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记儿时半夜起来,坐等家父从车站回来,外边是好大的月亮,胡同里石板上是满满崭新崭新的清光,也不是雨湿,而只是月亮洒落在石板上的崭崭白光。父亲归来,虽已是夜深,而母亲照例要给家父做饭,一拉一推的老式木头风箱即刻响起,单调而让人感到温暖的声音在这样的夜晚是会传得很远。炒菜是不会的,下一碗面或再加上两颗荷包蛋,是父亲的晚餐,如果这也可以算是晚餐的话。这样的晚上,还有别的什么事?到后来竟全部都忘掉了,忘不掉的只是那崭新的月光,那月光竟有几分温婉的意思在里边。
再一次,是我的朋友也是我的学生领着我走山路,是往一个村子里的小学校赶,赶去做什么?是去睡觉,因为只有那里干净一些。便深一脚浅一脚紧紧跟定了他,虽是走山路,但亦是远远近近的一派清光,那么好的月亮在城里是看不到的,抬头与天上的星星互相对望,虽是谁也不认识谁,但也竟让人在心底发一声赞叹,整个的夜空,是刚刚打扫过的那种清旷,每一颗星星都像是被人仔细擦拭过,真是好看。那山野田垅里的清光真是来得浩大,浮在远远近近的庄稼地和山峦之上,真是一派清光爽然。
再有一次是随怀一去大觉寺,看了玉兰,喝了茶,而且还吃到鲥鱼。怀一说起非典时期的事。说那时候他就被安顿在大觉寺里住,而且把床就安放在露天的石墙之下,据说野猪有时候会突然闯入。那样的晚上,明月在天,清光在地,古刹钟声,自是清冷,想一想,真是令人向往之至。那天怀一只是一味说野猪,我倒希望听他说某一头野猪突然一下子钻到他的床下或再把床拱起来的险事,却最终没有,不免让人失望。想想那遍地的清光,满耳的虫鸣,里边竟满满都是诗的意思。只可惜玉兰盛开的晚上是不能露宿的,如能露宿,把一张竹床支在玉兰树下,白白的玉兰花,设若再有好月亮。
有时候,半夜的时候我起来,碰上月亮好,我会朝外望它一望。不为什么,只为看一看那清光,看一看天上的月亮,在我心里,不知为什么,总觉得那月光里真像是有看不到的金粉银粉,正在絮絮洒落。
《安徽商报》
2019年9月7日
賞析
在我的阅读认知里,小说家都会写散文。本文作者王祥夫就是个好例子,他有“短篇小说之王”的美誉。清光,指的就是月光吧。月光清凉,我们都感觉到。古人总是把月亮与哀愁联系在一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想起这句,就忍不住替李白悲伤。
在王祥夫的笔下,我却读出了月光里的轻快与热烈。不管是母亲为晚归的父亲下的那碗面,还是在夜路上与星辰相视凝望,月亮就像位女神,与作者心意相通,给予他内心笃定的力量。待到中年,他已学会了与月光独处。再寂寞的世界,也有清光为伴。再多的不愉快,终会随着月光消散。