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以阳谷县为例

2020-02-27 05:55田一芳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12期
关键词:阳谷县县域民营企业

■田一芳

(中共阳谷县委党校)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发展县域经济既是聊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提高聊城综合竞争力的迫切要求。建国70年来,阳谷县民营经济营经济经历了曲折发展历程,时至今日已经形成骨干企业顶天立地、个体私营经济铺天盖地、产业集群蓬勃发展的状态。我们通过研究建国以来民营经济对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经验和启示,以期对聊城高质量发展有益。

1 民营经济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民营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自建国以来,阳谷民营经济的发展对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现在,全县80%以上的税收、70%以上的生产总值、90%以上的就业岗位,都来自于民营经济,由民营企业创造,故而县域经济发展得好。

1.1 民营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全县经济水平的大幅提高、产业结构的优化

从阳谷县的实践看,民营经济成为阳谷县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调动和激发了全社会的竞争活力,促进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成长。阳谷县民营企业从建国初的零开始,到今天已成为阳谷县经济实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2018年1-12月份,阳谷县私营企业发展到7682户,个体工商户发展到35173户,分别比年初增加1616户、2596户,民营经济税收完成16.0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8亿元,增长12.95%,成为促进阳谷县经济发展的最坚强力量,形成了铜及铜制品产业、电缆加工产业、塑料化工产业、绿色食品加工产业、轻纺及汽车饰品产业等五大主导产业集群,产业链条逐步延伸。当前,阳谷县新兴产业基本上都是民营企业主导。

1.2 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财富带动了就业,提高了群众生活水平

民营企业成为了解决阳谷县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最好载体,不仅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的问题,还提高了全县农村及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更有利于全县社会的稳定。据不完全统计,仅仅汽车坐垫产业链就能带动10万人就业。改革开放以来,阳谷县居民家庭收入大幅提高一个最直接原因就是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5796元、13304元,比2010年分别增加10935万元和6787万元。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参与到民营企业发展中得到的劳动报酬,民营企业吸纳大量劳动力的就业,使得阳谷县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民营经济的发展提升了阳谷县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1.3 民营经济的发展提高了科技创新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的驱动,对于处于创业初期的中小民营企业更需要进行创新。在改革开放初期,阳谷县民营企业在新产品研发、新技术、新设备引进上非常滞后,多数企业都是在进行最简单的原始初加工,几乎没有自主研发能力,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技术落后的小型企业难以生存下去。进入2000年以来,阳谷县不断引导民营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引导中小企业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不断帮助中小企业引进创新人才和国内外先进技术,大力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鼓励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促使中小企业改变企业发展方式,进一步加快实现由粗放发展向小而精、小而专、小而特的转变。截至目前,阳谷县省级“企技术”研发中心、创新企业达到7家;市级“一企技术”研发中心、创新企业达到6家;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科技创新中小企业达到8家。

2 民营经济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启示

实践是理论之源。从实践上看,县域经济发展较好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在认清自身发展历史条件和资源禀赋特点的基础上,发挥优势,打造特色产业,走出适自身的发展之路。进入新时代,县域经济发展要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建国以来的70多年实践中蕴含着发展民营经济促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提升聊城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2.1 民营经济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

(1)发展民营经济要注重量的增加更要注重质的优化。首先,发展民营经济要不断增加市场主体数量。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的发挥得益于民营企业数量的增加。第二,发展民营经济要不断壮大产业集聚规模。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朝着产业集群方向发展已经成了必然趋势。2017年,阳谷县五大支柱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分别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的77.37%、73.34%,有力支撑了全县工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2)发展民营经济要不断提升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面对日趋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小民营企业高淘汰率,阳谷县民营经济发展却依然态势良好、呈现蓬勃态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越来越重视提升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截至到2018年底,阳谷县拥有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创新企业有1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家。

(3)发展民营经济要不断优化营商和政务环境。长期以来,阳谷县在发展民营经济方面敢于改革创新,努力创造“百花齐放,万物竞发”的春天般发展环境。尤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发展民营经济一直坚持“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速度,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的工作思路,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改进工作方式,及时总结推广民营企业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形成民营企业相互学习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2.2 民营经济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1)坚持党的领导是发展民营经济的根本保障。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最有力保障。建国初,阳谷县私营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对于促进物资交流、满足群众生活需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再到私营商业经营比重逐步缩小甚至到几乎全面消亡;改革开放以来,个体工商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迸发巨大的经济活力,虽然此时的个体工商经济、乡镇企业还没有出现“民营经济”的叫法,只能称之为民间能人经济或者称之为个体萌芽经济;从1992年党中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阳谷县民营经济逐渐适应了市场竞争,走向了集聚发展的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阳谷县民营经济的发展由过去主要依靠政策的倾斜、政策的扶持转向制度上平等竞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了新态势,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逐渐形成五大主导产业。纵览这个发展历程,阳谷县民营经济发展与党的政策息息相关,更是与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本领增强息息相关。民营经济始终是在党的领导下发展的,“听党话,跟党走”是民营企业发展的根本前提。实践充分证明,面向新时代,党对民营经济的领导只能加强和改进,绝不能削弱和动摇。

(2)遵循市场规律是发展民营经济的秘籍。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之一就是供求关系平衡规律。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初期不断出现家庭作坊式个体工商户和走街串巷“敲大锣的”以及部分“能人”开始经营从事各种适应广大人民群众需求的行业,这些个体工商户是阳谷县民营企业从零开始的雏形,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民有所呼,党有所应,政有所为。阳谷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培育市场主体放在第一位,积极挖掘培育本地经济增长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措施,从多个方面鼓励、引导私营企业的发展,为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和各种能人施展才华营造了宽松环境。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民营企业和市场的关系好比是鱼水关系,水大则鱼大,鱼多则水活,我们党实行的改革开放直接的促进了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给民营经济发展带来了生产要素红利和便利。因此,进入新时代,发展民营经济要坚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党政积极作为是发展民营经济的强大助力。发展民营经济要充分发挥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主导性作用。阳谷县寿张布匹批发市场的消亡就是典型的反面例子:1983年,有十几户农民利用交界交通便利经营布匹,先以零售为主,后以批发为主、批零兼营,至1985年演变为布匹批发市场,80年代末期发展到高峰,吸引了全国19省市1100余个厂家前来联系销货,有个体户600余家,从业人员3000余人,门店摊位达900余个,纵贯南北十里长街,日上市人数达2万人日交易额近50万元,年成交额超亿元,成为鲁西闻名的布匹集散地。由于属于引导,部分从业人员理念落后、不诚信,加之外部市场冲击,自1990年后逐步衰落。自建国以来,从总体发展趋势看,我们党和政府对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认识是从打击消灭到鼓励乃至扶持,对民营企业家从体制外边缘人群到“自己人”,从不允许入党到可以发展入党、可以当选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或者政协委员。正是这一系列思想认识和政策措施上的转变和创新,不断释放了民营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因此,新时代发展民营经济,党委和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导权,做到尊重群众首创,但绝不袖手旁观,要尊重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但决不放任自流。

猜你喜欢
阳谷县县域民营企业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阳谷县全域旅游发展探析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2014年度陕西县域十强发布
河网地区水资源现状和开发利用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阳谷县现代农业小麦产业项目重点县建设情况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