二、通州区深化党建富民工程的路径探索

(一)坚持党的领导,做好“融合党建”文章是前提。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抓党建和抓发展不是割裂的,抓党建是为了促发展,发展经济能更好地抓党建。正如毛泽东所讲:“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我们不但应该会办政治,会办军事,会办党务,会办文化,我们也应该会办经济。如果我们样样能干,唯独对于经济无能,那我们就是一批无用之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就提出“不能搞政治和经济两张皮,乡镇干部的主要精力和时间要用在经济工作实践上。”通州区党建富民的集中优势体现在:通过“融合党建”工程,切实将党的领导的优势融入富民强村的伟大实践中。

探索融合党建时,至少要从三方面着力:一是坚持党的政治和组织领导,将政治建设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能力;二是坚持党的方针政策和基本制度,根据本村的具体情况和群众意愿,建立起适合本村特点的集体所有制形式和公共服务体系;三是坚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综合能力建设,提高村级干部发展经济、推进改革、善于解决矛盾的能力。

(二)筑牢产业基础是根本。通州区党建富民的实践,归根到底就是依靠产业富民。使党建融入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把基层党组织建成带领民富、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

1.要选好主导产业。通过党建兴产业,产业带动党建发展,实现强村富民的良性循环。党组织在发展主导产业上要注重市场引导,坚持“做给群众看,带领群众干”。

2.发展农村产业时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为出发点,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一是坚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管理两手抓,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强化考核。创新机制,创新模式,积极推进村级集体经济总量增长、质量提高、实力增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是全面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规范区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为农村集体产权保值增值。增强拆迁较多的村发展能力,村集体资产拆迁足额补偿,确保村集体资产不流失。三是加大土地流转,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不断提高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使党的建设工作真正起到“建组织、兴产业、活经济、富百姓”的作用。

(三)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是关键。随着农村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深入对接,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逐渐兴起,许多非公有制企业也选择落户在农村,通州区可以进一步细化创新“党建+产业”富民模式。

1.构建“党组织+特色产业”模式。要立足自身优势,按照“一村一品”模式,根据本村资源状况发展特色产业。深化把“支部建在产业上,党员嵌在产业中”的做法,高标准打造扶持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反季节蔬菜种植等一批特色产业种养殖基地,串起党建富民产业链,做大做强特色产业“蛋糕”,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党建示范带建设。

2.构建“党员+重点结对”模式。要充分发挥党员知识面广、眼界开阔、联系广泛的优势,在产业扶持、劳动力培训、电商扶持、专项贷款等方面帮助群众,特别是困难户,引导和支持低收入群众发展特色种植、农家乐、电子商务、劳务等多元增收产业路子。

3.进一步完善“党支部+合作社”模式。由村党支部牵头,在产业合作社成立党支部,在市场、技术、信息、资金等多方面引领和帮助村集体经济和群众共同发展。

4.构建“党员能人+经济人”模式。干部带动,群众壮胆,大户带动,群众行动。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真正发挥村党组织在带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实现“生产在户、服务在社”,做到党建工作与生产发展两不误,更好地巩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四)创新人才队伍的引进和培养是保障

1.做好创新引才。继续按照“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项目”的目标,精心组织招才引智活动。借鉴项目引进中以引进人才引项目的方法,党建工作领域也可以通过引进专业人才做精做优,加强对优秀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

2.培养一支专业化的党组织书记队伍。党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中国工程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有5条内容都是针对如何选拔优秀的党支部书记、如何培养、管理党支部书记。可见,一个优秀的党组织书记对于巩固党的战斗堡垒的重要性。因此,要突出政治标准和能力素质标准,大胆选拔任用优秀党组织书记,同时,加强后备队伍建设,及时发现并培养优秀党员作为党支部书记后备人才。继续发挥好区级机关党组织书记沙龙、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工作讲坛等载体,增强党组织书记之间的交流与互相学习,通过各种形式的集中培训提升党组织书记的理论素养和实干能力。

猜你喜欢
通州区富民集体经济
产改进行时——通州区总工会打造全覆盖分层次的三级培训体系
小连翘撑起富民兴企大产业
兴边,富民,发展更均衡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灾情就是命令 抢险就是责任——南通通州区“8·29”特大暴雨应对处置纪实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2018年北京市通州区居民吸烟现况调查
振兴志 三代百姓“奋斗史”——思想始终“钉”在治穷富民
茶果飘香 富民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