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英烈故事 缅怀英雄品质

2020-02-26 09:33
宁夏画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东江纵队大队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伟大悠久的历史,由一代代民族英雄儿女热血谱就。近现代以来,英雄故事尤为慷慨,民族史诗何其壮烈!

他们或艰难求索,或奋斗奉献,或以身许国……奏响人生壮歌的最大信念和精神意志,是为中华民族之崛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烈士,是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的新时代新征程上,高唱英雄赞歌,弘扬传承英烈精神,意义重大而深远。

邓仕均:南征北战 舍生忘死

邓仕均,1916年出生在四川省苍溪县两河乡友谊村五组一个佃农家庭。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长征。1940年任晋察冀军区第5团第1连连长。同年8月,在“百团大战”中,邓仕均接受抢占山西省娘子关磨河滩车站的任务;26日晚,邓仕均带领1连向磨河滩车站猛攻,在三面受敌一面临水的危险情况下,邓仕均临危不惧,带领连队与日寇苦战5个多小时,打死打伤敌军200余人。最后,1连弹尽粮绝,邓仕均带领的20来人,与敌军展开白刃格斗,杀出一条血路,成功突围。战斗结束后,1连荣获“血战磨河滩英雄连”的光荣称号,邓仕均被授予“晋察冀边区特等战斗英雄”称号。

1943年9月,在北岳沟反“扫荡”战斗中,1连奉命掩护团主力转移,邓仕均指挥全连连续打退日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的7次冲锋,坚守阵地一昼夜,毙伤日军70余人,圆满完成掩护团主力安全转移的任务。1944年2月,在晋察冀边区战斗英雄战斗模范大会上,邓仕均获“一等战斗英雄”奖章。

1951年2月,時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87师第559团团长的邓仕均,入朝参战。187师奉命于同年5月中旬向南朝鲜军第6师发起进攻;5月16日起,邓仕均率领部队先后夺取甘泉、寺洞南山3113高地、佳日里、鸡谷里、盆洞、凤尾山,并全部占领北汉江与洪川江之间地域。

5月21日,187师奉命撤往洪川江以北地区。邓仕均率部队负责掩护师主力部队过江。美军第1军则以坦克为先导,分数路向北逼近,559团依托鸡谷里阵地与敌激战,连续打退敌数次进攻;22日,部队在后撤中遭敌炮火猛烈袭击,邓仕均壮烈牺牲,时年35岁。

黄作梅:为了和平 牺牲生命

为了和平的事业,黄作梅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黄作梅,祖籍广东番禺,1916年2月出生于香港新界上水,1935年7月高中毕业于香港皇仁书院。1936年报考港英政府文员。其间,参与香港“怒潮”读书会,并开始接近进步团体。后因参加进步活动被港英政府逮捕,经营救后获释。

全国抗战爆发后,黄作梅积极参加香港同胞抗日爱国救亡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领导的读书会,194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1月,黄作梅参加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香港沦陷后,东江纵队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与香港的党组织共同营救被困于港的爱国民主人士、文化人士及盟国人员。

1942年3月,东江纵队港九大队成立国际工作小组,黄作梅任组长,营救盟军人员,与盟军互通情报。

1943年4月,黄作梅任港九大队政训室国际统战干事,后任中共广东省临委电台负责人、港九大队新兵及基层干部培训班政治教官、港九大队政训室连队组织干事、港九大队主力中队指导员等职。1944年冬,在美军请求下,经中共中央同意,东江纵队开始与美军进行情报合作。黄作梅任东江纵队联络处首席翻译官及联络员。

抗战胜利后,按照党组织的要求,黄作梅重返香港,筹备东江纵队驻港办事处,任办事处主任;1947年6月,任新华社伦敦分社社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作梅先后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中共香港工委负责人和中共香港工作小组组长。

1955年4月,黄作梅随中国政府代表团前往印尼采访亚非会议;11日,黄作梅等乘坐的“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因遭敌破坏,在飞越北婆罗洲沙捞越附近海面上空时爆炸起火,坠入大海。机上的中国和越南代表团工作人员以及随同前往的中外记者11人全部遇难。

(文图源自人民网)

猜你喜欢
东江纵队大队中华民族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抗战时期东江纵队的统战策略
抗战时期东江纵队的统战策略
做人美德
A Commentary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Sho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ocumentary Translation
季札挂剑
驱猴大队
东江纵队纪念馆(罗浮山)
述往事 思来者
大队委员也有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