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毛荔荔枝古树资源调查

2020-02-26 15:43张惠云高贤玉王跃全王永芬宋云连左艳秀张翠仙李岫峰饶翔罗心平
农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古树荔枝调查

张惠云 高贤玉 王跃全 王永芬 宋云连 左艳秀 张翠仙 李岫峰 饶翔 罗心平

摘要:荔枝原产于中国,荔枝古树资源的开发创新利用是荔枝育种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褐毛荔古树资源的调查,系统掌握古树资源情况,对特异资源进行收集保存,为后续荔枝育种研究提供依据。本研究简述了国内荔枝古树资源调查研究进展以及褐毛荔种质资源选育及功能性成分研究。对褐毛荔古树资源在云南区域分布的经纬度(101.70°-103.88°E、22.57°-25.03°N)、海拔(93-1441m)、生长情况、成熟期,叶果性状及品质等进行分析。指出褐毛荔古树资源面临的濒死问题,最后提出褐毛荔古树资源的保护建议。

关键词:荔枝;褐毛荔;古树;调查

中图分类号:S667.1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jas19010001

0引言

荔枝古树堪称中国荔枝资源中的珍宝,是自然遗产,是一座丰富的“基因库”,对于研究林木生理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1]。荔枝原产于中国,古树资源丰富,海南、广西等地已开展了荔枝古树调查[2-4],科研人员对福建、海南、四川等地荔枝古树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5-8]。目前,还未见云南省荔枝古树资源调查评价的相关研究。在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项目成立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开始对云南省褐毛荔古树资源开展调查评价等工作。

褐毛荔(Litchi chinensis var.fulvosus)是云南独有荔枝品种,该品种与云南光头荔(L. chinensis varspontaneous)完全不同[9-10]。在《中国果树志·荔枝卷》中记载1986年云南发现大量野生褐毛荔荔枝[1]。1989年,李永清提出褐毛荔是中国荔枝的一个变种[2]。20世纪90年代后,国内开始根据褐毛荔的早熟、焦核、矮化等特性进行优株筛选[13-16],刘伟等[17]通过特异性EST-SSR和SNP分子标记方法鉴定出高焦核品系‘燎原荔母本来源于褐毛荔‘元矮。刘成明、罗心平等[18-19]报道褐毛荔海拔分布范围。欧阳诺等[26]从云南引种‘元阳二号到广东试种。随着科技的发展,高爱平、向旭等[21-22]用褐毛荔等进行分子标记鉴定荔枝种质资源。后来,开始有人对褐毛荔功能性成分进行研究,高纯等[23]发现褐毛荔种子对动物消化道功能有抑制作用,吕强[24]研究发现褐毛荔果肉提取物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可见,褐毛荔是蕴藏着丰富特异性状的荔枝育种资源之一。通过对褐毛荔古树资源的调查,系统掌握其在云南的生长情况,对特异资源进行收集保存,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为云南荔枝古树资源保护提出建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通过实地走访调查,结合实际测量推断,树干周长超过1.5m的褐毛荔树龄达100年以上且为褐毛荔古树。因此,调查的褐毛荔古树干周≥1.5m,共477株。每个县随机选取10株结果的褐毛荔古树,每株东西南北选取20个果实进行果实品质测定。

1.2方法

2010-2017年对云南省玉溪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简称红河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简称文山州)的褐毛荔古树资源进行调查。采用集思宝MG7测量褐毛荔所在地的经纬度、海拔;用钢卷尺与皮尺对褐毛荔的干周(测量离地高度20cm处)、树高、冠幅等进行测量。用JJ500精密电子天平(常熟双杰测试仪器厂)测量果实单果重、果皮重、种子重;用WYT-32型手持糖量计(泉州光学仪器厂)测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3统计分析

所得数据用Excel 2007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区域分布

在云南省共调查褐毛荔古树477株,其分布范围101.70°-103.88°E、22.57°-25.03°N。红河州元阳县古树数量最多,占27.67%;红河州屏边苗族自治县(简称屏边县)占16.35%;红河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简称金平县)、文山州麻栗坡县数量相同,各占10.27%;红河州红河县占8.18%;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简称新平县)占7.76%;红河州河口瑶族自治县(简称河口县)占6.08%;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简称元江县)占5.03%;红河州建水县占4.82%;红河州石屏县最少,占3.56%。其他区域偶有褐毛荔,但并未发现干周超过1.5m的古树(图1-2)。

2.2海拔分布

褐毛荔古树分布于海拔最低的红河州河口县红河热带作物研究所(93m)至海拔最高的玉溪市元江县甘庄街道办事处三家村(1441m)。海拔(0m,200m)的古树占4.19%,海拔[200m,400m)的古树占6.71%,海拔[400m,600m)的古树占20.75%,海拔[600m,800m)的古树占21.80%,海拔[800m,1000m)的古树占31.66%,海拔[1000m,1200m)的古树占11.11%,海拔[1200m,+∞ )的古树占3.77%。由此说明,褐毛荔古树主要集中分布于海拔[400m,1200m)的范围(图3)。

2.3干周

干周[1.5m,2.0m)的古树占46.54%;干周[2.0m,3.0m)的古树占35.22%;干周[3.0m,4.0m)的古树占16.14%;干周[4.0m,+∞)的古树占2.10%(图4、表1)。据荔枝生长情况推断,干周越大,树龄越长;干周相同,海拔越高,树龄越长。

2.4株高

褐毛荔株高(0m,10.0m)的古树占20.75%;株高[10.0m,20.0m)的古树占50.10%;株高[20.0m,3.0m)的古树占39.14%;株高[30.0m,+∞)的古树占2.31%(图5)。

2.5树冠

褐毛荔冠幅(0,100m2)的古树占11.53%;冠幅在[100m2,200m2)的古树占69.81%;冠幅[200m2,+∞)的古树占18.66%(图6)。褐毛荔分布的环境差别较大,加上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株高和树冠大小不能作为判定树龄的标准。

2.6长势

调查的褐毛荔古树中长势好的占比57.02%,长势一般的占比29.98%,长势弱的占比13.00%(表2)。

2.7成熟期

褐毛荔古树果实在云南省的成熟期为4月上中旬-6月上中旬(表3),石屏县成熟期最短约15天,元阳县成熟期最长达2个月。成熟期与纬度、海拔分布有关。

2.8叶、果性状与品质

褐毛荔古树叶片有卵形、椭圆形、窄椭圆形,叶片平展或内卷;果实具有心形、长心形、椭圆形、锥形、歪心形;种子有卵形、椭圆形,且具有焦核性状;果实风味酸或酸甜。在自然生长下,成花和结果不稳定,最高单株产量可达300kg;平均单果重14.11-19.07g;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00%-16.50%;平均可食率38.96%-53.30%。

3结论

褐毛荔古树分布于云南的10个县,海拔93-1441m,主要呈群居或散生分布,其中群居较多;干周、树高、树冠、产量等指标存在较大差异;部分植株已出现衰弱。褐毛荔果实成熟期早,具有焦核、错季成花坐果性状,自然结实能力强,在无栽培措施条件下能开花结果,适宜性极强,是荔枝育种重要的资源之一。

4存在问题与对策

4.1存在问题

(1)有关荔枝古树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完善。(2)褐毛荔古树占地面积较大,果实风味偏酸,可食率较低,市场价格不高,难于获得经济收入,地势平缓的区域砍伐古树种植短期作物(如蔬菜、香蕉等)。(3)人们对褐毛荔古树资源认知不足,在调查过程中遇到买卖古树现象。(4)荔枝木是较好的木材,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将造成乱砍滥伐。(5)褐毛荔古树绝大部分处于自然生长状态,部分古树生长环境恶劣,少数树体受到雷击、蚂蚁等破坏。

4.2对策

4.2.1定制古树保护法规 制定当地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如湖南省永州市2012年发布了实施《永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25],确保有法可依、执法有据,对违法违规现象严格追究责任。

4.2.2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社会保护意识建立古树教育学习基地,引导学生定期进行实地教育学习。拍摄记录宣传片,通过当地电视媒体进行播放宣传。利用微信、“三农通”等网络平台定期推送古树保护重要性、栽培管理措施等信息。

4.2.3拓展经费渠道,加强普查及研发工作建议政府设立古树普查、保护及研发专项基金,同时呼吁社会各界人士资助和捐赠。对褐毛荔古树资源开展普查、登记、挂牌。利用古树名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为荔枝古树的管护提供数字化、网络化、动态化的监测体系平台[26] 。依托科研院校建立褐毛荔古树种质资源圃,为后续开发研究提供基本保障。

4.2.4落实古树保护责任制 林业部门通过古树保护项目立项,对所属区域各级林业部门进行责任划分,古树保护落实到个人管理。荔枝古树所属个人的,通过培训、补助的方式,让其自行管理;荔枝古树不属于个人或不愿意管理的,由基层林业部门安排人员管理。

参考文献

[1]周凤,温占全,何美,等.山西省大同縣古树资源调查初报[J].山西林业科技,2011,40(2):37-38.

[2]庄光辉,胡福初,何舒,等.海南原生荔枝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主要性状评价[J].热带农业科学,31(11):28-35.

[3]沈庆庆,朱建华,彭宏祥,等.桂西南早熟荔枝实生资源调查[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2):291-295.

[4]张萱蓉,李丹,杨小波,等.海南省万宁市野生荔枝资源种群特征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16,36(3):596-605.

[5]陈义挺,赖钟雄,陈菁瑛,等.福建若干荔枝古树资源的RAPD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4(4):458-463.

[6]李焕苓,赖钟雄,陈义挺,等.66份荔枝古树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2009,30(4):450-455.

[7]刘忠,李俊,杨武云,等.利用SRAP分析岷江下游荔枝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J].西南农业学报,2013,26(3):1152-1159.

[8]李焕苓,出婉莹,孙进华,等.基于SSR和InDel标记的海南荔枝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8,16(4):1343-1356.

[9]裴盛基.云南发现野生荔枝[J].热带植物研究,1974(9):36-40.

[10]柳建良.荔枝种质多样性及其保护与发展[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5,26(9):76-79.

[11]吴淑娴.中国果树志.荔枝卷[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38.

[12]李永清.褐毛荔枝Lichi chinensis var. fulvosus Lee Yeong Quingvar.nvo.——荔枝属内一个新变种[J].荔枝科技通讯,1989(2):21-22.

[13]朱忠良.发展元阳荔枝大有可为[J].云南农业科技,1994(6):15-16.

[14]苏雁鸿.云南荔枝发展的基石.褐毛荔枝[J].云南农业科技,1995(4):10.

[15]禹崇贵.早熟高产荔枝良种元阳2弓和元矮1号[J].云南农业,1996(9):12-13.

[16]朱忠良.云南省的元阳荔枝.荔枝龙眼科技,2001(4):21-24.

[17]刘伟,罗心甲,张惠云,等.荔枝新种质‘燎原的分子标记鉴定[J].分子植物育种,2016,14(1):1-9.

[18]刘成明,胡又厘,傅嘉欣,等.荔枝育种研究进展——技术、成就及努力方向[J].中国南方果树,2004,33(2):36-40.

[19]罗心平,魏团仁,吕玉兰,等.云南褐毛荔枝种植资源调查与分析[J].热带农业科学,2010,30(9):51-53.

[20]欧阳诺,胡桂兵,王泽槐.我国早熟荔枝种质资源的发掘及研究利用[J].中国热带农业,2005,(5):30-32.

[21]高爱平,李建国,刘成明,等.利用RAPD技术鉴定海南荔枝品种光明[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6,7(4):455-458.

[22]向旭,欧良喜,陈厚彬,等.中国96个荔枝种质资源的EST-SSR遗传多样性分析[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0,29(6):1082-1092.

[23]高纯,牡忠富,杨少龙,等.褐毛荔枝核对动物消化道功能的影响[J].大理大学学报,2012,11(9):32-34.

[24]吕强.荔枝果肉酚类物质分离纯化、鉴定及降糖活性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5:59-76.

[25]唐志萍,吴炳贤,刘婷,等.永州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调查研究[J].绿色科技,2019(1):18-22.

[26]孟先进,杨燕琼,叶永昌,等.东莞市古树名木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30(1): 104-107.

基金項目:云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原特色领域(水果、蚕桑)创新研发培育与示范”(2018BB02904);云南省科技人才和平台计划项目“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2018HB120);保山市高层次创新人才(01805);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保山综合试验站”(CARS-33-29)。

第一作者简介:张惠云,男,1982年出生,云南昆明人,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热带果树栽培生理研究。通信地址:678000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兰城路518号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Tel:0875-2192755,E-mail:ynkmzhy@163.com。

通讯作者:罗心平,男,1975年出生,福建上杭人,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热带果树育种研究。通信地址:678000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兰城路518号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Tel:0875-2192755,E-mail:rjslxp@126.com。

收稿日期:2019-01-02,修回日期:2019-06-14。

猜你喜欢
古树荔枝调查
《古树》
吃荔枝
Fruit of the South
荔枝红了到灵山
油画《马六甲古树》
村子的古树挖走了
荔枝
一棵古树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