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李桐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 济宁 272000)
对于开展心脏介入手术的患者而言,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则是非常危险的并发症,如果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地治疗措施,提升护理协助的疗效,能够改善病情预后,手术成功率也随之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高,康复效果好。故而,实验选取了2019年2月~2020年1月收治的心脏介入手术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对100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以公平性开展为前提进行分组调查,重点讨论优质护理的主要策略,现将讨论出的成果进行如何总结。
实验选取了2019年2月~2020年1月收治的心脏介入手术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对100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其中,男性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56例和44例,在患者年龄上看,最小的32岁,最大不超过74岁,平均年龄为(53.6±4.5)岁。在入院后对患者的基础身体情况、生活情况进行了解和整理,对比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此外,实验的开展征求了家属的同意,并且报备了本院伦理委员会,并得到了批准。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为优质护理策略,首先,则是对患者进行手术前的心理状况了解,并告知心脏介入治疗的必要性。在开展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关注患者在拔管时的反馈,此时可能引起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并关注生命指征,如患者是否有意识淡薄、面色惨白。在治疗期可应用阿托品静脉注射,并维持血压稳定。与此同时,要了解患者产生不良事件的原因,通过原因分析加强护理策略的优化调整。最后,将结合临床经验进行手术护理方案的优化,特别是针对突发事件进行紧急预案的制定,提升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对比患者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下的并且控制情况,分析治疗疗效,此外,也涉及到手术开展是否有不良反应、生命体征监测是否到位等。
对心脏介入手术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患者的护理期间情况进行分析,以SPSS19.0专业计算软件为基础。在患者治疗疗效数据上则为计数统计,应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期间的整体疗效更好,即总疗效率为94%(47/50),对照组为84%(42/50),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术中优质护理的开展中,我们首先要了解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产生的原因,具体因素归纳如下。第一,患者精神因素,即患者缺乏对手术治疗方案的认知,从而出现过度紧张,在手术进行中前列腺素释放,并导致心肺感受器受到刺激,交感神经异常兴奋[1-4]。第二,拔管综合征,即患者在介入治疗即将结束时拔管,此时按压可能引起牵张反射,患者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第三,血容量改变,即患者由于禁食时间长,术中出血等引起的血容量不足。第四,在术后往往使用造影剂,这就会产生利尿作用,并促使患者出现尿潴留[5-7]。
在术中护理上,要针对上述因素进行护理改善。第一,要减少患者对手术产生的恐慌感。第二,则是在进行拔管操作中使用利多卡因,从而减少由于拔管而带来的疼痛,降低应激反应。在拔管后压迫时间在15-20min。在拔管前还需要补充生理盐水,从而促使血容量平衡。据相关资料显示[8-9],患者在进行心脏介入治疗的时候,护理人员应该多观察患者的手术治疗反馈,观察各项生命体征,并做好突发事件的准备。在开展优质护理的同时,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升手术治疗意义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采用优质护理策略有助于改善心脏介入手术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事件,并能够结合原因开展护理支持,在介入手术中要细心观察,增强护理的及时性,从而降低治疗中的危险,提升手术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