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 毅
(国家开发银行深圳市分行)
今年以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在全球流行,截至2020年5月末,确认病例超过600万例,累计死亡接近37万例,对全球公共卫生和经济运行带来严重打击。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也受到重大影响。为全力做好复工复产达产,2020年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加大包括“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在内的“六保”工作力度,确保产业链供应链供给稳定,有效促使企业稳定复工达产,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
上述“内忧”对当前中国制造业企业提出更高要求。一方面中国企业要主动作为,加大自身研发投入,减少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另一方面也要全力稳定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尤其确保关键零部件的国产替代和持续供应。能否实现产业链稳定供给,充足的资金支持是关键,因此近年兴起的产业链金融又逐渐成为当前关注的热点。产业链金融是指围绕产业链的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设计个性化、标准化金融服务产品,提供一揽子综合解决方案,将现金流、资金流、商品流结合,使此前面向单一企业的独立授信变为面向产业链的链式评审,实现金融机构、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供应链企业的互利共生与协同发展。一般而言,供应链企业以中小企业居多,公司资信有限,独立融资能力不强,而供应链金融则注重产业链成员企业融合,借助核心企业信用,通过加强信息共享等方式为供应链企业提供增信。
早期的供应链金融仅被视为一种单一融资模式,以真实贸易为背景,弥补传统借贷模式下有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由于整体认识有限,技术手段落后,信息透明度不高,供应链金融发展较为局限。随着科技能力进步和认知水平提升,以往单纯以核心企业为主的供应链金融模式,逐渐迭代转向以整个产业链升级发展为标志的产业链金融,实现产业链的全周期全链条协同发展。
产业链金融主要依托核心企业信用,将其与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签署的采购合同、采购订单、销售合同等重要信息作为增信依据,其产业链关联企业据此向金融机构申请资金支持。因此核心企业自身一般具有较高准入门槛,如资产总额、营业收入等财务指标应属行业龙头,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和支持价值。此外,核心企业还需要配合金融机构提供如授信额度、真实交易证明、订单数据和产业链信息流和物流信息,甚至需要提供直接担保,对于这类商业机密,若没有高度互信,核心企业一般不愿意共享。确立核心企业地位,发挥他们建立产业链全面协同发展的主动性,是产业链融资能否有效开展的关键所在。
现代银行常规信贷流程已较为成熟,但产业链金融因近年才兴起,仍然面临配套政策不够健全,以及差异化监管措施有限等问题。若需要核心企业在供应链金融中主动发挥作用,积极提供信用背书,需要在全社会创造较为健全的配套制度,如完善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大数据”手段补充分析产业链企业真实收入、纳税、违法等情况。而在监管方面,由于产业链金融主要依赖核心企业和产业链企业的商务关系和信息互信共享,与一般情况下的公司信贷有差异,因此若要在更广范围内推动产业链金融发展,积极鼓励创新,则需要在贷款容忍度等监管要求上提供差异化政策,提高金融机构参与主动性。
当前产业链金融的主要产品还局限在短期流贷,但从长期来看,充分借助核心企业信用,为产业链企业提供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是未来发展方向,如财务顾问、代收代付、仓单质押等,这样才能因地制宜,为产业链上的各类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提升产业链融资效率。此外,信息系统建设也是影响产业链金融服务能力的重要因素,当前产业链企业和核心企业的交易信息主要还是通过手工数据传递,传输效率低,且容易出现差错。而金融机构关于产业链融资涉及授信、风控、合同等多个环节,其自动化水平和科技化水平需持续完善。
切实做好产业链金融,应从行业龙头企业选定核心企业,围绕其打造产业链协同发展生态圈。核心企业要主动深化与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的战略合作关系,形成目标一致的命运共同体,根据产业链企业的重要性、综合实力等因素建立白名单,并推荐给合作金融机构。产业链企业负责提供与核心企业的有效合同、稳定订单和企业征信、实际控制人等信息,金融机构则充分发挥信息共享优势,比对从核心企业获取的真实订单与合作信息,确保产业链企业提供数据的真实性,据此进行独立评估,把握产业链合作全局风险。
产业链企业主要资金缺口是经营性资金,一般缺乏实物资产抵押,因此需要发挥产业链融资特点设计风险防控措施。一是根据核心企业的确定性订单及回款安排,由产业链企业在金融机构开立应收账款回款账户,确保核心企业货款全程接受监管并可视情况及时回收资金。二是可要求产业链企业根据授信意见存放一定比例保证金,并根据贷款余额变化情况及时释放。三是对于产业链系统重要性特别突出、但自身资信有所欠缺的上下游企业,可由核心企业提供担保等增信措施。
产业链金融对于加强科技创新、技术攻关,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出发,政府部门应主动作为,积极提供政策支持产业链金融快速发展。一是优化完善产业链上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加强信息互通共享,运用“大数据”为企业画像,为金融机构多渠道掌握产业链企业信用提供准确信息。二是考虑由政府牵头建立产业链融资风险补偿机制,对于符合定位的核心企业提供专项奖励基金,为产业链企业提供财政贴息和资金池等方式予以风险补偿。三是监管机构适当放宽针对产业链金融的不良容忍度,提升核心企业和产业链企业协作融资意愿,同时提高金融机构参与热情。
区块链技术是当前的热门数据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分布式记账、数据不可篡改等特性,在产业链金融中推广使用将有利于产业链企业生态圈数据可信、效率改善,降低履约风险和业务成本,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务交易流的“四流”有机统一。同时区块链技术还将解决产业链上存在的信息孤岛和多方信任难题,从而将核心企业信用释放到整个产业链上的各级供应商,实现信息快速传递和共享。当然,区块链技术在产业链金融中的大规模应用仍然面临行业监管、法律约束、应用模式等方面挑战,企业商业信息隐私保护等问题尤其值得重视。
产业链金融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方式,对于做好“六稳”、落实“六保”意义重大。金融机构应努力服务国家大政方针,创新发展产业链金融,重点围绕智能化、绿色化、全球产业链中高端方向发展,联合核心企业推动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制造业重点领域、传统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